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体育 >

此余之所得也的句式(山林薮泽之利 所以与民共也翻译)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12-19 22:58:47作者:YD166手机阅读>>

此余之所得也的句式,山林薮泽之利 所以与民共也翻译(1)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必修二)

学习目标

1、学习并掌握相关文言文知识;

2、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揣摩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正确评价作者的人生态度;

3、学习文章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感受三位作者的文思、文采。

知识积累

此余之所得也的句式,山林薮泽之利 所以与民共也翻译(2)

文学常识

王羲之

(303—361或321-379年),字逸少,会稽山阴人(今浙江绍兴),卒于会稽金庭。父王旷,历官淮南丹阳太守、会稽内史。伯父王导,历事元帝、明帝、成帝三朝,出将入相,官至太傅。羲之幼时不善言辞,长大后却辩才出众,且性格耿直,享有美誉。晋太尉郗鉴选中他为女婿,“袒腹东床”的典故就出于王羲之(见《世说新语·雅量》)。朝廷公卿看重王羲之的才器,屡屡召举为官,他都辞谢。后为征西将军庾亮参军,累迁长史,进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王会稽”。后与太原王述不和,称病去职,归隐会稽,自适而终。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此后历代王氏家族书法人才辈出。

王羲之代表作品有楷书《黄庭经》《乐毅论》,草书《十七帖》《初月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兰亭集序》等。其中,《兰亭集序》为历代书法大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

苏轼

(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自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北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到元丰七年离开黄州赴汝州,在黄州谪居了四年零四个月,共创作诗词文赋札740篇,其中《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二赋一词,成为千古绝唱。

王安石

(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他的散文雄健简练、奇崛峭拔,大多是书、表、记、序等体式的论说文,阐述政治见解与主张,为变法革新服务。这些文章针对时政或社会问题,观点鲜明,分析深刻,长篇则横铺而不力单,短篇则纡折而不味薄。王安石的政论文在唐宋八大家中是突出的,他驾驭语言的能力非常强,其言简练明快,却无害于笔力雄健。其文以折为峭而浑灏流转,词简而意无不到。《游褒禅山记》,亦记游,亦说理,二者结合得紧密自然。

亦称 “叙”,或称“引”,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作者自己写的叫“自序”,内容多说明它的内容,写作缘由,经过,旨趣和特点;别人代写的序叫“代序”,内容多介绍和评论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等。

散文的一种体裁,可叙事,可写景,可状物(记人、记事、记物),记景目的往往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感情和主张),阐述作者的某些观点。

此余之所得也的句式,山林薮泽之利 所以与民共也翻译(3)

字词汇总

通假字

1、趣舍万殊 “趣”通“趋”,趋向,取向

2、悟言一室之内 “悟”通“晤”,面对面

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通“凭”,乘

4、山川相缪 “缪”通“缭”,环绕

5、举酒属客 / 举匏樽以相属 “属”通“嘱”,劝人饮酒

6、长乐王回深父 “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此余之所得也的句式,山林薮泽之利 所以与民共也翻译(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人之有道也是什么特殊句式(天下有道特殊句式)

人之有道也是什么特殊句式(天下有道特殊句式)

2020年参加山东专升本考试的小伙伴们,备考不怕早,你们开始复习了吗?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带来专升本大学语文每日一练,希望同...

2023-12-19 22:48:36查看全文 >>

生亦我所欲也的判断句(生亦我所欲也下一句)

生亦我所欲也的判断句(生亦我所欲也下一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说明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

2023-12-19 23:07:43查看全文 >>

此余之所得也的得也句式(此余之所得也意思是什么)

此余之所得也的得也句式(此余之所得也意思是什么)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被动句式),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倒装句式:介宾短语后置),而卒葬(于:省略)之(而:连词,并且。卒:...

2023-12-19 22:44:10查看全文 >>

此余之所得也指什么(此其自多也什么意思)

此余之所得也指什么(此其自多也什么意思)

一、课内文言知识梳理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筑舍定居)于其址(山麓,山脚),而卒(死)葬之;以(因为)故其后名...

2023-12-19 22:47:39查看全文 >>

此余之所得都是什么词性(此余之所得也的得代指什么)

此余之所得都是什么词性(此余之所得也的得代指什么)

职高三年级语文文言文综合测试附答案职文言文测试1. 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C)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B.张...

2023-12-19 22:21:59查看全文 >>

当是时也是判断句吗(古代汉语是否为判断句)

当是时也是判断句吗(古代汉语是否为判断句)

问:当我们看到一个英文句子时,如何判断句子就是一般现在时呢?答:可以通过一些标志性词确定句子就是一般现在时态,比如:of...

2023-12-19 22:56:05查看全文 >>

未之有也是判断句吗(怎么区别判断句)

未之有也是判断句吗(怎么区别判断句)

关注“潘潘儿学姐”,解锁所有中考语文备考知识!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则”的用法。“则”既可以做实词,又可以做虚词,...

2023-12-19 22:52:02查看全文 >>

孙悟空是怎样大战红孩儿的(孙悟空最终是如何降服红孩儿的)

孙悟空是怎样大战红孩儿的(孙悟空最终是如何降服红孩儿的)

民间故事:大战红孩儿。唐僧师徒四人取经途中,经过一座山时听到有小孩呼救的声音,他们顺着声音找到了一个被绑在树上的小孩,他...

2023-12-19 22:48:57查看全文 >>

孙悟空大战红孩儿看法(孙悟空与红孩儿大战几次)

孙悟空大战红孩儿看法(孙悟空与红孩儿大战几次)

(六石映像第171期)在《西游记》中,大部分想吃唐僧肉的妖怪,或是从天界下凡来作恶的妖怪,被孙悟空逮着了那肯定是连小命儿...

2023-12-19 23:01:15查看全文 >>

简述孙悟空大战红孩儿的经历(孙悟空大战红孩儿六要素叙述)

简述孙悟空大战红孩儿的经历(孙悟空大战红孩儿六要素叙述)

文/金宝哥讲故事当年孙悟空打上灵霄宝殿的时候是无一神可挡,满天诸仙都是闭门闭户,在86版《西游记》甚至出现了这么一个镜头...

2023-12-19 22:28:32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