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读者问:他小腿上有一块湿疹已经几年了,今年又犯了,痒痛无比,抓挠过后会流液体。他自己觉得是湿气重了,炖了土茯苓和扁豆汤,因为听说土茯苓和扁豆都能祛湿,是不是可以长期喝?
首先,引起皮肤湿疹有很多原因。之所以难愈,一个是因为病因没去除,比如对某种物质过敏。我见过一个对金属过敏的患者,开车时膝盖总是蹭到车钥匙,因此皮肤经常长湿疹。诸如此种情况,最好的办法是离开过敏原,否则再好的药物也可能无济于事。
另外,湿疹难愈合的另一个原因是,湿疹会很痒,每次抓挠,刚建立的皮肤屏障就会被打破,刚要开始的愈合就结束了,这是湿疹难愈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想治愈湿疹,避免抓挠患处,实在痒痛难忍,可以采用拍打法来止痒,这样会比抓挠对皮肤的损伤要小。
至于喝土茯苓汤祛湿,这是需要慎重的。土茯苓虽然有祛湿功效,但是性苦寒,最安全的用法当属外用了,煎汤洗患处皮肤。最好不要长期服用,久服会伤肝。明代张景岳曾经用熟地救活了很多在灾年中误将土茯苓当作茯苓的人,这些人因为大量食用土茯苓而腹胀水肿,根据现代相关研究推测,应该是肝损伤的结果。
至于扁豆,能祛湿的扁豆不是我们做菜时的扁豆,而是专门健脾燥湿的白扁豆。这个药确实有燥湿功能,但单凭它炖汤,对湿疹的效果不及外用局部药的效果好,这种有渗出的湿疹需要用激素类以及抗菌素类的外用软膏。如果喝汤,效果好的是茯苓而不是土茯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用户可关注 中国家庭报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