每到中秋,人们都借由“食物”将对月亮的喜爱和团聚的喜悦化作仪式,人们还喜欢把天上的明月化为手中的月饼,用口齿间的香甜,治愈人间的思念。
月有阴晴圆缺,饼有香酥软糯。而月饼的花样尤其繁多。
中秋特色柴火月饼 寓意五福临门圆圆满满
山西晋城的柴火月饼,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文化传承。通过几代人的技艺传承,历经炉火与岁月的炙烤,更添一份中秋节的仪式感。
秋日里的太行山,云雾缠绕风光如画。晋城珏山就镶嵌在太行山脉之中,因其有浑然天成的“双峰捧月”自然景观,在明代时就被列为“泽州八景”之首,“中国赏月名山”也因其得名。
和中秋赏月文化一起流传和延续的,还有当地的民俗。每逢中秋佳节,当地的村民们都会聚集在农家小院里,架起炉灶,点燃柴火,制作当地的特色美食——柴火月饼。
山西晋城泽州县武城村村民 陈莲芝:我们的月饼馅料是由五种原材料组成,有核桃仁、花生仁、红糖、白糖和冰糖,意味着五福临门。
一块面团经过搓、揉、捏、压等工序,很快就变成了一块块圆圆的面饼。然后再把拌好的馅料撒在面饼上,双层面饼覆盖后压实,成型后的月饼还需再涂上用柿子熬的蜜汁点缀上色,才能进行烘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