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六七十年代,物资匮乏,玩具店里的商品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是遥不可及的奢侈品。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我们童年的快乐,因为我们有一双双充满创造力的手,还有取之不尽的自然材料和废旧物品,它们摇身一变,就成了陪伴我们度过欢乐时光的自制玩具。每一件小制作都承载着一段段纯真的回忆,那些日子简单却又无比珍贵。

放学铃声一响,街头巷尾就成了孩子们的乐园,滚铁环的身影随处可见。我们到处搜罗旧木桶的铁箍,那可是滚铁环的关键材料。再找来一根铁丝,弯成合适的推钩,就迫不及待地开启属于我们的“速度之旅”。小伙伴们手持推钩,控制着铁环在大街小巷风驰电掣般地滚动。比赛开始,大家你追我赶,铁环与地面碰撞发出“哐当哐当”的声响,仿佛是为这场激烈的角逐奏响的战歌。谁要是能让铁环长时间保持稳定,顺利绕过各种障碍物,那必定会成为小伙伴们眼中的“铁环高手”,收获满满的崇拜。

抽陀螺也是我们冬日里的最爱。找来一块木头,小心翼翼地削成锥形,为了让陀螺转得更顺畅,还会在底部嵌入一颗小小的钢珠,没有钢珠的,就把底部磨得光滑平整。鞭子则是用布条或麻绳绑在一根木棍上制成。数九寒天,冰面成了我们的天然游乐场,大家聚集在一起,用力挥动鞭子,抽打陀螺,陀螺飞速旋转,溅起冰屑,发出嗡嗡的声响。有时候,几个孩子还会同时抽陀螺,互相较量,看谁的陀螺转得又快又久,欢笑声、喝彩声在冰面上回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