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籍文档 >

臣弑其君可乎翻译(君之庸臣也翻译)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05-22 13:00:30作者:YD166手机阅读>>

【原文】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臣弑其君,可乎?”

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 《孟子 · 梁惠王下》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这一次由齐宣王先提问:放,就是流放。伐,就是征伐、讨伐。传说汤灭了夏以后,把桀流放到南巢。武王伐纣,他不仅讨伐了商朝,而且逼迫纣王自焚而死。齐宣王就问,是不是有这些事呢?孟子回答说:“于传有之。”前面对文王之囿他也说“于传有之”,意思是,古书上是这样记载的。

曰:“臣弑其君,可乎?”

这时候齐宣王问了个关键性的问题“臣弑其君,可乎?”难道臣可以不道德地*掉他的君主吗?弑是*的意思。凡是臣下*了君主,不用“*”,用“弑”。弑带有道德谴责的贬义。臣弑君可以吗?这不是造反吗?

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孟子说他只听说周武王诛*了独夫纣,没有听说他弑君。当然,“未闻弑君”也可以有两种解释,狭义地讲,我没有听说汤对桀是弑君,我也没有听说过武王对纣是弑君。也就是他们两个人的作为,都不能用弑来说,不能说他们是弑君。是不是广义上就不应该有这个弑君的概念呢?孟子没有说。显然,他对弑君这个概念是有保留的,认为弑君不是一个绝对的伦理的概念。

这里涉及所谓汤武革命。《周易》里边讲,汤武革命顺乎天应乎人。在中国历史上,包括孟子,应该说都是肯定汤武革命的。 孟子更明确地表达了这一点,认为汤对于桀,武王对于纣,并不是弑君,这只是*掉了一个独夫。一夫也就是独夫。独夫这个概念,是荀子开始使用的。孟子叫做一夫,荀子就把它叫独夫,独夫就是孤家寡人。

在古代,弑君是一个政治伦理的罪名。孟子通过对汤武的肯定,把这个罪名否定了,同时,就肯定了汤武的典范。虽然他没有用“顺乎天应乎人”这样的话,但是他定义了桀和纣行为的 特性,就是这两个人属于残贼之人。“贼仁者谓之‘贼’”,就是残害、迫害了仁的人叫做贼。“贼义者谓之‘残’”,残害、破坏了义的人叫做残。破坏、残害了仁义的人,叫做残贼之人。*掉这样的人,只是*掉了一个独夫。所以,汤和武,他们的行为是对残贼之人的一种革命,一种诛*。这在伦理上对汤、武他们的行为做了肯定。孟子由此颠覆了这种绝对君权的概念。 所以,孟子的这种思想,在中国封建时代,就已经包含了破除封建的萌芽。并不是每一个封建社会都能出现达到孟子这种高度的思想。

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日本。日本的天皇是万世都不能更改的,所以天皇是不能推翻的,当然更不能诛*了。所以,日本的儒学和儒者是反对孟子这一条的。在日本的儒学里边有对孟子 思想很强烈的批评,这就表示在日本的封建制度里边还没有产生这种反封建、含有民主因素的先进的政治思想,而且拒绝接受孟子比较先进的民本的政治思想。

但是在孟子的时代,应该说2300多年以前,孟子就已经认为君主是可诛的,因为这是合乎他的思想逻辑的,君主若违反了上天的托付,就应该撤他的职,应该结束他的职务,其中最极端的就 是可以诛*。这虽间接地回应了2.6谈的那个问题,“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虽然他上面举的那两个例子,一个是弃之,一个是已之,绝交或者罢免,都没有达到诛*的程度,但是如果你的行为已经达到了残贼之人这样作恶的程度,按照这个逻辑来讲,就应该被诛*,而且是全民共诛之,全民共讨之。

臣弑其君可乎翻译,君之庸臣也翻译(1)

栏目热文

臣食之而王杀臣翻译

臣食之而王杀臣翻译

不死之药 《韩非子·说林上》【原文】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谒者操之以入。中射之士问曰:“可食乎?”曰:“可。”因夺而食之...

2023-05-22 13:14:02查看全文 >>

臣东鄙之野人也翻译

臣东鄙之野人也翻译

那么请问平民的儿子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为周朝的重臣吗?比如明代的夏元吉这种人物,在周代有吗?如果没有的话,那么所谓的贵族...

2023-05-22 12:49:05查看全文 >>

论文前言框架(论文的框架范例)

论文前言框架(论文的框架范例)

引言是什么?前言、绪论、导言和序言都是它的别称,PaperPass简单解释下:即出现在论文开头,交代研究工作的目标、范围...

2023-05-22 12:24:15查看全文 >>

论文正确格式和基本要素(论文的正确引用格式)

论文正确格式和基本要素(论文的正确引用格式)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针对很多网友提出的“经验总结类论文”分享几点写作技巧,供大家参考。一、什么是经验总结类论文经验总结...

2023-05-22 13:04:24查看全文 >>

常用论文前言格式示例(论文的前言和结语格式)

常用论文前言格式示例(论文的前言和结语格式)

众所周知,引言是论文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对于引言想必很多论文作者仅是知其然,而却不知其所以然。也即对于一篇论文为何要写...

2023-05-22 12:53:10查看全文 >>

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翻译(诸将或言诛秦王翻译)

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翻译(诸将或言诛秦王翻译)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

2023-05-22 13:05:33查看全文 >>

欺君臣子之大罪也文言文翻译(君子小人之辨文言文翻译)

欺君臣子之大罪也文言文翻译(君子小人之辨文言文翻译)

【出处】《宋史》第286卷 列传45【原文】(鲁)宗道为人刚直,疾恶少容,遇事敢言,不为小谨。为谕德时,居近酒肆,尝微行...

2023-05-22 13:02:58查看全文 >>

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的翻译(小子识之政猛于虎的翻译)

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的翻译(小子识之政猛于虎的翻译)

中考语文复习冲刺提分材料——之中考文言文必考实词、虚词专项(一)中考文言文必考实词 从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跟...

2023-05-22 13:04:01查看全文 >>

将欲夺之必固予之翻译

将欲夺之必固予之翻译

有天翻开弘一法师语录,当看到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辱时,我一下子茅塞顿开,豁朗开朗。确实如此。用装聋作哑来止息...

2023-05-22 12:52:00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