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如果连鹿裘和小牛裘都买不起的老百姓,只能穿“袄子”。
明朝以前的袄子,里边的填充物通常是破布和麻絮,穿在身上硬邦邦的,很不舒服。
实际上,棉花早在秦汉时期就由印度传入我国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地,被称作“亚洲棉”,但由于当时的亚洲棉在我国的产量低、质量差,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对其经济价值一无所知,被当作观赏植物来对待。直到宋元之际,人们才逐渐认识到棉花的价值,棉花随之从边境逐渐传播到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被广泛种植。
明朝时期,朱元璋为了解决人们冬天穿衣的问题,下令全国各地大力种植棉花,普通老百姓才终于穿上暖和柔软的棉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