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职官中,最基层的“七品芝麻官”和“一人之下”的宰相最为人所熟悉。历朝历代的宰相中,有房玄龄、吕蒙正那样的贤相,也有秦桧、严嵩那样的奸相,还有王安石、张居正那样毁誉参半的权相,另外就是那些无所事事,因循守旧的太平宰相。
事实上,历朝历代宰相的名称各不相同,而且数量也并非只有一个,少则二三个,多则十来个,此外宰相也并不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当朝一品,有时四五品也可拜为宰相。下面,就以各朝代为例,来具体说一说宰相那些事儿。
一
最早见于史料的宰相,是甲骨文中记载的“尹”和“宰”,以及后来《史记》中“冢宰”。殷商时期的伊尹和傅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两位贤相。西周时期,没有宰相之名,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和“太宰”是实际上的最高职官。
“相”在古代有“辅佐者”“襄助者”的含义,到了春秋时期,才正式出现了“相”这一名称,而且有了“左相”和“右相”之分。辅佐齐桓公的著名政治家管仲是春秋时期最有名气的相,也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位“相”。到了战国时期,各国几乎都设立了“相”这一职官。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我国古代的行政机构的框架也大体形成。与战国不同的是,秦代在设丞相之外,又以御史大夫为副相,主管监察。另有主管军事的太尉,合称“三公”。此外,秦代的丞相又分左右,以左为上,如吕不韦任过第一任右丞相,李斯任过最后一人左丞相。秦末赵高独揽朝政时,只设他一个丞相。
西汉建国后,沿袭秦制,仍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并称“三公”。丞相也分左右,但以右为上。如丞相被加以“相国”,则地位较一般丞相为高,汉初的萧何、曹参、陈平、周勃等都是贤相,但因为萧何功劳最高,被刘邦拜为相国。后来,曹参代萧何为相,也被尊为相国。
汉武帝即位后,为了加强集权,不断提高内朝的官的权力,大司马、大将军逐渐成为中央最有权力的官职,而原来的丞相府则降为了执行机构。到了西汉末年,丞相被改为大司徒,与大司马、大司空并列为“三公”,都是挂名宰相。
东汉初年,仍设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都是宰相,却多无实权。另一方面,却正式成立“尚书台”,长官为尚书令,以尚书仆射为副。尽管尚书令本身官职并不高,但却实际上主持朝政。
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太尉、司徒、司空、司马之类名义上仍算是宰相,但都是名义高而实权小。尚书一直是最有权力的事实上的宰相。比如我们熟知的诸葛亮,后人都认为他的官职是“丞相”,其实不然,他的正式官名为“丞相录尚书事”,也就是说,只有“录尚书事”才具有丞相之权。
还有曹操,他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候,我们都称他为“曹丞相”,可实际的官职却是“领司隶校尉隶尚书事”。因此,魏晋南北朝时期,宰相都是名义上的,尚书更为权重。而且,魏晋以后,历代大多不设丞相或相国。
因为尚书台(尚书省)权力过重,以致于威胁到了君权,所以魏晋南北朝时期又在尚书台之外设置了中书省和门下省。三省的长官皆称为宰相,这种制度,一直沿袭到唐代并成为定制。
唐代时,三省长官皆为宰相,有相互监督、相互牵制的作用。三省中仍以尚书省为主,长官为尚书令,副手为左右仆射;中书省长官为中书令,以中书侍郎为副;门下省长官为侍中,以门下侍郎为副。唐初时,三省长官联合办公,均为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