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二】
日常生活中,总是喜欢与他人进行比较与竞争。尤其是看到别人比自己优秀时,内心会产生强烈的不适感、失落感,甚至是嫉妒感。
【有效应对方法】
嫉妒和被嫉妒,都是人的正常情绪。当发现他人的优秀威胁到自己在资源分配中的优势地位时,人就会出现惧怕心理和嫉妒心理。
但这种状态其实于事无补,因为无法改变的现实导致的嫉妒心理对人的内心耗损和伤害极大,一来它们不能让你变强大,二来只会使你一直把自己处在硬拼和逞能,以压倒对方的较劲状态下,进而在毫无意义的比较中心力交瘁。
因此,当嫉妒来袭,你最应该做的就是平复心绪,找到对方的优点并与自己的优点做横向拆解与比较。

当你对对方的优势有所了解和瓦解之后,再回头来看自己的独一无二之处,就能比较坦然地接纳对方的优秀,和自己暂时落后的处境。
而这种心态上的缓和,将能使你集中有限的精力,去做大做强自己的优势。
【现象三】
内心一直希望变优秀,而且思想也很活跃,但却毫无具体行动。实际上你只是思想勤奋,四肢懒惰而已,在默默跟自己较劲无数次后,因为现实毫无进展,进而感到沮丧而不知道原因。
【有效应对方法】
这是心理内耗最为典型的特征,身体不动,思想异常活跃。本质上,还是自身惰性在执掌自我的小乾坤,表现出来的就是执行力不足。
所以,没别的,不要坐在原地等,做起来,干起来!
【现象四】
不敢做决定,总是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甚至在选择之后,还会不断去思考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想象当下不存在的失败和恐惧感。

【有效应对方法】
优柔寡断是内心割舍不清,没想清楚自己到底最想要什么,所以无法做出清晰确凿的决定和选择。此外就是压根没想去承担决策失败所造成的责任和痛苦,这是人格上的缺陷,造成的内心损耗。
怎么改,得看自己到底是不是敢于舍弃和追求,想明白了,就行动,不要只是心动而行动上等于零。
【现象五】
拖延,最常见的状况就是:往往不到最后一刻绝不动手,而且经常必须在压力之下才能做好一件事。并且,一边做一边拼命自责,而这种状态又特别影响正在做的事情,导致做了等于没做,效果极差。
【有效应对方法】
拖延心理产生的原因很庞杂,但无论是哪种原因,都请立即停止。哪怕是做得不好,也比拖到最后一刻才做要好得多,因为尚有时间补救。

一定要谨记:凡事拖延,就会导致内心产生愧疚感和自我谴责,长期持续人就会产生自我否定的心理。所以,千万不要拖延!
以上五个方面,大家可以自行对照检查,发现一个更改一个,尽量让自己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处于健康和有序的氛围里。
与此同时,要想减轻心理内耗,我们还要特别关注在某一个方面的有效积累,也就是我们在前文所提到的心理资源积累,它是减少内耗的重要因素。
所谓心理资源,并不单指某一个方面,而是包括很多东西,比如健康的体魄、丰富的文化知识、常态化的社会人际交往、个体经济能力以及人生阅历等多个层级的内容。
对于个体来说,同时拥有以上所有心理资源是不太现实的,我们只能尽可能地让其中常见常有的资源保持丰富和饱满的状态,而不在稀缺的心理资源上浪费太多时间。因为那样做,同样也是让自己处于心理消耗之中,得不偿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