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观察网 文博时空/文 康馨文/文 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木器以其独特的温润质感、丰富的纹理和精湛的工艺,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与文化的精髓。从古老的家具到精致的木雕艺术品,每一件木器都是匠人心血的结晶,是时代风貌的缩影。然而,岁月流转,风雨侵蚀,这些珍贵的木器往往面临着破损、腐朽和褪色等种种挑战,亟需得到有效的保护与修复。
木器修复,不仅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门融合了历史、美学与工艺精髓的艺术。修复师需要仔细分析木器的材质、工艺和历史背景,寻找最适合的修复方案。他们运用手中的工具,如同艺术家创作一般,对木器进行精心的雕琢与打磨,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与光彩。每一次修复,都是对历史的尊重,对文化的守护,更是对美的无尽追求。
宫廷宝座焕新颜
宝座在明清家具尤其是清代宫廷家具中有其独特性,故宫博物院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藏有数量可观的明清两代宝座文物,其中部分宝座由于材料特点、设计缺陷、保存环境不佳、年久失修等原因而呈现不同程度的伤况,针对这部分受损宝座文物的修复保养和相关研究是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木器组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红酸枝木雕云龙纹宝座,通体长 127 、宽 75 、高 135 厘米。其制式为三屏式带束腰三弯腿宝座,由围子、座体、托泥三个部分组成。宝座整体色泽深沉厚重,雕刻手法细腻,给人以稳重、威严、雍容之感。

宝座修复后
看到了庄严的文物后,我们不禁思考,文物修复前的样子是什么样的?修复前宝座的座体整体开粘。座面后大边向外向上弓起变形严重,面心干缩严重,缝隙达到 20 毫米,底面三条穿带严重干缩,与槽口分离。正面束腰缺失一处。前后牙板形变严重,挂销处局部损坏、干缩严重,与腿子相抱时,缝隙大者 6 毫米。四条腿足有严重的贯通性裂隙,大者 10 毫米。其中左后腿、右后腿、左前腿榫头严重损坏。左后腿上面还发现了之前不规范的修复痕迹。

宝座座面伤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