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婚礼期间双方游走
婚姻是大事,自然需要遵从很多礼仪,但是宋朝的礼仪比之前的朝代精简改良了很多,最后只留下了纳采,纳币和亲迎三个,而媒人的钱可不是白白收取的,他要为这三段礼仪而忙碌不休,在婚礼期间不断游走。
(1)在纳采中需要媒人的身影
商量结婚一定少不了换庚帖,而拿着庚帖从男女双方的家里跑来跑去的那个自然少不了媒人。
在现代,我们都说女士要优先照顾,男人要有谦让的绅士风度,可是,在宋朝交换庚帖的时候,都是男方先来的。
倘若男女双方见面后都有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媒人先去男方家里要庚帖,如果庚帖拿到手,这说明男方在向女方求婚,而收到庚帖的女方,如果心中也爱慕对方,多半会同意的,或许女方当时那羞答答的感觉,就跟我们现代女性收到玫瑰钻石一样羞涩中带着小甜蜜,一双眼睛中都是对未来和对方生活的希冀。
媒人在纳采中来回奔波,无形中将两个未婚男女的心连在了一起。

(2)纳币中也需要媒人的出现
如果庚帖没有问题,男女双方皆有情意,那么就直接订帖了,订帖之后,媒人就开始着手安排小两口见面。
如果说第一次换庚帖是女人对于男人的家境品行的审视,那么第二次订帖之后就是男人对于女人美色的倾心程度。食色性也,古人诚不欺我。倘若女人的颜色更美,那么她可能头戴男人送的华美金簪而出的可能性更大,倘若平凡无奇,可能会收到男方的绸缎作为答谢礼,这就意味着此次相亲结束,等待下一个人,下一场的新的相亲参与。
所以媒人在纳币中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觑的,毕竟青年小男女第一次见面,没有媒人活跃气氛,或许会很冷场。

(3)亲迎中的媒人也必不可少
成就了一段婚姻大事,在最关键的亲迎婚宴中,自然不能缺少媒人的乐子。
其实,宋朝人亲迎原来与我们现代很像的,就是新郎带着一堆伴郎而热热闹闹的把新娘子带回家,可是随着婚礼仪式的改版,媒人代替了新郎官的工作,当然不是洞房,而是亲迎。
当然,为了表达媒人在成就婚礼的各个环节做出的巨大贡献,他在婚礼婚宴上受到了很高的礼遇。比如,媒人坐在高位,他直接受新郎官的感谢礼,而且在被敬酒的次序中极为靠前。
和现代人亲迎相比,媒人在宋朝亲迎的作用中更加的重要,没有媒人,甚至都无法正常举行婚礼。
媒人对于小两口的婚礼真的是参与度奇高,从一开始的换庚帖,到之后的订庚帖,再到最后的亲迎和婚宴,媒人尽职尽责的完成自己的职责,对的起他所收取的重金。

01.在宋朝媒人的法律地位
在宋朝,媒人做媒在拥有法律保护的同时,也要维持自身的法律地位。
古语说,无媒而聘,视为私奔,这句话确实有它的道理。在宋朝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巨商权贵,他们家族的嫁娶之事都不能脱离开媒人。
但是媒人在享受法律保护的同时,需要明白一些事来维持自身的法律地位,不容有失。
比如,如果给女人说媒,女人很苦没了父母,而媒人却还要做猪扒皮,狠狠地要做媒的钱,一经举报,媒人就要做好被杖打八十下的准备。倘若是没了夫君的女人被媒人用费用敲诈,一经举报,等待媒人的四十下鞭笞。
所以说,哪怕宋朝和现代相比,对于媒人有法律的倾斜,给了媒人一定的法律地位,却也从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媒人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