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吉娜·奥尔森(1822-1904)
不管怎么样,不管你多有钱,你的工作多么风光,你的爱情多么完美,你的婚姻多么幸福,你就是觉得没意思,而且每过一天就愈发觉得没有意思。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趣,遇到谁都觉得似曾相识,打开手机刷了一上午都忘了在看什么。这,就是我们生活的最真实的写照。
只不过,我们一般人可能比克尔凯郭尔还“幸福”一点,因为我们每天早上醒过来还要整天为了生计而奔波,天天傻傻地忙碌着,可能反而暂时能缓解无聊带来的那种腐蚀灵魂的作用。
短片《雇佣人生》
无聊是什么?就是麻木到已经感受不到任何生命的乐趣,那已经近乎死亡了,这可谓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典型疾病。
什么是无聊?
无聊是一种怎样的情绪,无聊的根源是什么?
你看看身边多少人日常就是处于无聊的状态?你不信,那你走进地铁里面看看那一张张盯着手机的呆滞的脸就有强烈感受。你会觉得那些人的脸上,眼睛里已经没有任何对这个世界,对这场生命的好奇和新鲜感了。他们只是坐在那里,每天重复着相同的轨道而已。
为什么事情越多,选择越多,好玩的东西越多,我们却反而越来越无聊,越来越不想做事情,不知该做什么事情呢?
一般人觉得无聊,那就是“无所事事”呗,但我们这个时代真的是“无事可做”吗?可能恰恰是正相反,可以做的事情,可以选择的东西是无限多,无限丰富的。
关于这个症结,《无聊的意义》一书认为——无聊,其实从根本上说就是没有办法去“集中注意力”。
刺激虽然多,但没有哪个刺激能让你兴奋起来,能吸引你的眼光和大脑去全情投入。或者说得再极端一点,虽然也偶尔有一些东西让你专注,但这个专注是非常短暂的,可能很快过去了,在这个专注的劲儿过了以后,你反而会觉得更加无聊。
《小丑》
所以,无聊跟有没有事情做其实没啥关系,它真正的问题是你能不能唤醒你自己的精神,去坚定执着地追求一个目的,一个事业,哪怕是一个人。所以说到底,“无聊是一种有关注意力的现象,它的相反状态是全神贯注”。
怎么从无聊里面解脱出来呢?
怎样真正唤醒精神的专注呢?
哲学家不会仅仅满足于“以新的角度观察这个世界”“变得好奇”“和别人聊聊”“学点新东西”,甚至“关掉电视”“关掉手机”“换工作”这些暂时的解决办法,得有一个深度的对策。
首先,治疗无聊的方法大致有三个:
一是培养一个业余爱好,养养鱼,种种花,打打太极……但你也会觉得,这些事情能让你躁动不安的精神平息下来,能专注起来,但它们不能给你的生命提供一种意义,指出一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