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它们判断出猎物与自身的大概距离,就会突然跳出,用强劲的后腿蹬起,纵然一跃,猛扑向猎物。如果猎物反应够迅想逃跑,这个时候才依靠速度来抓住猎物。如果第一次跑步无法抓住猎物,那基本上就宣告任务失败。因为虽说这群家伙速度天下第一,但是耐力却是倒数有名的。在冲刺一段时间后,就必须停下来休息,不然身体机能就会承受不住,供血不足心脏很可能马上停止。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个画面:猎豹在追逐羚羊时候,羚羊不会直线奔跑而是选择不断转弯躲避,尽可能摆脱追捕。因为只有这样猎豹速度才会慢下来,才能尽可能为自己争取生存的机会。所以每次捕猎,猎豹总会在最合适的机会一下跳出,用它们那爪子抓住猎物后,然后顺着后肢咬住猎物的脖子,最后等猎物断气。一般来说,当猎豹咬住猎物的脖子五分钟到十分钟以后,那些大型的猎物就会死亡。
其实我们都明白一个道理:龙生九子,还各不相相同。大家都是猫科动物,猎豹比不上狮子天生的战斗力和身后庞大的狮群。猎豹天生体型比较狮子而言小很多,力量差。加上骨头松软(之所以跑得快,这与它们的骨头有关系,骨头软,身材纤细跑起来就快,但是力量就很差),这样说来被大型肉食性动物"欺负"自然也就是顺理成章之事。而且猎豹不像狮子那样会吼叫,猎豹不会吼,叫声类似猫叫,这样一比,气势瞬间就已经差了一大截了呀。
科学家根据记录影像分析,猎豹在遇见如狮子,花豹等大型肉食性动物时,常常被它们当作猎物一样捕食。体型、力量、牙齿三大武器猎豹都不占优势,只能以羚羊等草食性温顺动物为主要捕食对象,就连"二哥"鬣狗也常常在它们筋疲力尽捕捉到食物时,以逸待劳来强行分一杯羹,它们却无可奈何。有时候,捕获猎物的猎豹还会将猎物的尸体拖到密林中才开始进行进食,就是因为担心如果引来狮子等动物,自己根本不是对手,而好不容易捕获的猎物又得拱手相让了。在弱肉强食的非洲草原上,存在许多竞争关系,如果没有“牙齿”,就只会被啃成一堆枯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