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田田 实习生 徐宇妍
纺织品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加强纺织品质量把关,普及纺织品检测常识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有鉴于此,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特视频采访了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山东中康国创检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正高级工程师柳永杰。
我国纺织品分类齐全,按用途可分为服用纺织品、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三大类,每大类下又可细分为小类。 “具体而言,服用纺织品一般分为男装、女装、婴童装三大类,具体则可细分为西服、大衣、卫衣、内裤、袜子等品类;家用纺织品包含窗帘、床品、地毯、被子等家庭常见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种类繁多,包含农业用纺织品、医疗与卫生用纺织品等16大类,常见产品有口罩、帐篷、无纺布袋子等。”柳永杰向记者介绍到。
服用纺织品多接触体表,对消费者健康造成直接影响,是纺织品质量检测领域的重点环节。服用纺织品应满足的质量标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国家强制性标准《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 18401-2010),其中“甲醛、异味、耐摩擦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水色牢度”等五项指标被称为“强制五项”,是服装质量检测的底线和红线。柳永杰还补充道:“一些物理指标如起球、强力、缝制要求等,虽然不受强制性要求限制,但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穿着体验,也广受消费者关注,是不同产品标准要求的检测指标。”
柳永杰从事质量检测行业多年,除了日常进行产品质量抽检工作外,还常常收到消费者对购买产品质量的咨询或投诉,在每年的“3·15”消费者权益日和全国“质量月”活动中,同样倾听了大量消费者的心声——总结而言,消费者最关心且最常见的服装质量问题主要有色牢度、起球、扒缝、成分不符、缩水、羽绒服钻绒、标识不合格、pH超标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柳永杰为消费者们提供了“一看二摸三闻四拉”挑选建议。面对服装产品,消费者首先要“看”服装吊牌和水洗标,正规吊牌上应标有产品成分、执行标准、等级、安全最高类别等信息,通过检查吊牌信息是否完整、内容是否符合规范,消费者可轻松鉴别衣物质量是否合格;此外,消费者还要“看”衣服做工是否细致、面料是否顺滑有光泽;放弃缝线处针脚过疏的服装,可以有效避免“扒缝”问题的发生。
“二摸”摸的是衣物面料,不同成分的面料手感往往不同,如羊绒面料手感滑糯舒适,与其他面料有较大区别。“三闻”闻的是衣物气味,部分衣物经过试剂印染,加之后期整理不当,就会产生异味;羽绒服内部填充的鸭绒、鹅绒等取自动物,如果没有经过专业处理,同样会留有异味。最后,消费者还可以“拉”接缝避免服装“扒缝”,“拉”面料判断衣物弹性,“拉”拉链检查是否顺滑;对于婴幼儿服装,消费者尤其要注意拉扯纽扣、绳带,以免易脱落的零部件被婴幼儿误咬、误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