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3
拯救者与破坏者的双重叙事
在“金包银”的市场浪潮中,各方利益相关者的态度泾渭分明。记者采访了行业头部企业、中小从业者、金包银商家、黄金回收从业者等对方,以求厘清事实、回应争议。
采访中,多家头部品牌均对记者明确表示“不会涉足‘金包银’产品”。“这是饮鸩止渴,透支的是整个黄金行业的信誉。”一位品牌高管表示。行业更是流传“‘金包银’是珠宝界A货”的比喻,认为其存在“鼓励以假乱真”的道德风险。一老凤祥门店甚至直接发出提醒公告称,近期已发生几起用仿冒黄金饰品“顶包”老凤祥旧饰品到专卖店要求调换的事件,对老凤祥品牌形象造成损伤,老凤祥已报警处理。

足金批发是水贝的核心业务,不少水贝商户也表示不愿因金包银损害长期客源。“以前水贝全都卖黄金的时候,其实就没有这个问题,现在有了金包银之后,大家心里也会多一层疑问。”一位水贝珠宝产业园区负一楼的业者对记者表示了自己的担忧。
记者走访水贝金座、水贝银座、水贝国际、水贝壹号等商业体的负一楼,并未发现有“金包银”相关的店铺标识。
与此同时,水贝街区不少街边门店已经将“金包银”的宣传海报大幅铺开,招牌也换上了醒目的“金包银”的字样。

记者走访了“金包银”的形象门店及展厅,了解到其目前已经拓展了数十家的加盟门店。记者将业者“‘金包银’品类是否会对珠宝行业整体利益造成伤害”的疑问转达给品牌负责人。他表示,当前金价过高导致消费者购买意愿下降,许多工厂面临停工困境,质检机构也因订单减少而受到冲击。
他认为,金包银产品的出现为这些小型工厂和质检机构提供了新的业务机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行业的困境,起到了“挽救”的作用,并表示有传统黄金工厂“既想分羹又怕得罪传统渠道”,暂以代工模式间接参与,并相信“最终大家都会参与进来,并且不得不参与进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