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梁在综艺节目中曾提到“小球变大球”的主要原因
第二个原因,是球变大变重了,球速就会相应放慢,运动员之间的对抗就更加激烈,“一边倒”的情况变少,使得乒乓球的观赏性有了提升,商业价值自然会“水涨船高”。
小球与大球的主要数据对比
徐老在有了“小球改大球”的想法之后,马上就找到了国内的乒乓球器材商红双喜集团来实验,红双喜集团董事长黄勇武非常支持,并率先投资了数百万资金,用来实验、更改模具和投入生产。在黄勇武看来,如果球体的标准改变,那么红双喜就能率先抢占市场,挣得“第一桶金”,而且能够奠定自己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
黄勇武(中)与徐寅生(右一)
通过红双喜在实验阶段的一组数据,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小球和大球的区别。38mm的小球时代,王励勤和马琳的弧圈球最高转速超过了100转/秒,而在改用大球以后,球的转速明显下降;向来以发球最转的刘国梁,他的下旋球也只有75转/秒。
年轻时的刘国梁
1999年8月4日,第45届世乒赛期间举行的国际乒联代表大会,“小球改大球”第一次提案,124个协会,结果10票弃权,83票赞成,31票反对,支持大球的已经占绝大多数,只不过因未获得超过3/4的票没有通过提案。但大球显然已经确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了。2000年2月23日,国际乒联在吉隆坡终于通过40毫米大球改革方案,决定从2000年10月1日起,也就是在悉尼奥运会之后,乒乓球比赛将使用直径40mm、重量2.7克的大球,以取代直径38毫米、重量2.5克的小球。
2000年10月15日,江苏扬州举行的世界杯是第一次使用大球的正式比赛。当时落选了奥运会的马琳3比0横扫金泽洙,拿下了改大球后的第一个世界冠军。从此国际乒乓球正式进入了大球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