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千滚水里有没有亚硝酸盐呢?答案是:有可能,但远没想象的那么多。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的研究[1],在水反复加热的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确会有轻微增加,但这个量远远低于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的限值(0.1毫克/升)。也就是说,即使你把水烧上十遍八遍,它里面的亚硝酸盐也不足以“翻云覆雨”。
所以,咱们可以放下心头那块“大石头”了,科学地说:千滚水不会致癌,至少不是你想象中的“毒药”。

再说说“隔夜水”。很多人觉得,水放了一夜就“变质”了,尤其是夏天,一想到水在壶里捂了一晚上,就觉得跟“捂坏的饭菜”一样。
其实,水是没有蛋白质、脂肪这些易腐败成分的,只要水在干净的容器里密封好,没有受到污染,是不会轻易“变质”的。关键不在于“夜”,而在于“环境”。
例如,在广东、广西、海南这些湿热地区,如果壶口没盖严,又放在通风不良的厨房,空气中的灰尘、微生物就容易落进去,这种情况下,隔夜水的确可能滋生细菌。

但如果是北方的干燥地区,比如内蒙古、宁夏,室温低、湿度小,水放一晚几乎不会发生变化。
换句话说,隔夜水能不能喝,和你在哪儿、怎么放,有着很大的关系。
“死水”与“活水”:只是民间说法你可能听过有人说:烧了好几次的水是“死水”,没营养了。这个说法听起来挺玄乎,其实也是个“误会”。
水,本身就不是营养来源,它的价值主要在于维持身体水分平衡、帮助代谢。水里本来就没多少“营养”,何谈“烧没了”?

但“死水”这个说法并非毫无根据,它反映的是人们对水“失去活性”的一种担忧。确实,长时间煮沸的水,会导致氧气含量降低,喝起来口感发闷。但对健康影响微乎其微,除非你每天就靠“千滚水”当饭吃。
医学视角怎么看“反复烧的水”?在医学临床观察中,目前没有确凿证据表明饮用“千滚水”或“隔夜水”会对健康造成实质性危害。根据2023年《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的综述文章[2],饮用水的安全性更多取决于水源、储存条件以及是否被污染,而非“煮几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