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籍文档 >

四书五经为什么叫六经(四书五经和六经的区别)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12-23 08:27:27作者:YD166手机阅读>>

要谈经书的形成与演变,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经”。《说文解字》中说:“经,织也。从系,坙声。”段玉裁注云:“织之纵丝谓之经。必先有经,而后有纬,是故三纲、五常、六艺谓之天地之常经。”段玉裁的这个解释,前半段说的还是“经”的本义,后半段就明显是在说“经”作为“常理”、“常道”这个后起的衍生义。东汉刘熙《释名》则云“经,径也”,意即经如同路径一样,无所不达,无所不通,可以看做是“常道”说的另一种表述形式。

从现有的古文字材料来看,甲骨文中无论是“经”字,还是作为其本字的“坙”字,都还没有被发现。西周金文中发现了一些,如大盂鼎“敬雍德坙”、大克鼎“坙念氒保相师华父”、虢季子白盘“肇坙先王令”、叔夷钟“余经乃先祖”等,但在这些铭文中的“经”或“坙”都是当做经纬,或是经维也就是经营的意思讲。迄今,我们尚未在金文中发现将“经”或“坙”当做典籍、经典或是书籍这个涵义来使用的例子。

我们现在所能见到,最早将“经”用作经典或典籍这个涵义的,是战国时期的《管子》和《庄子》。《管子·戒》云:“泽其四经”,这里的四经即是四术,也就是诗书礼乐。《庄子·天运》中说:“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

关于“经”如何演变出典籍、经典这个涵义,章太炎先生有一个解释可供参考:先秦书籍写于简牍之上,牍一板最多只能写一百字左右,因此《仪礼·聘礼》上说“百名以上书于策,不及百名书于方”。策即竹简,方即木牍。书于竹简之上,便需要用丝线将其编连在一起,因而便用“经”来称呼这些典册,犹如后世将古书统称为“线装书”一样。

四书五经为什么叫六经,四书五经和六经的区别(1)

与图中的木牍相比,竹简可以串起来

章太炎的解释颇有说服力,但有一点尚未解释清楚,“经”本指纺织中的纵线,而竹简在编连时均是横向穿绳,为何称经而不称纬?《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引《夏书》曰:“与其*不辜,宁失不经”,这里的“经”已经有法则、原则、义理的涵义了,因此我们似乎也不应把“经”训为“常”的这个解释推的太靠后。至少不能将之归结为汉代以后的儒家独尊。

那么,我们又有一个问题出来了,那就是战国早期文献中出现的经一般都不出六经范围之外,而到了战国后期,诸子百家都有各自的“经”,墨家有《墨经》,李悝有《法经》,地理有《山海经》,医家有《内经》,《国语·吴语》中“挟经秉枹”中的经又是指的兵书。仿佛早期的经还是专指,而到了后来反而成了泛指。

这个现象并不奇怪,因为在汉武帝置五经博士之前,并不存在一部或几部至高无上的经,当时的“经”只是各学派关键性书籍的泛称。儒家的经不一定是墨家的经,法家的经也不一定是道家的经。那为什么战国早期提到的经基本不出六经范围之外呢?这就要提到宗周王官学了。

自从胡适1917年发表《论九流出于王官说之谬》后,不少学者在谈到诸子百家时都不再提王官学的问题。然而胡适在写这篇文章时并没有清楚王官学的实质,王官学与后世单纯的思想学术不同,而是周室百官在长期任职实践中积累的经验,经过不断修订、不断条理化,最后汇集起来,即成为宗周王官学。

简而言之,王官学是一种包罗了西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军事、科学为一体的,“国家在当时所能涉及(广度)和所能达到(深度)的百科之学”(沈文倬先生语)。其特点就在于学在官府,其学的传承往往是通过上一任对下一任的培养与交接来实现,而周代又实行世卿世禄的制度,因此,王官之学往往是家传的,而且长期是在贵族中流传,民间不得与闻。

但随着王纲解纽,礼乐崩坏,王官失其守,王官学也逐渐向民间流传,王官所藏的典籍也逐渐在民间传播开来。因为百官任职的经验,往往是在父子祖孙间传授的(金文中也有王官升迁的记载,升迁后如何传授,旧官如何安置等问题,因为史料不足,无法讨论),未必形成文字,王官所藏的典籍,主体还是周室或各诸侯国的档案——诗书礼乐易春秋,也就是后来六经的雏形。所以《庄子·天运》中说“夫六经,先王之陈迹也”,到后来清代章学诚所说的“六经皆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没错的。

那么这些档案又自何而来呢?我们分开来看。

传说伏羲氏作八卦以类物情,而后人更三圣,事历三古,遂有《周易》,为太卜所掌。此前夏易叫《连山》,商易叫《归藏》,均已失传,这是《易经》之由来。

《汉书·艺文志》说“上古之君,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记言者为《尚书》;记事者为《春秋》。上古唐尧虞舜夏商周均有书,这个从现存29篇中也能看出来。而《竹书纪年》作为魏国国史,上溯至上古,则《春秋》原本应该也是如此。现在《史记》尚有伯禽之后历代鲁国国君在位年数,可证。这是《尚书》《春秋》之由来。

谣谚之兴甚早,《吴越春秋》记载有号称黄帝时的诗“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虽不可信,但也必是古歌之孑遗。《诗·大雅序》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自虞夏以后,三代均有采诗之官。夏有遒人,商有太师。《王制》说其“采之民间,陈于天子,以观民风。”这就是《诗经》的开始。

采诗之官去四处诸侯之国采及民风——通过民间的歌唱声音,可以得出一个邦国的治理水平与百姓的生活状况,从而最后汇报给天子。孟子所谓:“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古人通过音调、音律可以判断一个地方、一个人的状态如何。明代名医张景岳在辽东的时候,听到老百姓在田野里唱歌,一听那种悲凉的声音,就知道将要亡国,可谓得古之遗风。

《吕氏春秋·古乐篇》说,乐舞始于葛天氏,而伏羲神农都有乐名,至黄帝时,发明了六律五音之用。以后凡帝王改朝易姓、受命、都要作乐以表示功成。而日常祭祀、宴飨、朝觐、婚冠无一不用乐,圣王更要以乐教化百姓,故音乐之技,代有兴作,这就是《乐经》的开始。当然,《乐经》是否有文本写成,这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四书五经为什么叫六经,四书五经和六经的区别(2)

古之贵族宴饮必奏乐,以与神沟通

上古之时社会蒙昧,圣王既作,本习俗以定礼文。所以唐虞之时,以天、地、人为“三礼”;以吉、凶、军、宾、嘉为“五礼”。夏、商,都有所损益。而到了西周,周公制礼作乐,由是而郁郁乎文哉,这是《礼经》的开始。但《礼经》最初是没有文本的,它不像《诗》《书》《易》《春秋》均有写成的文本,以便随时查阅。礼最开始是在礼官的不断演习中传承的,直到平王东迁,礼崩乐坏之后,恐有失传之虞,才写成文本,以便流传。

以上所述六经,《易》掌于太卜;《书》与《春秋》掌于太史、外史;《诗》掌于太师;《礼》掌于宗伯;《乐》掌于大司乐。如此看来,六经无一不是王官旧典,而当时学术自然也不会有超出六经之外的可能。

宗周礼乐文明赖周公而开,他不仅将远古至殷商的文化精髓加以总结和发展,形成系统化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以“礼”为社会秩序的基础和核心,同时并注入“敬德保民”等德治思想的因素,使其具有道德伦理的深刻内涵,这也是中华文明耀眼的地方。

周公制礼作乐的大旨,其实正是要从制度上追慕尧舜之治,以建设道德礼制为主要目的,而这在春秋战国之际遭遇了最大的危机。规范被践踏,秩序被破坏,德治被抛弃,礼乐失去了旧日的尊严与力量,成为了当权者夸示与享乐的工具,文武之道,礼乐之制此时已濒临消亡,而在这样一个严峻的时刻,一个存亡继绝的伟大人物出现了,那便是先师孔子。

四书五经为什么叫六经,四书五经和六经的区别(3)

孔子推动了王官之学普及社会

来源:文史宴、国家人文历史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news@ersanli.cn

栏目热文

四书五经的时代顺序(四书五经的时间先后顺序)

四书五经的时代顺序(四书五经的时间先后顺序)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四书即《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即《尚书》《诗经》《礼记》《周易》《春秋》。四书...

2023-12-23 08:41:38查看全文 >>

六经为什么变成了五经(六经为何变为五经)

六经为什么变成了五经(六经为何变为五经)

五经是儒家作为研究基础的古代五本经典书籍的合称,相传它们都经过儒家创始人之一的孔子的编辑或修改。儒家有五经,它们是《诗经...

2023-12-23 08:30:24查看全文 >>

六经传变的形式(六经传变的一般规律及原理)

六经传变的形式(六经传变的一般规律及原理)

1.循经传 即发病后,病情按照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排列次序传变称为循经传。2.越经传 即发病后,病情不按...

2023-12-23 08:37:37查看全文 >>

五经中哪部经书已失传(五经是5种儒家经书吗)

五经中哪部经书已失传(五经是5种儒家经书吗)

“十三经”作为儒家文化的经典,其地位之尊崇,影响之深广,是其他任何典籍所无法比拟的。十三经即十三部经典著作,它是浩如烟海...

2023-12-23 09:05:33查看全文 >>

四书五经出现顺序(四书五经顺序及口诀)

四书五经出现顺序(四书五经顺序及口诀)

四书又被称为四子书,分别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之所以被称为四子书,据称他们是出自于儒家早期四位代表...

2023-12-23 09:06:53查看全文 >>

五经到十三经的变化的原因(四书六经为什么变成五经)

五经到十三经的变化的原因(四书六经为什么变成五经)

《十三经》是自西汉至北宋间逐步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经典。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易经》、《...

2023-12-23 08:27:23查看全文 >>

六经为啥变成七经(六经为什么是五经)

六经为啥变成七经(六经为什么是五经)

三:魏晋玄学的儒家1. 魏晋玄学诞生的历史渊源上一部分我们说东汉末年官宣的今文经学日渐神秘化,纬谶化。出现了用不可捉摸的...

2023-12-23 08:29:50查看全文 >>

小米电视处理器哪个芯片最好(小米电视机处理器排行榜)

小米电视处理器哪个芯片最好(小米电视机处理器排行榜)

小米电视新品正式发布,为大家带来了小米电视6至尊版和小米电视ES 2022款。小米电视6至尊版符合小米电视数字旗舰的传统...

2023-12-23 08:27:43查看全文 >>

小米电视屏幕算不算主要部件(小米电视液晶屏是什么做的)

小米电视屏幕算不算主要部件(小米电视液晶屏是什么做的)

5月份,小米电视有点“背”:上半年最重要的购物节,618之前连续两起“罕见的屏幕脱落事件”,让小米电视火箭般冲上了热搜!...

2023-12-23 08:53:47查看全文 >>

小米电视处理器排行榜(小米电视cpu性能排行)

小米电视处理器排行榜(小米电视cpu性能排行)

小米最近在其官方电商平台上推出了一款新款电视,型号为L32MA-E,名称为EA32。这款电视是一款入门级产品,售价为59...

2023-12-23 08:51:27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