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门服务 >

宋太祖和唐太宗是什么关系(宋太祖与唐太宗的共同历史功绩)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4-01-19 21:12:54作者:YD166手机阅读>>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

脍炙人口的诗句,诉说了四个帝王,借助诗词的魅力,唐宗宋祖总是联袂出现,无数人都习惯性的将这两人并列,意指他们成就相仿,都是古之英明帝王的代表人物。

可按成就而论,赵匡胤建立的赵宋无论疆土也好,战功也罢,都和唐太宗有天壤之别,为何还被诗人同列?

这无疑是属于特定人物心心相惜的产物。

宋太祖和唐太宗是什么关系,宋太祖与唐太宗的共同历史功绩(1)

(能入此诗词,何有凡俗?)

赵匡胤也却有这样的特质,这特质在无数细节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作为赵宋开国之君,赵匡胤属成长性思维的典范人物,办事为人从不墨守成规而是善于打破常规。

话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之后,在众多部下拥簇之下,志得意满的回到京城。

大势已定之后,要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名正言顺的承袭国家的权利。

将军都是自己嫡系,还需要收服文臣,于是赵匡胤就令后周一众文臣来殿前议事。

宋太祖和唐太宗是什么关系,宋太祖与唐太宗的共同历史功绩(2)

(赵匡胤算明主)

这议事我看为虚,试探态度为实才对。

这群大臣一来,领头的宰相范质,劈头盖脸先骂了一通赵匡胤小人窃国。

他说:先帝待你如子,如今尸骨未寒,你为何如此?

骂的赵匡胤痛哭流涕,随后说。

我受先帝厚恩,感恩不尽,奈何六军所迫,情非得已啊。

说完后,这六军将士就在殿边玩弄起了刀剑,这言外之意,嗯呵!

一看刀剑在侧,领头质问的范质无奈,只得接受既成事实,要让他送死,还是有点难度的,不过保全下原老板的面子,办法还是有的!

于是他提了三个要求。

第一:行禅让。

第二:尊世宗皇后为太后

第三:待少帝柴宗训如子。

一看这三件事不难办法,赵匡胤立马答应。

随后范质也不再坚持,已经为原老板争取了足够的待遇,下九泉也足以和柴荣交差了,于是就率领王溥等一班旧臣跪拜新主,也算给了赵匡胤认同。

宋太祖和唐太宗是什么关系,宋太祖与唐太宗的共同历史功绩(3)

(认同需要妥协)

可这事还没完,认同归认同,禅让作为古已有之承袭传统,需尽快办。

但赵匡胤上位属突发事态,并没有多久准备时间,虽算情理之中却也算意料之外事。这来的突然之下,就让周恭帝(柴宗训)准备不及。

这小皇帝估计也不懂禅让之礼,也不想弄啥准备,因此连禅让制书都没写。

范质王溥这群大臣,估计也要点脸,不好意思弄啥禅让制书,至于那群武将,要他们写也写不出来啊。

赶鸭子上架,也可行,但没有禅让制书无疑是非常不吉利的一件事。

这时候,只见翰林学士陶穀淡定出场,从怀中掏出一份预谋已久的禅让制书,让无数人松了一口气。

这制书写的是文采飞扬,精妙无比,将赵匡胤狠狠吹捧了一把,英明神武,伟略无双,仁义超群之类的话语,那是一串又一串。

宋太祖和唐太宗是什么关系,宋太祖与唐太宗的共同历史功绩(4)

(武力是保障,手腕不可缺)

这表现无疑大功一见,也让赵宋王朝的开局,有了点正儿八经的气势。

按理说,如此奇功赵匡胤应该发自肺腑感谢才是,可赵匡胤却非寻常人所想那样对陶穀另眼相看,反而认清了陶穀为人。

这陶穀不过一个善谄媚取宠、溜须拍马的小人而已。

随后岁月,赵匡胤虽用陶穀却并不重用,根源吗!

不过是不得因私情而重佞人而已。

至于在禅让之前和赵匡胤唱对台戏的范质、王溥等一干旧臣,有一个算一个,只要参与了指责赵匡胤的,反而不仅没有被罢黜,更是在和后续都获得了重用。

这前后对比,还有重用和不重用,无疑体现赵匡胤用人之智和识人之明。

什么才是真正的人才,不是吹牛打屁那种人,而是让你不痛快,直言你的过失,甚至为了责任甘愿承担风险的人,这点是不是和李世民任用魏征很像?

以这个认知为基础,投机倒把,善于奉承的陶穀明显不在此列!

而范质、王溥等一干旧臣在社稷交替时刻,依旧坚持原则,让君王不痛快,他们才是真人才。

宋太祖和唐太宗是什么关系,宋太祖与唐太宗的共同历史功绩(5)

(读史都是道理)

后续这样的用人之智和识人之明,在赵匡胤身上依旧有体现。

公元960年,赵匡胤决意攻打南唐,任命曹彬、潘美为主副帅。

临出发时,曹彬有点不放行,怕自己指挥不动骄兵悍将,于是跪求赵匡胤的圣谕。

如有将在外不服军令,犯事了,如何处理?

只见赵匡胤仿如早有准备,不慌不忙的从怀中拿出一锦囊,随后亲手将就锦囊妙计交给曹彬,说道:

爱卿宽心,将在外违犯军纪处分规定,全写里面了,上到潘美,下至将领,只需打开这锦囊,依旨行罚便可。

这份锦囊无疑有尚方宝剑的样子,也让曹彬定下了心。

宋太祖和唐太宗是什么关系,宋太祖与唐太宗的共同历史功绩(6)

(君臣不疑才有胜利)

​有锦囊坐镇,赵匡胤撑腰,曹彬率军打仗也是节节胜利。

胜而班师之后,曹彬将这锦囊又恭恭敬敬的交给了赵匡胤。

赵匡胤一看,笑的那个开心啊。

于是当着朝臣的面,将锦囊打开给群臣观之。

只见里面不过白纸一张,啥都木有,众臣吃惊之余不由惊讶问询,为何如此!

只见赵匡胤大气的说:白纸一张,胜于千余条规定,曹爱卿可曾想到?

众臣钦佩之余,不由对赵匡胤用人之道肃然起敬,从此越发君臣不疑。看看后续赵光义言行,在打仗之余,居然千里布阵,引发溃败,就知信任和放权有多么重要了。

如此三件事看过之后,在看唐太宗李世民事迹,是否有似曾相识感觉?

前两件事,引申出的用人之智和识人之明,后一件事引申出的君臣不疑,无疑是古往今来成功者必备的素质。

所谓英雄惜英雄,诗词将唐宗宋祖同列,道理就在于此。

这典故,对于今日无数创业者也好,有志于人生追求的人也好,都是教科书级别的标杆,如果你是老板,要学如何用人,如何识人,可以多看看员工原则问题的坚持,如果你是员工,要学老板,可以多看看放权时是否大度。

道理虽简单,却足够深刻,也算意味深长!

,

栏目热文

宋太祖和唐太宗谁最大(宋太祖与唐太宗的共同历史功绩)

宋太祖和唐太宗谁最大(宋太祖与唐太宗的共同历史功绩)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谁的历史地位最高?在这篇文章,笔者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笔者认为,单就历史地...

2024-01-19 21:26:37查看全文 >>

唐太宗宋太祖为何早亡(赵匡胤和李世民谁厉害)

唐太宗宋太祖为何早亡(赵匡胤和李世民谁厉害)

公元976年,宋开宝九年,在位十六年的大宋开国皇帝于十月二十日晚突然驾崩,享年五十岁,对于他的突然故去,历史上留有很多疑...

2024-01-19 20:52:44查看全文 >>

宋太宗为什么能和唐太宗齐名(宋太宗的历史功绩)

宋太宗为什么能和唐太宗齐名(宋太宗的历史功绩)

引言宋太宗赵匡义,初为匡义后改名光义,是北宋的第二代皇帝,开宝九年十月,宋太祖驾崩,时为晋王的赵光义继承大统,但是,就这...

2024-01-19 21:32:47查看全文 >>

宋太祖和唐太宗哪个能力强(唐太宗和宋太祖谁功劳大)

宋太祖和唐太宗哪个能力强(唐太宗和宋太祖谁功劳大)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民间人气极高的一位帝王。历史上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李世民在民众中的呼声远远超过了秦始皇、汉武帝、宋太...

2024-01-19 21:10:42查看全文 >>

宋太祖为什么能和唐太宗齐名(唐太宗与宋太祖的差距)

宋太祖为什么能和唐太宗齐名(唐太宗与宋太祖的差距)

宋朝可以说是让人又爱又恨的一个朝代,爱这个朝代是因为宋朝达到中国封建制度的高峰,无论文化还是经济都达到了后世不曾到达的高...

2024-01-19 21:13:18查看全文 >>

明太祖与唐太宗哪个厉害(唐太宗和明太宗谁更厉害)

明太祖与唐太宗哪个厉害(唐太宗和明太宗谁更厉害)

史书中记载了三个千古一帝,分别是:秦始皇嬴政、唐太宗李世民、明太祖朱元璋。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他统一持续...

2024-01-19 20:47:41查看全文 >>

唐太宗对宋太祖的评价(唐太宗和宋太祖谁功劳大)

唐太宗对宋太祖的评价(唐太宗和宋太祖谁功劳大)

【毛主席点评历代皇帝之赵匡胤】毛主席在《沁园春·雪》中,提到了四位中国历史上的著名皇帝,即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也是...

2024-01-19 21:27:17查看全文 >>

宋太祖和宋太宗谁更强(宋太祖为什么把皇位传给宋太宗)

宋太祖和宋太宗谁更强(宋太祖为什么把皇位传给宋太宗)

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是两位亲兄弟皇帝,这在宋朝历史上也是很不多见。作为北宋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可能名气最大,不...

2024-01-19 21:26:44查看全文 >>

微波炉中的光波组合用法(微波炉中的光波组合是干什么用的)

微波炉中的光波组合用法(微波炉中的光波组合是干什么用的)

以前买个微波炉很简单,无非就是容量尺寸、机械和电脑款的区分,根据预算选就行了。但现在不一样,一搜微波炉会出现微波、光波、...

2024-01-19 20:53:12查看全文 >>

微波炉光波组合是干嘛用的(微波炉上有个光波组合怎么用)

微波炉光波组合是干嘛用的(微波炉上有个光波组合怎么用)

当今社会什么是比较熟悉的,那就是一些常用的电器了,比如说光波炉还有微波炉,也许大家还在为怎么去选择而发愁,其实我们主要还...

2024-01-19 21:24:52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