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玄府与“新器官”在概念、功能、形态及结构上存在异曲同工之处,均为体内运行精微物质的细微通路。
因其分布部位不同,可分别归属为脏腑玄府、九窍玄府、五体玄府、五官玄府等。
《圣济总录·痰饮统论》云:“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三焦素有“孤腑”之称,为机体行水液、运元气的网络通路。
全身津液的输布排泄,在肺脾肾三脏协同作用之下共同完成,并以三焦为津液运行通路。
正如《素问·经脉别论》中论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脾胃中州之气健运,津液化生充足,输布正常;肺为水之上源,肺气之宣发肃降能推动和调节全身津液之输布及排泄;
汇聚于膀胱之津液,经过其蒸化作用,重新参与津液代谢过程,此津液代谢平衡协调作用,称之为“三焦气化”。
气化则水行,若三焦气化失宣,必致水饮停积为患,久则脉络不通,影响津液升降。
至微之脏腑玄府作为一种遍布机体各处的微观结构,可承接布散于躯体脏腑空腔中的三焦,是三焦主持诸气与水液代谢作用的基本载体。
玄府作为气液运行通路,为三焦气机运行道路的终端,亦是三焦气化功能具体的微观体现。
“玄府-三焦”外可发散气液,内应气液流通,内外协同开阖成为气运、气化的通路及场所。
此处气液包括饮食水谷、营卫气血及全身精气等一切可濡养形体筋脉官窍之精微物质,精微物质化形畅通为机体阴阳消长、营卫调和、神机出入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