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厂商设定的条款过于冗长条款位置隐蔽,导致大多数用户都不愿意看。
另一方面,许多厂商要不把所有责任单方面归于用户,自己却并不承担责任,要么条款模糊不清,这样对用户来说无疑是不公平的。
在这种条款的束缚下,即使厂商收集了一些不该收集的隐私数据,我们也因为协议原因无法使用法律保护自己。
权限分类众多 用户难以分辨

APP获得用户信息的来源主要分为两点,除开用户在应用自己输入的信息,还有手机本身自带的权限信息,一旦允许应用调取,APP就可以获得相应的数据信息。
就比如说一款导航软件,其实只要位置信息就能提供服务,但是它还要收集你的电话记录,通讯录,短息记录,录音,拍照,甚至是其它应用使用记录等信息。
这款软件会对你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它知道你联系了谁,他知道你的短信内容,通过你日常的一举一动,推测你的个人爱好,对你投以精准的广告轰炸。
甚至他还可能会偷偷启动你的录音和摄像头,录下你的声音,拍下你的照片,这些都不是说笑。

就在今年vivo发布升降式镜头vivo NEX后,有的用户就发现,在开启某些应用时,摄像头会被应用调用,使得前置镜头弹出机身。
这说明国内可能有大量的应用都存在偷偷收集用户信息来监控用户的行为。
全方位暴漏的隐私会让你在大公司之间看起来像个透明人,你的一切都被它们掌握,这些公司还会通过市场将你的信息卖出,与他人进行交易。
所以我们要尽力保护自己的隐私安全,这里教给大家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

当然我不是鼓励大家卸载所有应用程序,从网络中销声匿迹,毕竟手要剁,妹要撩,我们能做的就只能是限制应用不必要的隐私。
如何进行隐私权限管理
针对APP获取信息的途径,我们大致也可以从两方面来进行管理。
一是在APP输入信息的时候,要警惕个人身份证号等私密数据的输入,二是对不必要的手机权限进行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