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包含了巨大的中华文化之美,这包括:音韵美、内容美、以及庞大的汉族历史信息。
一、音韵美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雁,宿鸟对鸣虫。岭北对江东。春对夏,秋对冬等内容不仅具有单字对,也具有双字对,往后同时还有五字、七字甚至十一字对,这样层层递进,读之犹如唱歌一般,岂不乐哉。
中国古文人追求的不仅要写得好看有趣,意境高远读起来朗朗上口,不正是如此吗?
二、内容美
云、雨、雪、风、晚照、晴空、来鸿、去燕、宿鸟、鸣虫、晓烟、杨柳、春雨、杏花、绿竹、苍松、舞蝶、鸣蛩、紫燕、楼阁、海、江等景物都是在现实中常见却并不起眼的景物,但是当想像自己在一边吟诵,一边将目光投向自然的时候,一种神秘而高远的意境便从自己的心中油然而生。
三、丰富的历史信息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江东、清暑殿、广寒宫、冯妇虎、叶公龙等每一个短小词语后面都隐藏了一个个历史故事、历史信息。
时间仿佛回到了三百多年前,孩子们端坐在课桌前,摇头晃脑地跟随先生一起诵读着朗朗上口的诗篇。清风拂过,云卷云舒。
平平仄仄,抑扬顿挫。汉语的美首先在于它的平仄、对仗和韵律,清初车万育《声律启蒙》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点。做诗歌、对对子是古代知识分子的基本功,因此,对音律、格律有严格要求的训练便从幼童开始,相应的读物也应运而生。《声律启蒙》便是这类读物的代表之作。我每次读起“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这些诗句时都忍不住用脚尖撑地来回打着节拍,心情也跟着雀跃起来。
一字一世界,一笔一乾坤。《声律启蒙》将天文地理、花木鸟兽和成语典故融会贯通,处处用心斟酌,在内容上为儿童呈现了相当丰富的历史、文学、器物、地理等全科知识,为其诗文学习、联对创作打好知识和对仗基础,同时在字里行间隐含养成儿童洒扫应对之礼,传达了儒家主流价值观。书中,有虫、鸟、虎、龙、燕、莺、蜂、鸲鹆、鹭鸶、黄鹂、紫燕等鸟兽,有海棠、杨柳、槐树、杨花、桂叶、青草、霜菊、梅、橘等植物,有青铜、博山炉、石砚、白璧等器具,也有玉兔、金乌等神话传说,更有三尺剑、陶侃母、乐羊妻等历史典故。内容可谓包罗万象,将五千年文化积淀浓缩进了这小小读本。
古代蒙学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儿童的认字和书写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能够具备以儒家思想为主的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并且能够了解中国文化和掌握日常生活的一些基本常识。对于现代人而言,此类高度概括的童蒙类读物为我们提供了巨人的肩膀,溯洄从之,可从简单的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中学习隐含的典故、知识,还原著者著书时的思路,把这本小书读成涵盖五千年文明的大书。
那我们现代生活中平常并不会有对对子的机会啊,学这个干嘛呢?
可是,谁说对对子就是“你说上句,我对下句”那样的文字游戏呢?
这是我们汉语言文字的一种独特运用,说是“声律启蒙”,其实不仅仅启蒙了声韵格律,对出来的对句中包罗万象,各种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概念、实物都有涉及。而且每一条文本,都是从单字对到双字对,然后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由简及繁,声韵协调,琅琅上口。文句长长短短,节奏活泼,这就避免了单调重复,如歌如诉。
况且,对对子在我们现代生活中虽然并不常用,但是诗词歌赋是我们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形式,是我们的文脉,即使在今天的现代汉语当中,也到处都是它们的身影。如此说来,声韵格律这样的知识,属于我们应该了解的基础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