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体育 >

全酶的组成包括哪两个部分(全酶在哪种情况下具有活性)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12-25 08:37:44作者:YD166手机阅读>>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第 一 节 蛋 白 质 的 分 子 组 成

一、组成蛋白质的元素

1、主要有C、H、O、N和S,有些蛋白质含有少量磷或金属元素铁、铜、锌、锰、钴、钼,个别蛋白质还含有碘 。

2、蛋白质元素组成的特点:各种蛋白质的含氮量很接近,平均为16%。

3、由于体内的含氮物质以蛋白质为主,因此,只要测定生物样品中的含氮量,就可以根据以下公式推算出蛋白质的大致含量:100克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 g % )= 每克样品含氮克数× 6.25×100

二、氨基酸—— 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一)氨基酸的分类

1. 非极性氨基酸(9):甘氨酸 (Gly) 丙氨酸 ( Ala)缬氨酸(Val)亮氨酸(Leu)异亮氨酸(Ile)苯丙氨酸 (Phe)脯氨酸(Pro) 色氨酸(Try)蛋氨酸(Met)

2、 不带电荷极性氨基酸(6):丝氨酸(Ser) 酪氨酸(Try) 半胱氨酸 (Cys) 天冬酰胺 (Asn) 谷氨酰胺(Gln ) 苏氨酸(Thr )

3、 带负电荷氨基酸(酸性氨基酸)(2): 天冬氨酸(Asp ) 谷氨酸(Glu)

4、 带正电荷氨基酸(碱性氨基酸)(3):赖氨酸(Lys) 精氨酸(Arg) 组氨酸( His)

(二)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1. 两性解离及等电点

等电点 :在某一pH的溶液中,氨基酸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趋势及程度相等,成为兼性离子,呈电中性。此时溶液的pH值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2. 紫外吸收

(1)色氨酸、酪氨酸的最大吸收峰在 280 nm 附近。

(2)大多数蛋白质含有这两种氨基酸残基,所以测定蛋白质溶液280nm的光吸收值是分析溶液中蛋白质含量的快速简便的方法。

3. 茚三酮反应

氨基酸与茚三酮水合物共热,可生成蓝紫色化合物,其最大吸收峰在570nm处。由于此吸收峰值与氨基酸的含量存在正比关系,因此可作为氨基酸定量分析方法

三、肽

(一)肽

1、肽键是由一个氨基酸的a-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a-氨基脱水缩合而形成的化学键。

2、肽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缩合而形成的化合物。

3、由十个以内氨基酸相连而成的肽称为寡肽,由更多的氨基酸相连形成的肽称多肽

4、肽链中的氨基酸分子因为脱水缩合而基团不全,被称为氨基酸残基

5、多肽链是指许多氨基酸之间以肽键连接而成的一种结构。

6、多肽链有两端 :N 末端:多肽链中有自由氨基的一端

C 末端:多肽链中有自由羧基的一端

(二) 几种生物活性肽

1. 谷胱甘肽 2. 多肽类激素及神经肽

第 二 节 蛋 白 质 的 分 子 结 构

一、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1、定义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指多肽链中氨基酸的连接方式、排列顺序和二硫键的位置。

2、主要的化学键肽键,有些蛋白质还包括二硫键。

3、一级结构是蛋白质空间构象和特异生物学功能的基础。



二、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1、定义:蛋白质分子中某一段肽链的局部空间结构,即该段肽链主链骨架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并不涉及氨基酸残基侧链的构象

2、主要的化学键: 氢键

3、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形式a-螺旋、 b-折叠、b-转角、无规卷曲

三、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1、 定义: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即肽链中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布位置。

2、主要的化学键 :疏水作用、离子键、氢键和 Van der Waals力等

四、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1、蛋白质分子中各亚基的空间排布及亚基接触部位的布局和相互作用,称为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2、亚基之间的结合力主要是疏水作用,其次是氢键和离子键。

第四节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一)蛋白质的紫外吸收

(二)蛋白质的两性电离

1、蛋白质的等电点: 当蛋白质溶液处于某一pH时,蛋白质解离成正、负离子的趋势相等,即成为兼性离子,净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

(三)蛋白质的沉降特性

(四)蛋白质的胶体性质

蛋白质胶体稳定的因素:颗粒表面电荷、水化膜

(五)蛋白质的变性、复性

1、蛋白质的变性: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也即有序的空间结构变成无序的空间结构,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

2、变性的本质 :破坏非共价键和二硫键,不改变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六)蛋白质的呈色反应

⒈茚三酮反应 蛋白质经水解后产生的氨基酸也可发生茚三酮反应。

⒉双缩脲反应

蛋白质和多肽分子中肽键在稀碱溶液中与硫酸铜共热,呈现紫色或红色,此反应称为双缩脲反应,双缩脲反应可用来检测蛋白质水解程度。

第二 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核酸的化学组成

一、核苷酸的组成

1、元素组成:C、H、O、N、P(9~10%)

2、分子组成:(1)碱基:嘌呤碱,嘧啶碱(2)戊糖:核糖,脱氧核糖(3)磷酸

3、DNA与RNA在分子组成上的异同

类型

DNA

RNA

碱基

A、T、C、G

A、U、C、G

戊糖

脱氧核糖

核糖

磷酸

相同

二、核苷酸的结构

1、核苷的形成:碱基和核糖(脱氧核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核苷(脱氧核苷)。

2、核苷:AR, GR, UR, CR 脱氧核苷:dAR, dGR, dTR, dCR

3、核苷酸的结构:核苷(脱氧核苷)和磷酸以磷酸酯键连接形成核苷酸(脱氧核苷酸)。

4、核苷酸:AMP, GMP, UMP, CMP 脱氧核苷酸:dAMP, dGMP, dTMP, dCMP

第二节 核酸的分子结构

一、核酸的一级结构

1、定义:核酸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由于核苷酸间的差异主要是碱基不同,所以也称为碱基序列。

二、核酸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一)D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1、DNA的二级结构——双螺旋结构

(1)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要点:①DNA分子由两条相互平行但走向相反的脱氧核糖核苷酸链组成,磷酸、脱氧核糖在外围构成骨架,中间是碱基对平面,碱基严格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 GºC)

②右手双螺旋结构,螺旋一圈10对碱基,螺距3.4nm,表面有间隔排列的大沟、和小沟。③互补碱基的氢键维持双链横向稳定性,碱基堆积力维持双链纵向稳定性。

2、DNA的三级结构

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DNA双螺旋结构进一步折叠、盘绕成为更为复杂的结构

(1)原核生物DNA的高级结构 —— DNA超螺旋闭合环状双螺旋,正超螺旋、负超螺旋

(2)DNA在真核生物细胞内真核生物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其基本单位是核小体

(3)核小体的组成:①DNA:约200bp(碱基对) ②组蛋白:H1、H2A、H2B、H3、H4

3、 DNA的功能 DNA的基本功能是以基因的形式荷载遗传信息,并作为基因复制和转录的模板。它是生命遗传的物质基础,也是个体生命活动的信息基础

(二)R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1、mRNA---(含量少,种类多,寿命短)

(1)mRNA的功能 :携带遗传信息(DNA),作为蛋白质翻译的模板。

(2) mRNA结构特点:①5´末端形成帽子结构:m7GpppNm- ②3´末端有一个多聚腺苷酸(polyA)(80-250) 尾

2、tRNA

(1)tRNA的一级结构特点 :①73-93个核苷酸(分子量最小)②含 10~20% (7-15个)稀有碱基,如 DHU等③ 3´末端为 — CCA-OH,5 ´末端大多是-G

(2) tRNA的二级结构——三叶草形

结构有:氨基酸臂 DHU环及臂 反密码环及臂 TΨC环及臂 额外环

(3)tRNA的三级结构—— 倒L形

(4)RNA的功能:活化、搬运氨基酸到核糖体,参与蛋白质的翻译。

(三)rRNA

(1)rRNA的结构:空间结构,较为复杂

(2) rRNA的功能 参与组成核糖体,作为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场所。

(3)rRNA的种类(根据沉降系数):①真核生物5S rRNA、 5.8S rRNA、 18S rRNA、 28S rRNA

②原核生物5S rRNA 、16S rRNA、 23S rRNA

第 三 节 核 酸 的 理 化 性 质

一、紫外吸收:核酸在260nm处有吸收高峰,在230nm处有一低谷

二、DNA的变性

1、定义: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DNA双链解开成两条单链的过程。

2、方法:过量酸,碱,加热,变性试剂如尿素、 酰胺以及某些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等

3、变性后其它理化性质变化:OD260增高 粘度下降 比旋度下降 浮力密度升高 酸碱滴定曲线改变 生物活性丧失

4、 DNA变性的本质是双链间氢键的断裂

5、 增色效应:DNA变性时其溶液OD260增高的现象。

6、Tm:紫外光吸收值达到最大值的50%时的温度称为DNA的解链温度,又称融解温度,

  其大小与G C含量成正比。

三、DNA的复性与分子杂交

1、DNA复性的定义 :在适当条件下,变性DNA的两条互补链可恢复天然的双螺旋构象,这一现象称为复性。

2、退火:热变性的DNA经缓慢冷却后即可复性,这一过程称为退火。

3、减色效应:DNA复性时,其溶液OD260降低。

四、 核酶和脱氧核酶

1、 核酶:催化性RNA作为序列特异性的核酸内切酶降解mRNA。

2、脱氧核酶:催化性DNA 人工合成的寡聚脱氧核苷酸片段,也能序列特异性降解RNA。

第五章 维生素

一、概述

1、定义:维生素(vitamin)是机体维持正常功能所必需,但在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必须由食物供给的一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2、分类:(1)脂溶性维生素 Vit.A*、 D*、 E 、 K:

(2)水溶性维生素: Vit.C* B族Vit.:B1*、B2*、PP*、 B6*、生物素 泛酸、叶酸*、B12 *、硫辛酸

3、 引起维生素缺乏的原因:(1)摄入不足:偏食、烹饪不当(2)吸收障碍:胃肠道疾病、肝胆疾病(3)需要量增加: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重体力劳动者和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4)服用某些药物:如抗生素,可致肠道菌群紊乱,自身可合成的少量维生素缺失(维生素K、B6、PP、生物素、泛酸等)(5)生物体的特异缺陷:如内因子缺乏

二、脂溶性维生素

1、共同特点:(1)不溶于水,溶于脂肪及有机溶剂(2)在食物中与脂类共存,并随脂类一同吸收(3)在血浆中与特异蛋白结合而运输(4)在肝脏内储存,摄入过多会出现中毒

2、种类 Vit A, Vit D, Vit E, Vit K

一、维生素A----抗干眼病维生素

1、视黄醇(维生素A1),3-脱氢视黄醇(维生素A2)

视黄醇 ———— 视黄醛 ——— 视黄酸

2、 活性形式:11-顺视黄醛紫外线可破坏维生素A)

3、来源:哺乳动物及鱼的肝脏、蛋黄、乳制品等

维生素A原: β-胡萝卜素可转化为维生素A (胡萝卜、红辣椒、菠菜、芥菜等绿叶蔬菜)

(二)生化作用及缺乏症1、构成视觉细胞内感光物质的成分 2、维持上皮组织结构的完整性 3、参与类固醇的合成促进生长发育 4、有一定的抗癌、防癌作用

缺乏症:夜盲症、干眼病

二 、维生素D---抗佝偻病维生素

1、种类:VitD2(麦角钙化醇) VitD3(胆钙化醇)

2、VitD2原:麦角固醇 VitD3原: 7-脱氢胆固醇

3、来源:肝、蛋黄、牛奶、鱼肝油

4、VitD3的活性形式: 1, 25- (OH)2-VitD3

5、生化作用及缺乏症:1、生化作用:(1)肠: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 (2)肾:促进肾脏对钙、磷的重吸收 (3)骨骼:增加骨对钙、磷的吸收和沉积,有利于骨的钙化;

2、缺乏症:儿童——佝偻病 成人——软骨病

三、 维生素E---生育酚

1、 活性形式:生育酚

2、 来源:植物油、豆类、谷物等

3、 生化作用:1、抗氧化作用 2、维持生殖机能 3、促进血红素代谢

缺乏症:未发现,临床:治疗习惯性流产

四、 维生素K----凝血维生素

1、 来源:绿色蔬菜、种子、鱼、肝等

2、 化学结构:2-甲基-1,4-萘醌的衍生物

3、生化作用 维持体内凝血因子Ⅱ、Ⅶ 、 Ⅸ和Ⅹ的正常水平,参与凝血作用

4、缺乏维生素K会延迟血液凝固;易出血。

第 二 节 水溶性维生素

一、概 述

(一)共同特点1、易溶于水,故易随尿液排出。 2、体内不易储存,必须经常从食物中摄取。 3、不易导致积累而引起中毒

(二)种类: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一、维生素B1----抗脚气病维生素

(一)别名及活性形式:1、维生素B1又名硫胺素 2、活性形式:焦磷酸硫胺素(TPP)

(四)生化作用及缺乏症

1、生化作用:(1) TPP是α-酮酸氧化脱羧酶的辅酶,

(2)TPP是磷酸戊糖途径中转酮酶的辅酶。

(3) 在神经传导中起一定的作用,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

2、 缺乏症:(1)脚气病:维生素B1缺乏时,可引起依赖TPP代谢的反应受抑制,导致如丙酮酸堆积,使组织供氧不足,功能不足。出现:手足麻木,肌肉萎缩,心力衰竭,下肢水肿,神经功能退化等。(2)末梢神经炎:神经痛,面部神经麻痹等。(3)胃肠机能障碍:胃肠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减少,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二、维生素B2------核黄素

(一)来源: 动物内脏、黄豆、小麦、绿色蔬菜,肠道合成。 耐热,酸性溶液中稳定,易被碱和紫外线破坏

(二)别名及活性形式

1、维生素B2又名核黄素(riboflavin)

2、活性形式:黄素单核苷酸 (FMN) 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

3、生化作用: FMN及FAD是体内氧化还原酶的辅基,主要起氢传递体的作用。

4、缺乏症:口角炎,唇炎,阴囊炎等。

三、维生素PP---抗赖皮病维生素

1、体内活性形式: 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 ) 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 (NADP )

2、生化作用NAD 及NADP 是体内多种脱氢酶(如苹果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的辅酶,起传递氢的作用。

3、缺乏症癞皮病(3D症状:皮炎 腹泻 痴呆

四、维生素B6

1、别名及活性形式:维生素B6: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及吡哆胺

活性形式: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

2、生化作用及缺乏症:1、磷酸吡哆醛是转氨酶及脱羧酶的辅酶 2、磷酸吡哆醛是血红素合成关键酶的辅酶。 3、磷酸吡哆醛参与糖原分解。

五、泛酸---遍多酸

(一)、别名及活性形式

1、别名: 遍多酸

2、活性形式:辅酶A (CoA) 和酰基载体蛋白(ACP)。

二)生化作用及缺乏症

1、CoA及ACP是酰基转移酶的辅酶,参与酰基的转移作用。

2、缺乏病:未发现

六、生物素---α生物素和β生物素

(一)活性形式:生物素

(二)生化作用生物素(biotin)是多种羧化酶(如丙酮酸羧化酶)的辅酶,参与CO2的羧化过程。人类罕见生物素缺乏症。

七、叶酸

(一)、化学本质及性质:1、叶叶酸又称蝶酰谷氨酸 2、活性形式:四氢叶酸(FH4)

(二)生化作用及缺乏症1、生化作用:FH4是一碳单位转移酶的辅酶,参与一碳单位的转移 2、缺乏症:巨幼红细胞贫血

八、维生素B12-----抗恶性贫血维生素

(一)别名及活性形式

1、维生素B12又称钴胺素

2、活性形式:甲基钴胺素 5 -脱氧腺苷钴胺素

(二)生化作用及缺乏症1、生化作用: 参与体内甲基转移作用,甲基转移酶的辅助因子。

2、缺乏症:巨幼红细胞贫血

九、维生素C—对热不稳定的酸性物质

(一)别名及活性形式

1、维生素C又称L-抗坏血酸 2、活性形式:抗坏血酸

3、生化作用:

(1)参与体内羟化反应(维生素C作为辅助因子): 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

参与胆固醇的转化 参与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谢

(2)参与氧化-还原反应:保护巯基酶的活性(解毒) 使GSSG还原成GSH,保护细胞膜。

具有解毒作用 促进抗体的合成。 促进造血将Fe3+ 转化为( Fe2+)。 保护VitA,VitE免遭氧化。 抗病毒,防止肿瘤。

2、缺乏症:坏血病

十、硫辛酸

1、活性形式:硫辛酸

2、生化作用及缺乏病

(1)、生化作用:是α-酮酸脱氢酶系的辅助因子,参与传递氢和酰基作用。

(2)、缺乏病:未发现

第 六 章 酶

1、酶的概念:酶是一类由活细胞产生的,对其特异底物具有高效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2、目前将生物催化剂分为两类酶 、 核酶、脱氧核酶

第一节 酶的组成、活性中心 与功能

一、 酶的组成

(一)分子组成:单纯酶和结合酶

2、全酶:由蛋白质部分(酶蛋白)和辅助因子(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和金属离子)组成

3、只有全酶才有催化作用。

4、辅助因子分类 :(1)辅酶):与酶蛋白结合疏松,可用透析或超滤的方法除去。

(2)辅基:与酶蛋白结合紧密,不能用透析或超滤的方法除去。

5、酶蛋白决定酶促反应的特异性,辅助因子决定酶促反应的类型。

(二) 酶的结构组成

1、 单体酶:由一条多肽链构成的酶,只含有一个活性中心。

2、 寡聚酶:有多个相同或不同的亚基以非共价键结合构成,含有多个活性中心的酶。

3、多酶复合体:由几种不同功能的酶彼此聚合形成的多酶复合物共同完成催化功能的多酶复合体。

3、 多功能酶或串联酶:多种不同催化功能存在于一条多肽链中,这类酶称为多功能酶

4、多酶体系:物质代谢的各条途径有许多酶共同参与,依次完成反应过程,这些酶在结构上无彼此关联,称为多酶体系。

二、酶的活性中心

1、定义:某些必需基团在一级结构上可能相距得很远,但在空间结构上彼此靠近,组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区域,它能与底物结合,并催化底物生成产物,称这个区域为酶的活性中心

2、必需基团:一些与酶活性密切相关的化学基团。

3、常见的必需基团有:组氨酸残基的咪唑基,丝氨酸残基的羟基,半胱氨酸残基的巯基,天冬氨酸残基的羧基。

三、 酶促反应的特点与机制

(一)酶促反应的特点

1、高效性 2、特异性(绝对特异性相对特异性立体结构特异性)

3、可调节性 4、不稳定性

(二)酶促反应的机制

酶与底物相互接近时,其结构相互诱导、相互变形和相互适应,进而相互结合。这一过程称为酶-底物结合的诱导契合假说

第二节 酶促反应动力学

1、 概念:研究各种因素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2、影响因素包括有 酶浓度、底物浓度、pH、温度、抑制剂、激活剂

一、底物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底物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呈矩形双曲线关系

1、当底物浓度较低时,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比;反应为一级反应。

2、随着底物浓度的增高,反应速度不再成正比例加速;反应为混合级反应。

3、当底物浓度高达一定程度,反应速度不再增加,达最大速度;反应为零级反应

4、Km值:酶促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单位是mol/L。

5、Km的意义:a) Km是酶的特征性常数之一;只与酶的性质有关, 而与酶的浓度无关,不同的酶有不同的Km。(一组同工酶有不同的Km值)

b) Km反映酶与底物的亲和力:Km越大,酶与底物的亲和力越小;

c)一种酶对不同底物有不同的Km值, Km最小的底物是天然底物(最适底物)

6、Vmax ——是酶完全被底物饱和时的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

二、 酶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1、当[S]>>[E],酶可被底物饱和的情况下,反应速度与酶浓度成正比。

三、 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1、 双重影响

2、最适温度 (optimum temperature):酶促反应速度最快时的环境温度。

四、 pH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五、 抑制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1、酶的抑制剂: 凡能使酶的催化活性下降而不引起酶蛋白变性的物质称为酶的抑制剂。

抑制剂多与酶的活性中心内、外必需基团结合抑制酶的活性(特异的结合)。

2、根据抑制剂与酶结合的紧密程度不同分为:不可逆性抑制,可逆性抑制

(一) 不可逆性抑制作用

1、概念:抑制剂通常以共价键与酶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团相结合,使酶失活。抑制剂不能用透析、超滤等方法除去。

2、 举例1、有机磷中毒 ¾® 羟基酶 解毒 -- -- -- 解磷定(PAM)

2、重金属中毒 ¾® 巯基酶 解毒 -- -- -- 二巯基丙醇(BAL)

(二) 可逆性抑制作用

*1、概念:抑制剂以非共价键与酶或酶-底物复合物可逆性结合,使酶的活性降低或丧失;抑制剂可用透析、超滤等方法除去。

2、类型:根据抑制剂与底物的竞争关系: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 反竞争性抑制

1、 竞争性抑制作用:抑制剂(I)与底物(S)结构相似

* 特点:1)抑制剂与底物的结构相似。

2)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中心。

3)酶的活性中心与抑制剂结合后,酶失去活性。

4)抑制作用的大小取决于亲和力及[I]/[S]。当[S]》[I]时,抑制作用可以忽略

举例:(1)抑制剂丙二酸与琥珀酸竞争琥珀酸脱氢酶(2)磺胺类药物的抑菌机制

对氨基苯甲酸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

机理:磺胺类药物的结构与对氨基苯甲酸结构相似,竞争性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从而使细菌的核酸合成受阻,从而影响其生长繁殖,达到抑菌的效果。 由于是竞争性抑制,因而,服用磺胺类药物时,必须保持血液中药物达到一定浓度,才能发挥有效的竞争抑菌作用。

2、非竞争性抑制

* 特点:1)抑制剂与酶的活性中心以外的必需基团相结合。抑制酶的催化活性。

2)抑制剂与底物之间无竞争关系。

3)形成酶-底物-抑制剂复合物不能释放出产物。

3、反竞争性抑制作用

特点:1)抑制剂与中间产物(ES)结合。抑制酶的催化活性。

2)降低ES的有效浓度,促进底物和酶的结合。

3)抑制作用与竞争性抑制作用相反。

4、各种可逆性抑制作用的比较

类型

与I结合的部分

表观Vmax

表观Km

竞争性抑制

E

不变

增大

非竞争性抑制

E、ES

减小

不变

反竞争性抑制

ES

减小

减小

六、 激活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1、激活剂: 使酶由无活性变为有活性或使酶活性增加的物质

2、大多数为金属离子:Mg2 ,K ,Mn2 等,少数为阴离子:Cl-

有机化合物:胆汁酸盐 酶原激活剂:肠激酶等

第 三 节 酶 的 存 在 形 式 及 其 调 节

一、 酶原与酶原的激活

1、 酶原 : 酶的无活性前体,称为酶原。

2、 酶原的激活:在一定条件下,无活性的酶的前体转变成有活性的酶的过程。

3、 酶原激活的生理意义:(1)避免细胞产生的酶对细胞进行自身消化,并使酶在特定的部位和环境中发挥作用,保证体内代谢正常进行。(2)酶原是酶的储存形式。

二、 同工酶及其临床意义

1、定义:同工酶是指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而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和电泳行为均不同的一组酶。

2、 举例:乳酸脱氢酶(LDH1~ LDH5)

(1)、LDH的含量与分布 LDH1在心肌中的比例较高,LDH5在肝脏、骨骼肌中所占比例较大

(2)诊断 LDH1作为心肌疾病诊断的辅助指标 ,LDH5作为肝脏和骨骼肌疾病的辅助指标

3、生理及临床意义:同工酶谱的改变有助于对疾病的诊断; 同工酶可以作为遗传标志,用于遗传分析研究。

三、关键酶

1、定义:在代谢途径的各个反应中,催化单向反应、速度最慢、控制着整个代谢速度的酶促反应为该途径的限速反应。催化此反应的酶称之。又称为限速酶(limiting velocity enzyme)

四、酶活性测定和酶活性单位

国际单位(IU):在25℃、最适PH值、最适底物浓度时,每分钟催化1μmol底物生成产物所需的酶量。

催量单位(katal):1催量(kat)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每秒钟催化1mol底物转化为产物所需的酶量。

第 七 章 糖 代 谢

第二节 糖 的 氧 化 分 解

一、糖酵解

1、 糖酵解的定义:在缺氧情况下,葡萄糖生成乳酸(lactate)的过程称之为糖酵解。

2、 糖酵解的反应部位:胞浆

3、糖酵解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称之为糖酵解途径

第二阶段由丙酮酸转变成乳酸。

(一)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⑴ 葡萄糖磷酸化为6-磷酸葡萄糖

⑵ 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 6-磷酸果糖

⑶ 6-磷酸果糖转变为1,6-双磷酸果糖

⑷ 磷酸己糖裂解成2分子磷酸丙糖

⑸ 磷酸丙糖的同分异构化

⑹ 3-磷酸甘油醛氧化为1,3-二磷酸甘油酸

⑺ 1,3-二磷酸甘油酸转变成3-磷酸甘油酸

⑻ 3-磷酸甘油酸转变为2-磷酸甘油酸

⑼ 2-磷酸甘油酸转变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⑽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变成丙酮酸, 并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ATP

(二) 丙酮酸转变成乳酸

反应中的NADH H 来自于上述第6步反应中的 3-磷酸甘油醛脱氢反应。

(三)糖酵解的生理意义

1. 是机体在缺氧情况下获取能量的有效方式。

2. 是某些细胞在氧供应正常情况下的重要供 能途径。

① 无线粒体的细胞,如:红细胞 ② 代谢活跃的细胞,如:白细胞、骨髓细胞

3. 糖酵解的中间产物是其他物质的合成原料。

(四)糖酵解小结

⑴ 反应部位:胞液

⑵ 糖酵解全过程要求掌握

⑶ 关键酶(限速酶):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

⑷ 能量改变--产能

净生成ATP数量:从G开始 2×2-2=2ATP 从Gn开始 2×2-1=3ATP

(五)糖酵解的调节

调节方式:① 别构调节② 共价修饰调节

二、 糖的有氧氧化

1、概念:糖的有氧氧化(aerobic oxidation)指在机体氧供充足时,葡萄糖彻底氧化成H2O和CO2,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是机体主要供能方式。

2、部位:胞液及线粒体

(一)有氧氧化的反应过程

第一阶段:酵解途径

第二阶段:丙酮酸的氧化脱羧

1、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为乙酰CoA

2、总反应式: NAD , HSCoA CO2 , NADH H

丙酮酸————————————————————————乙酰CoA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2、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组成:E1:丙酮酸脱氢酶 E2:二氢硫辛酰胺转乙酰酶 E3: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

第三阶段:三羧酸循环

1、定义:三羧酸循环(TAC)也称为柠檬酸循环,这是因为循环反应中的第一个中间产物是一个含三个羧基的柠檬酸。由于Krebs正式提出了三羧酸循环的学说,故此循环又称为Krebs循环,它由一连串反应组成。

2、反应部位:所有的反应均在线粒体中进行

3、ATP的生成 :NADH H ————3ATP NADPH————2ATP

4、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①是三大营养物质氧化分解的共同途径;②是三大营养物质代谢联系的枢纽;③为其它物质代谢提供小分子前体

5、小 结 ① 部位:线粒体 ②掌握TAC全过程。

③关键酶:柠檬酸合(成)酶 、异柠檬酸脱氢酶、 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

④能量改变(产能:12molATP)

⑤生理意义

第四阶段:氧化磷酸化

(二)有氧氧化的关键酶

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丙酮酸脱氢酶系、柠檬酸合成酶、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

(三) 有氧氧化的能量改变

产能:1mol葡萄糖经过有氧氧化, 生成36或38molATP

(四)有氧氧化的生理意义

1、糖的有氧氧化是机体产能最主要的途径。

2、是三大营养物质氧化分解的共同途径。

3、是三大营养物质代谢联系的枢纽。

糖有氧氧化的小结:① 部位:胞液及线粒体 ②掌握糖有氧氧化全过程。③关键酶

④能量改变(产能:36或38molATP)⑤生理意义

三、磷酸戊糖途径

1、定义:磷酸戊糖途径是指由葡萄糖生成磷酸戊糖及NADPH H ,前者再进一步转变成3-磷酸甘油醛和6-磷酸果糖的反应过程。

(一)、反应过程

1、细胞定位:胞 液

2、反应过程可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氧化反应生成磷酸戊糖,NADPH H 及CO2

第二阶段则是非氧化反应 包括一系列基团转移。

(二)、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

1、为核苷酸的生成提供5-磷酸核糖

3、 提供NADPH作为供氢体参与多种代谢反应

四、糖醛酸途径

生理意义:1、生成活化的葡萄糖醛酸UDPGA,即UDPGA是葡萄糖的活性形式

2、 参与生物转化,为合成透明质酸等多糖提供葡萄糖醛酸。

第 三 节 糖原合成和分解

1、糖原储存的主要器官及其生理意义

(1) 肌肉:肌糖原,180 ~ 300g,主要供肌肉收缩所需

(2)肝脏:肝糖原,70 ~ 100g,维持血糖水平

一、糖原的合成代谢

(一)定义

糖原的合成(指由葡萄糖合成糖原的过程。

(二)合成部位

组织定位:主要在肝脏、肌肉 细胞定位:胞浆

(四) 糖原合成途径

1. 葡萄糖磷酸化生成6-磷酸葡萄糖

2. 6-磷酸葡萄糖转变成1-磷酸葡萄糖

3. 1- 磷酸葡萄糖转变成尿苷二磷酸葡萄糖

4、 α-1,4-糖苷键式结合

二、糖原的分解代谢

(一)定义:糖原分解习惯上指肝糖原分解成为葡萄糖的过程。

部位:亚细胞定位:胞 浆

(二)肝糖原的分解

1. 糖原的磷酸解—从糖原的非还原端

2、 1-磷酸葡萄糖转变成6-磷酸葡萄糖

3、 6-磷酸葡萄糖水解生成葡萄糖

三、 糖原合成与分解的生理意义

1、 体内糖来源丰富,能量充足时,合成糖原储能。空腹时机体将储存的糖原迅速分解,提供能量。 2、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肝糖原)。3、在肌肉组织为肌肉收缩提供能量(肌糖原)

四、糖原合成与分解的调节

1、关键酶 : ① 糖原合成:糖原合酶 ② 糖原分解:糖原磷酸化酶

1、别构调节

(1)6-磷酸葡萄糖是糖原合酶的别构激活剂。

(2)ATP、葡萄糖是磷酸化酶的别构抑制剂。

2、共价修饰调节

①两种酶磷酸化或去磷酸化后活性变化相反

②此调节为酶促反应,调节速度快

③调节有级联放大作用,效率高;

④受激素调节。

第 四 节 糖异生作用

概念 糖异生是指从非糖化合物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

原料 主要有乳酸(有机酸)、甘油、生糖氨基酸

部位:主要在肝、肾细胞的胞浆及线粒体

过程:糖异生途径不完全是糖酵解的逆过程。

一、糖异生途径

1. 丙酮酸转变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

① 丙酮酸羧化酶,辅酶为生物素(反应在线粒体)

②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反应在线粒体、胞液)

2. 1,6-双磷酸果糖 转变为 6-磷酸果糖

3. 6-磷酸葡萄糖水解为葡萄糖

4、底物循环定义: 由不同的酶催化的单向反应使两个底物通过循环相互转化。

底物循环在正常生理条件下不会进行。

糖异生的调节是通过对两个底物循环的调节与糖酵解调节彼此协调。

4、 乳酸循环

二、 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一)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 (二)补充糖原储备

(三)调节酸碱平衡 (四)协助氨基酸代谢

第 五 节 血糖及其调节

一、血糖来源和去路

1、来源:①食物经消化吸收的葡萄糖②肝糖原分解③糖异生

2、去路:①氧化供能②合成糖原③转变为脂肪及某些非必须氨基酸④转变为其他糖类物质

3、平恒定的生理意义 :要组织器官的能量供应,特别是某些依赖葡萄糖供能的组织器官。

脑组织不能利用脂酸,正常情况下主要依赖葡萄糖供能;

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完全通过糖酵解获能;

骨髓及神经组织代谢活跃,经常利用葡萄糖供能

二、血糖水平的调节

1、肝脏调节

是维持血糖浓度的主要器官,在神经,激素的控制下进行。

血糖↑→肝糖原合成↑,糖异生↓

血糖↓→肝糖原分解↑ ,糖异生↑

2、肾脏调节

肾糖阈:血糖8.9-10.0mmol/L

血糖低于肾糖阈,肾小管将葡萄糖全部重吸收

血糖高于肾糖阈,出现糖尿。

3、依靠激素的调节 降低血糖:胰岛素

升高血糖:胰高血糖素(glucagon)、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

三、 糖代谢紊乱

(一)低血糖

1. 低血糖的定义:腹血糖浓度低于3.33~3.89mmol/L时称为低血糖

2. 低血糖的影响 :血糖水平过低,会影响脑细胞的功能,从而出现 头晕、倦怠无力、心悸等症状,严重时出现昏迷,称为低血糖休克。

3. 低血糖的病因:① 胰性(胰岛β-细胞功能亢进、胰岛α-细胞功能低下等) ② 肝性(肝癌、糖原积累病等)③ 内分泌异常(垂体功能低下、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等)④ 肿瘤(胃癌等)⑤ 饥饿或不能进食

(二)高血糖及糖尿症

1. 高血糖的定义:临床上将空腹血糖浓度高于7.22~7.78mmol/L称为高血糖

2. 肾糖阈的定义:当血糖浓度高于8.89~10.00mmol/L时,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则可出现糖尿。这一血糖水平称为肾糖阈

3. 高血糖及糖尿的病理和生理原因

a. 持续性高血糖和糖尿,主要见于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

b. 血糖正常而出现糖尿,见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引起肾对糖的吸收障碍

c. 生理性高血糖和糖尿可因情绪激动而出现。

第八章 脂类代谢

第 一 节 脂类的消化、吸收、分布及生理功能

脂 类:脂肪和类脂总称为脂类

一、脂类的消化

1、部 位 主要在小肠上段

2、条 件 ① 乳化剂(胆汁酸的乳化作用);② 酶的催化作用

二、脂类的吸收

1、部 位 十二指肠下段及空肠上段

三、脂类分布及生理功能

分类

分布

生理功能

脂肪(甘油三酯)

脂肪组织、血浆

1、储脂供能

2、提供必需脂酸

3、促脂溶性维生素吸收

4、热垫作用

5、保护垫作用

6、构成血浆脂蛋白

类脂

生物膜、神经、

血浆

1、维持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

2、胆固醇可转变成类固醇激素、维生素、胆汁酸等

3、构成血浆脂蛋白

第 二 节 三酰甘油代谢

一、三酰甘油的分解代谢

(一) 脂肪的动员

1、定义 :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脂肪,被肪脂酶逐步水解为FFA及甘油,并释放入血以供其他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

2、关键酶:激素敏感性脂酶(三酰甘油脂酶)

3、脂解激素:能促进脂肪动员的激素,如胰高血糖素、去甲肾上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促甲状腺激素(TSH) 等。

4、抗脂解激素:抑制脂肪动员,如胰岛素、前列腺素E2、雌二醇等。

激素敏感性脂酶 二酰甘油脂酶 一酰甘

 5、脂肪动员过程:三酰甘油—————————二酰甘油———————酰甘油———

油脂酶

————甘油

(二)脂肪酸氧化(β-氧化)

1、部位:(1)组 织:除脑组织外,大多数组织均可进行,其中肝、肌肉最活跃。

(2)亚 细 胞:胞液、线粒体

2、过程:(1)脂酸的活化 —— 脂酰 CoA 的生成胞液

关键酶:脂酰CoA合成酶存在于内质网及线粒体外膜上 活化形式:脂酰CoA

条件:ATP、HSCOA、Mg2 ,消耗两个高能磷酸键

(2)脂酰CoA进入线粒体(载体分子——肉碱)

关键酶:肉碱脂酰转移酶I

(3) 脂肪酸的β-氧化(线粒体):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

(4)脂酸氧化的能量生成—— 以16碳软脂酸的氧化为例

活 化:消耗2个高能磷酸键

β氧 化:

每轮循环 四个重复步骤:脱氢、水化、再脱氢、硫解

产物:1分子乙酰CoA 1分子少两个碳原子的脂酰CoA 1分子NADH H 1分子FADH2

软脂酸(16C)的彻底氧化

7 轮循环产物:8分子乙酰CoA 7分子NADH H 7分子FADH2

能量计算: 生成ATP 8×12 7×3 7×2 = 131 净生成ATP 131 – 2 = 129

脂酸氧化是体内能量的重要来源

(四)酮体的生成和利用

1、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三者总称为酮体。

2、合成原料:脂酸 β-氧化生成的乙酰CoA

3、代谢定位:生成:肝细胞线粒体 利用:肝外组织(心、肾、脑、骨骼肌等)线粒体

4、酮体生成和利用的特点:肝内生成,肝外利用

5. 酮体生成的生理意义:①酮体是肝脏输出能源的一种形式。并且酮体可通过血脑屏障和肌肉的毛细血管壁,是肌肉尤其是脑组织的重要能源。

②酮体利用的增加可减少糖的利用,有利于维持血糖水平恒定,节省蛋白质的消耗。

③在饥饿、糖尿病、高脂低糖膳食时,脂肪动员加强,酮体生成增加,引起酮血症和酮尿症及酮症酸中毒。

6、酮体生成的调节

1) 饱食及饥饿的影响(主要通过激素的作用)

饱 食————胰岛素增多————抑制脂解,脂肪动员 ————脂酸β氧化减弱,酮体生成 下降————进入肝的脂酸

(2)肝细胞糖原含量及代谢的影响

糖代谢减弱,脂酸β氧化及酮体生成均加强

3)丙二酰CoA抑制脂酰CoA进入线粒体

丙二酰CoA竞争性抑制肉碱脂酰转移酶 I,抑制脂酰CoA进入线粒体,脂酸β氧化减弱,酮体生产减少。

二、三酰甘油的合成代谢

(一)合成部位:

1、肝 脏:肝内质网合成的TG,组成VLDL入血

2、脂肪组织:主要以葡萄糖为原料合成脂肪,也利用CM或VLDL中的FA合成脂肪

3、小肠粘膜:利用脂肪消化产物再合成脂肪。

(二)合成原料

1. 甘油和脂酸主要来自于葡萄糖代谢

2. CM中的FFA(来自食物脂肪)

(三)合成基本过程

1. 甘油一酯途径(小肠粘膜细胞)

2. 甘油二酯途径(肝、脂肪细胞)

三、脂酸的合成代谢

(一)软脂酸的合成

1. 合成部位

(1)组 织:肝(主要)、脂肪等组织

(2)亚细胞:胞液:主要合成16碳的软脂酸(棕榈酸) 肝线粒体、内质网:碳链延长

2. 合成原料:乙酰CoA、ATP、HCO3﹣、NADPH、Mn2

3、关键酶:乙酰CoA羧化酶,存在于胞液中,其辅基是生物素,Mn2 是其激活剂。

(三)脂酸合成的调节

1. 代谢物的调节作用

乙酰CoA羧化酶的别构调节物

抑制剂:软脂酰CoA及其他长链脂酰CoA 激活剂:柠檬酸、异柠檬酸

2. 激素调节

胰高血糖素:激活PKA,使之磷酸化而失活

胰岛素:通过磷蛋白磷酸酶,使之去磷酸化而复活

第 三 节类 脂 的 代 谢

一、甘油磷脂的代谢

1、组成:甘油、脂酸、磷脂、含氮化合物

(一)甘油磷脂的合成

1. 合成部位:全身各组织内质网,肝、肾、肠等组织最活跃。

2. 合成原料及辅因子 :脂酸、甘油、磷酸盐、胆碱、丝氨酸、蛋氨酸、ATP、CTP

三、 胆固醇代谢

(一) 胆固醇的生理功能:1、是生物膜的重要成分,是决定细胞膜性质的一种重要成分。

2、是合成胆汁酸、类固醇激素及维生素D等生理活性物质的前体

(二)胆固醇在体内含量及分布

1、分布:

广泛分布于全身各组织中大约 ¼ 分布在脑、神经组织肝、肾、肠等内脏、皮肤、脂肪组织中也较多肌肉组织含量较低肾上腺、卵巢等合成类固醇激素的腺体含量较高

2、存在形式:游离胆固醇 胆固醇酯

(三)、 胆固醇的合成

1、合成部位

组织定位:除成年动物脑组织及成熟红细胞外,几乎全身各组织均可合成,以肝、小肠为主。

细胞定位:胞液、光面内质网

2、合成原料:18乙酰CoA 36ATP 16(NADPH H )

3、关键酶:HMG-CoA还原酶

(二)胆固醇的酯化

两种方式

1、组织细胞:脂酰-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AT)

2、血浆:磷脂酰胆碱-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

(三)胆固醇合成的调节

1、饥饿与饱食

饥饿与禁食可抑制肝合成胆固醇。

摄取高糖、高饱和脂肪膳食后,胆固醇的合成增加。

(2) 胆固醇:胆固醇可反馈抑制肝胆固醇的合成。它主要抑制HMG-CoA还原酶的合成。

3)激素:①胰岛素及甲状腺素能诱导肝HMG-CoA还原酶的合成,从而增加胆固醇的合成。

②胰高血糖素及皮质醇则能抑制HMG-CoA还原酶的活性,因而减少胆固醇的合成。

③甲状腺素还促进胆固醇在肝转变为胆汁酸。

(五) 胆固醇的转化

1、转变为胆汁酸(肝脏)2、转化为类固醇激素3、转化为7 - 脱氢胆固醇

第 四 节 血 脂

一、定义: 血浆所含脂类统称血脂,包括: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及其酯以及游离脂酸。

二、血脂的来源和去路

1、来源:①食物脂类消化吸收②体内合成脂类③脂库脂肪动员释放

2、去路:①氧化供能进入脂库储存 构成生物膜转变成其他物质

三、血浆脂蛋白的分类

1、电泳法:CM 、b脂蛋白、 前b 脂蛋白 、 a 脂蛋白

2、超速离心法 : CM、VLDL、LDL、HDL

3、载脂蛋白定义 :载脂蛋白指血浆脂蛋白中的蛋白质部分。

apo A: AⅠ、AⅡ、AⅣ apo B: B100、B48

apo C: CⅠ、CⅡ、CⅢ apo D apo E

4、载脂蛋白功能① 结合和转运脂质,稳定脂蛋白的结构

② 载脂蛋白可参与脂蛋白受体的识别:AⅠ识别HDL受体B100,E 识别LDL受体

③ 载脂蛋白可调节脂蛋白代谢关键酶活性:AⅠ激活LCAT (卵磷酯胆固醇脂转移酶)

CⅡ激活LPL (脂蛋白脂肪酶) AⅣ辅助激活LPL CⅢ抑制LPL AⅡ激活 HL (肝脂肪酶)

4、血浆脂蛋白的组成特点和功能

CM

VLDL

LDL

HDL

密度

<0.95

0.95~1.006

1.006~1.063

1.063~1.210

脂类

含TG最多,

80~90%

含TG

50~70%

含胆固醇及其酯最多,40~50%

含脂类50%

胆固醇及其酯20%

蛋白质

最少, 1%

5~10%

20~25%

最多,约50%

部位

小肠黏膜细胞

肝细胞

血浆

肝及小肠

功能

转运外源性TG

转运内源性TG

转运内源性Ch

逆向转运Ch

四、血浆脂蛋白的代谢

(一)乳糜微粒

1、CM由小肠粘膜细胞合成

2、CM的生理功能运输外源性甘油三酯至骨骼肌、心肌、脂肪等组织,运输外源性胆固醇至肝脏。

(二)极低密度脂蛋白

1、VLDL的合成以肝脏为主,小肠亦可合成少量

2、VLDL的生理功能:运输内源性的甘油三酯

(三)低密度脂蛋白

1、由VLDL在血浆中转变而来

2、LDL的生理功能转运肝合成的内源性胆固醇

(四)高密度脂蛋白

1、主要在肝合成;小肠亦可合成。

2、HDL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参与胆固醇的逆向转运,即将肝外组织细胞内的胆固醇,通过血液循环转运到肝,被肝摄取的胆固醇可转化为肝汁酸或直接通过胆汁排出体外。

第九章

1.生物氧化:是指糖、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逐步释放能量的过程。

2.营养物质的生物氧化过程与在体外氧化或燃烧过程的异同:

生物氧化

体外氧化

相同点

1.生物氧化中物质的氧化方式有加氧、脱氢、失电子,遵循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规律。

2.物质在体内外氧化时所消耗的氧量、最终产物(CO2,H2O)和释放能量均相同。

不同点

1.是在细胞内温和的环境中(体温,pH接近中性),逐步进行酶促反应。

2.生成的能量分别以热能和化学能(ATP)的形式释放,能量的释放是逐步实现的。

3.有机酸脱羧产生CO2

4.营养物质代谢脱下的氢,经过一系列传递反应最终与氧结合产生H2O。

1.是在体外高温、高压等剧烈地条件下进行的。

2.能量全部以光和热能的形式释放。

3.碳直接与氧结合生成CO2 。

4.氢直接与氧结合产生H2O。

3.物质在生物体内通过加氧、脱氢和失电子等方式进行氧化。

4.呼吸链:也称电子传递链,是位于线粒体内膜(原核细胞位于胞膜)的一组排列有序的氢和电子传递体,将代谢物脱下的氢传递给氧生成水

5.呼吸链作用:将生物氧化脱下的氢和电子经各传递体的链式反应,依次传递给氧生成水,并产生能量用于ATP的生成。

6.呼吸链组成成分:

①铁硫蛋白,传递电子

②NAD /NADP ,传递电子和氢

③黄素蛋白,传递电子

④泛醌,传递电子和氢

⑤细胞色素有a、b、c三种,传递电子,其电子传递顺序Cyt b→Cyt c1→Cyt c→Cyt aa3→½O2

7.四种具有传递电子功能的酶复合体:

①复合体Ⅰ:NADH-泛醌还原酶,将电子从NADH传递给泛醌

②复合体Ⅱ:琥珀酸-泛醌还原酶,将电子从琥珀酸传递给泛醌

③复合体Ⅲ: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酶,将电子从NADH传递给泛醌

④复合体Ⅳ:细胞色素氧化酶,将电子从细胞色素c传递给氧

8.NADH氧化呼吸连

NADH →复合体Ⅰ→Q →复合体Ⅲ→Cyt c →复合体Ⅳ→O2

9.琥珀酸氧化呼吸链

琥珀酸 →复合体Ⅱ →Q →复合体Ⅲ→Cyt c →复合体Ⅳ→O2

10.呼吸链排列的主要依据:

①呼吸链各组分的标准氧化还原电位值

②呼吸链成分的氧化态和还原态有不同的吸光度值

③分离线粒体的四种复合物,在体外进行组合研究

④特异的抑制剂阻断某一组分的电子传递

11.高能键:在标准条件下水解时释放的自由能大于30.5KJ/mol的化学键称为高能键,常表示为 ‘‘~”。

12.ATP的生成方式:底物水平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

13.底物水平磷酸化:在分解代谢过程中,底物因脱氢、脱水等作用而使能量在分子内部重新分布,生成高能磷酸化合物,然后将高能基团转移给ADP生成ATP的过程。

14.氧化磷酸化:在生物氧化过程中,代谢物脱下的氢/电子经呼吸链氧化生成水时,释放的能量能够偶联ADP磷酸化,生成ATP,又称为偶联磷酸化。(是体内主要的产能方式)

15.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复合体Ⅰ、Ⅲ、Ⅳ

推测偶联部位的依据:

①磷/氧比值:每消耗1摩尔氧原子所消耗的无机磷摩尔数,即:合成ATP的摩尔数。第一个部位在NADH和Q之间,第二个在Q和Cyt c之间,第三个在Cyt c和½O2之间

②自由能变化:三个阶段分别为0.27V、0.22V、0.53V→52.1、40.5、102、3KJ/mol

16.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

化学渗透理论:电子经呼吸链传递时,可将质子(H )从线粒体内膜的基质侧泵到内膜胞浆侧,产生膜内外质子电化学梯度,储存能量。当质子顺浓度梯度回流时驱动ADP与Pi生成ATP。

17.ATP合酶包括F0和F1两部分。H 顺梯度经过F0回到基质时将能量提供给F1,F1利用离子转移的能量合成ATP

18.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

①抑制剂:(1)呼吸链抑制剂:阻断呼吸链中某些部位电子传递

(2)解偶联剂:使氧化与磷酸化偶联过程脱离。如:二硝基苯酚,解偶联蛋白

(3)氧化磷酸化抑制剂:对电子传递及ADP磷酸化均有抑制作用。如:寡霉素

②ADP的调节作用:氧化磷酸化的速度主要受ADP的调节。

③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可诱导细胞膜上Na ,K –ATP酶的合成,亦可促进解偶联蛋白基因表达。

④线粒体DNA突变:突变直接影响氧化磷酸化过程,使ATP生成减少、细胞功能下降而致病。

19.肌肉和脑组织中,ATP将高能磷酸转移给肌酸生成磷酸肌酸,磷酸肌酸是ATP的储存形式。

20.胞浆中NADH必须经一定转运机制进入线粒体,再经呼吸链进行氧化磷酸化其进入呼吸链的两种机制:3-磷酸甘油穿梭,最终生成2个ATP。

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经NADH呼吸链生成3个ATP。

第十章 氨基酸代谢

1.蛋白质消化的生理意义:便于吸收、消除种属特异性。

2.胃蛋白酶的最适PH值1.5~2.5.

3.小肠是蛋白质消化的主要部位。蛋白质的消化主要靠胰酶来完成,分为内肽酶和外肽酶。

4.氨基酸的吸收主要在小肠中进行,是一个耗能的主动吸收过程。

5.人肠粘膜上有5种类型的载体:中性氨基酸载体、碱性氨基酸载体、酸性氨基酸载体、亚氨基酸和甘氨酸载体、二肽或三肽的载体

6.γ-谷氨酰基循环:谷胱甘肽对氨基酸的转运、谷胱甘肽再合成

7.蛋白质的营养作用:①维持细胞组织的生长、更新、修复;②参与合成重要的含氮化合物;③氧化供能。

8.氮平衡:是指摄入氮与排出氮之间的平衡关系。

氮总平衡:摄入氮 = 排出氮(正常成人)

氮正平衡:摄入氮 > 排出氮(儿童、孕妇等)

氮负平衡:摄入氮 < 排出氮(饥饿、消耗性疾病患者)

9.蛋白质的最低生理需要量:30~50g/天,我国营养学会推荐的需要量:70~80g/天

10。必需氨基酸:指体内需要而自身又不能合成的、必需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共有八种。(来写一两本淡色书)

体内可以合成,不需要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称为非必需氨基酸。精氨酸和组氨酸属半必需氨基酸。

11.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指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混合食用,其必需氨基酸可以互相补充而提高营养价值。

12蛋白质的腐败作用:肠道细菌对部分未消化的蛋白质及部分消化产物所进行的代谢作用,称为蛋白质的腐败作用。

13苯丙氨酸和酪氨酸在肠菌的作用下生成苯乙胺和酪胺,在肝脏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可解毒转化为无毒形式排出体外;若肝有病变,苯乙胺和酪胺进入脑组织在B-羟化酶的作用下转化为苯乙醇胺和羟酪胺,其化学结果类似于儿茶酚胺,称为假神经递质,可竞争性干扰儿茶酚胺,但并不能传递神经冲动,导致大脑功能障碍,发生昏迷,临床上称为肝性脑昏迷简称肝昏迷。

14食物蛋白质经消化吸收的氨基酸与体内组织蛋白质降解产生的氨基酸混合在一起,分布于体内各处,参与代谢,称为氨基酸代谢库。

15氨基酸的来源:①食物蛋白质的消化吸收②组织蛋白质的分解③利用α-酮酸和氨合成的非必需氨基酸。

氨基酸的去路:①合成组织蛋白质和多肽②经脱羧产生α-酮酸和氨,或脱羧产生胺类和co2等③转变成其他含氮化合物。

16氨基酸分解代谢的最主要反应是脱氨基作用,脱氨基方式有:氧化脱氨基、转氨基作用和联合脱氨基,以联合脱氨基最为重要。

17L-谷氨酸氧化脱氨基作用

谷氨酸+NAD(P) +H2O↔α-酮戊二酸+NAD(P)H+NH3+H

催化反应的酶:L-谷氨酸脱氢酶, 存在于肝、脑、肾中,辅酶为 NAD 或NADP

其逆反应是细胞合成谷氨酸的主要方式。

18转氨基作用:是指氨基酸在氨基转移酶或称转氨酶的作用下,将α-氨基转移到α-酮酸的羰基碳原子上,生成相应的α-酮酸和一个新的α-氨基酸。

转氨酶的辅酶是磷酸吡哆醛,大多数氨基酸可参与转氨基作用,但赖氨酸、脯氨酸和羟脯氨酸除外。

19体内重要的转氨酶:

①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或谷丙转氨酶 (GP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

②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或谷草转氨酶(GOT):主要存在于心肌

α-酮戊二酸+丙氨酸↔谷氨酸+丙酮酸(酶:ALT)

α-酮戊二酸+天冬氨酸↔谷氨酸+草酰乙酸(酶:AST)

20转氨基作用的生理意义:不仅是体内多数氨基酸脱氨基的重要方式,也是机体合成非必需氨基酸的重要途径。(通过此种方式并未产生游离的氨)

21联合脱氨基作用:

①转氨基偶联氧化脱氨基作用:主要在肝、肾组织进行。

③ 转氨基偶联嘌呤核苷酸循环:主要在肌肉组织进行。

22氨①氨是机体正常代谢产物,具有毒性;②体内的氨主要在肝脏合成尿素而解读;③正常人血氨浓度一般不超过0.6μmol/L。

23血氨的来源:①氨基酸脱氨基作用以及胺类的分解可产氨②肠道吸收的氨 (腐败作用、肠道尿素水解)③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的氨(主要来自谷氨酰胺)

血氨的去路:①在肝内合成尿素,经肾排出体外(主要)② 在脑组织中合成谷氨酰胺,运输到肾③ 合成非必需氨基酸及其它含氮化合物。

24氨是有毒物质,是以丙氨酸和谷氨酰胺两种形式运输的。

⑴丙氨酸-葡萄糖循环意义:① 肌肉中氨以无毒的丙氨酸形式运输到肝② 肝为肌肉提供合成丙酮酸的葡萄糖。(反应过程)

⑵谷氨酰胺的运氨作用:部位是脑和肌肉。意义:谷氨酰胺是氨的解毒产物,也是氨的储存及运输形式。(反应过程)

25尿素的生成部位主要在肝细胞的线粒体及胞液中。尿素的生成过程称为鸟氨酸循环又称为尿素循环或Krebs- Henseleit循环。

26尿素的合成过程:

⑴氨基甲酰磷酸的合成(肝细胞线粒体),由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Ⅰ催化,N-乙酰谷氨酸

是该酶的别构激活剂。反应不可逆,消耗2分子ATP。

CO2 NH3 H2O 2ATP→氨基甲酰磷酸 2ADP Pi

⑵瓜氨酸的合成(线粒体),由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催化,瓜氨酸生成后进入胞液。

鸟氨酸+氨基甲酰磷酸→瓜氨酸

⑶精氨酸的合成(胞液),由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裂解酶催化。

天冬氨酸+瓜氨酸→精氨酸代琥珀酸→精氨酸+延胡索酸

⑷精氨酸水解生成尿素(胞液),由精氨酸酶催化

精氨酸→尿素+鸟氨酸

⑸反应小结

原料:2 分子氨,一个来自于游离氨,另一个来自天冬氨酸。

过程:先在线粒体中进行,再在胞液中进行。

耗能:3 个ATP,4 个高能磷酸键。

27血氨浓度升高称高氨血症,常见于肝功能严重损伤时,尿素合成酶的遗传缺陷也可导致高氨血症。高氨血症时可引起脑功能障碍,称氨中毒。

机制:肝功能严重受损时,尿素合成障碍,导致血氨增高,称为高血氨症。大量的氨进图脑组织,可与脑组织中的α-酮戊二酸结合生成谷氨酸,氨也可与脑中的谷氨酸进一步结合生成谷氨酰胺。结果一方面消耗较多的NADH和ATP等能源物质,另一方面消耗大量的α-酮戊二酸,使三羧酸循环速率降低,影响ATP的生成,使脑组织供能不足,从而引起脑功能障碍,直至昏迷,临床上称为氨中毒或肝昏迷。

类别

氨基酸

生糖氨基酸

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精氨酸、脯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缬氨酸、组氨酸、蛋氨酸、半胱氨酸、天冬氨酸、天冬酰胺

生糖兼生酮氨基酸

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

生酮氨基酸

亮氨酸、赖氨酸

28氨基酸脱羧基

① γ-氨基丁酸(GABA):是抑制性神经递质,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

② 组胺是强烈的血管舒张剂,可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还可刺激胃蛋白酶及胃酸的分泌。

③ 5-羟色胺 (5-HT)在脑内作为神经递质,起抑制作用;在外周组织有收缩血管的作用。

④ 牛磺酸由半胱氨酸生成,是结合胆汁酸的组成成分,脑内具有抑制性递质的作用。

⑤ 多胺是调节细胞生长的重要物质。在生长旺盛的组织(如胚胎、再生肝、肿瘤组织)含量较高,其限速酶鸟氨酸脱羧酶活性较强。

29一碳单位的代谢:有些氨基酸在体内代谢过程中,可产生含1个碳原子的活性基团,称为一碳单位。

种类:甲基-CH3 甲烯基CH2- 甲炔基-CH= 甲酰基-CHO 亚胺甲基-CH=NH

他们分别来自色氨酸、蛋氨酸、组氨酸、甘氨酸和丝氨酸

30四氢叶酸(FH4)是一碳单位的载体,一碳单位通常是结合在FH4分子的N5、N10位上。

31一碳单位的生理功能:作为合成嘌呤和嘧啶的原料;把氨基酸代谢和核酸代谢联系起来。

32S—腺苷甲硫氨酸(SAM)为体内甲基的直接供体。

半胱氨酸参与形成谷胱甘肽(体内重要的抗氧化剂)

3´-磷酸腺苷-5´-磷酸硫酸(PAPS)称活性硫酸,是体内硫酸基的供体

33苯丙酮尿症:体内苯丙氨酸羟化酶缺陷,苯丙氨酸不能正常转变为酪氨酸,而只能通过转氨基反应生成苯丙酮酸,苯丙酮酸在血液中积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毒性作用,影响幼儿智力发育。过多的苯丙酮酸可随尿排出,使尿中出现大量苯丙酮酸,临床上称为苯丙酮酸症(PKU)

酪氨酸酶缺乏→白化病

多巴胺生成不足→帕金森病(震颤麻痹)

尿黑酸氧化酶缺乏→尿黑酸症

第十一章

1.核苷酸生物学功能:

①作为核酸合成的原料②作为生命活动的直接功能物质

③参与代谢和生理调节④组成辅酶⑤作为活性中间代谢物

2.体内嘌呤核苷酸的合成途径有两条:从头合成途径和补救合成途径

①从头合成途径:机体利用磷酸核糖、氨基酸、一碳单位及CO2等物质为原料,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合成嘌呤核苷酸的过程。以肝组织为主,其次是小肠和胸腺。

②补救合成途径:机体直接利用游离的嘌呤或嘌呤核苷酸经过简单反应合成嘌呤核苷酸的过程。在脑、骨髓中进行。

3.嘌呤环的合成原料:甘氨坐中间,谷氨站两边,左手开天门,头顶二氧碳。

4.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特点:①嘌呤核苷酸是在磷酸核糖分子上逐步合成的。

②IMP的合成需6个ATP分子,7个高能磷酸键。AMP或GMP的合成又需1或2个ATP。

5.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调节:

反馈抑制作用:AMP、GMP及IMP累积至一定浓度时具有反馈抑制作用。

交叉调节:GTP能促进AMP的生成,ATP能促进GMP生成,这种交叉调节方式对维持ATP和GTP浓度的平衡起到重要作用。、

6.嘌呤核苷酸补救合成途径生理意义:

①补救合成节省从头合成时的能量和一些氨基酸的消耗。

②体内某些组织器官,如脑、骨髓等只能进行补救合成。

7.补救途径的酶有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APRT)和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

8.体内脱氧核苷酸是在核苷二磷酸水平上直接还原生成。

9.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尿酸是终产物,随尿排出体外。

10.痛风症:因尿酸盐沉积于关节、软骨组织。临床治疗常用与次黄嘌呤结构相似的别嘌呤醇竞争性抑制黄嘌呤氧化酶,从而抑制尿酸的生成。

11.嘧啶环合成原料:谷氨酰胺、天冬氨酸、CO2

12.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Ⅰ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内,催化尿素合成,以NH3为氮源,受N-乙酰谷氨酸别构激活

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Ⅱ存在与细胞液,无别构激活剂,但受UMP反馈抑制。

13.嘧啶核苷酸经核苷酸酶及磷酸化酶出去磷酸和核糖后,嘧啶碱可进一步分解,终产物为开环化合物并溶于水。

14.核苷酸康代谢产物:

①嘌呤核苷酸主要受嘌呤(6-巯基嘌呤)、氨基酸(重氮丝氨酸)和叶酸(氨基蝶呤、氨甲喋呤)的类似物竞争性抑制作用。

②嘧啶核苷酸抗代谢物是嘧啶(5-尿氟嘧啶)、氨基酸或叶酸的类似物。

第十二章

1.物质代谢调节的三个水平:细胞水平、激素水平、整体水平

2.细胞水平酶调节方式:别构调节和化学修饰调节

3.别构调节:又称变构调节,指某些小分子化合物与酶分子活性中心以外的某一部分特异结合,引起酶蛋白分子构象变化,从而改变酶的活性。

4.化学修饰调节:又称共价修饰,指酶蛋白的某些氨基酸残基在另一种酶的催化下发生可逆的共价修饰,从而引起酶活性的变化,以磷酸化和脱磷酸化为主。

第十三章

1DNA的生物合成有DNA指导的DNA的合成、RNA指导的DNA合成以及修复合成。

2DNA复制: 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新的、与亲代DNA碱基序列完全一致的子代DNA分子的过程,故DNA的生物合成也称为DNA的复制。

3由于子代DNA分子的两股链中有一股完全来自亲代DNA,另一股链是以亲代DNA为模板新合成的,所以DNA的这种合成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

4双向复制:DNA从复制起点向两个方向解链,形成两个延伸方向相反的复制叉,成为双向复制。

5复制子:把两个相邻起始点之间的复制区称为复制子。复制子是独立完成复制的功能单位。

6前导链:在复制时,一股子代DNA链的合成方向和复制叉的移动方向相同,可以连续复制,这股新合成的链称为前导链。

7后随链:另一股链因为复制的方向与解链方向相反,不能顺着解链方向连续延长,这股不连续复制的链称为随从链。复制中的不连续片段称为岡崎片段

8前导链连续复制而后随链不连续复制,称为DNA的半不连续复制。

9DNA复制的高保真性: ①遵守严格的碱基配对规律;②DNA聚合酶在复制延长中对碱基的选择功能;③碱基配对出现错误时,DNA聚合酶的即时校对功能。

10参与DNA复制的物质:

底物: dATP, dGTP, dCTP, dTTP

聚合酶: 依赖DNA的DNA聚合酶,简写 为 DNA-pol

模板: 解开成单链的DNA母链

引物: 提供3¢-OH末端使dNTP可以依次聚合

其他的酶和蛋白质因子

11 聚合反应的特点:DNA 新链生成需引物和模板;

新链的延长只可沿5→ 3方向进行

12 DNA聚合酶:又称为依赖DNA的DAN聚合酶,简称DNA-pol。

具有 5¢3 的聚合活性和核酸外切酶活性

核酸外切酶活性:3¢ 5¢外切酶活性 能辨认错配的碱基对,并将其水 解

5¢ 3¢外切酶活性 能切除突变的 DNA片段

13 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 DNA-pol Ⅰ

DNA-pol Ⅱ

DNA-pol Ⅲ

DNA-pol Ⅰ的 功能:对复制中的错误进行校读,对复制和修复中出现的空隙进行填补。DNA-pol Ⅱ的功能:DNA-pol II基因发生突变,细菌依然能存活

它参与DNA损伤的应急状态修复

DNA-pol Ⅲ的功能:是原核生物复制延长中真正起催化作用的酶。

14参与复制的其他酶和蛋白因子

㈠ 解旋酶——利用ATP供能,作用于氢键,使DNA双链解开成为两条单链

㈡单链DNA结合蛋白——在复制中维持模板处于单链状态并保护单链的完整

㈢DNA拓扑异构酶 既能水解 、又能连接磷酸二酯键

①拓扑异构酶Ⅰ 切断DNA双链中一股链,使DNA解链旋转不致打结;适当时候封闭切口,DNA变为松弛状态。反应不需ATP。

②拓扑异构酶Ⅱ 切断DNA分子两股链,断端通过切口旋转使超螺旋松弛。利用ATP供能,连接断端, DNA分子进入负超螺旋状态。

㈣引物酶——复制起始时催化生成RNA引物的酶

㈤连接酶 连接DNA链3¢-OH末端和相邻DNA链5¢-P末端,使二者生成磷酸二酯键,从而把两段相邻的DNA链连接成一条完整的链。起连接缺口的作用。

15复制的延长: 指在DNA-pol催化下,dNTP以dNMP的方式逐个加入引物或延长中的子链上,其化学本质是磷酸二酯键的不断生成。

16复制终止: 原核生物基因是环状DNA,双向复制的复制片段在复制的终止点(处汇合。

17DNA损伤的类型

㈠错配 :DNA分子上的碱基错配称点突变。

①转换 发生在同型碱基之间,即嘌呤代替另一嘌呤,或嘧啶代替另一嘧啶。

②颠换 发生在异型碱基之间,即嘌呤变嘧啶或嘧啶变嘌呤。

㈡ 缺失、插入和框移

缺失:一个碱基或一段核苷酸链从DNA大分子上消失。

插入:原来没有的一个碱基或一段核苷酸链插入到DNA大分子中间。

缺失或插入都可导致框移突变

框移突变是指三联体密码的阅读方式改变,造成蛋白质氨基酸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三)重排

DNA分子内较大片段的交换,称为*或重排。

18 DNA修复:是对已发生分子改变的补偿措施,使其回复为原有的天然状态。

修复的主要类型:光修复、切除修复、*修复、SOS修复

直接修复:光修复是直接修复的一种方式。几乎所有生物都含有光复活酶,也称DNA光修

复酶

切除修复:是细胞内最重要和有效的修复机制,主要由DNA-polⅠ和连接酶完成。

*修复

SOS修复:是一种应急性的修复方式。DNA损伤严重至难以继续复制时可诱发一系列复杂的反应。

19逆转录是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

20逆转录酶由一个α亚基和一个β亚基组成,含有Zn,需要RNA或DNA作为引物。

第十四章 RNA的生物合成

1转录:是指以DNA的一股链为模板,按碱基互补的原则合成与其相互补的RNA单链的过程。

2模板链:转录是以DNA分子中的一股链作为模板,指导RNA的生物合成,被转录的DNA链称为模板链。

3编码链:与其互补的另一股链不被转录的称编码链。

4不对称转录:模板链并非总是在同一单链上,即在某一区段上,DNA分子中的一股链是模板链,在另一区段又以其对应链作为模板,转录的这一特征称为不对称转录。

5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是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它是由四种亚基α、β、β’、ω和一个σ因子。α2ββ’ω称为核心酶,在转录延伸过程中起作用。σ因子与核心酶结合后称为全酶,在转录的起始起作用。

α:决定哪些基因被转录

β:催化功能

β’:结合DNA模板

σ:辨认起始点

σ因子单独存在时不能与DNA模板结合,只有与核心酶结合成全酶后,才可使全酶与模板DNA中的启动子结合。转录起始后,σ因子脱离,核心酶沿DNA模板移动合成RNA。所以核心酶参与整个转录过程。

(二)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

种类

RNA聚合酶Ⅰ

RNA聚合酶Ⅱ

RNA聚合酶Ⅲ

转录产物

45S r RNA

hnRNA

5SRNA tRNA snRNA

鹅膏覃碱的反应

耐受

极敏感

中度敏感

RNA聚合酶Ⅰ分布于核仁中,转录产物为45S rRNA,经加工生成28S、18S和5.8S rRNA。

6转录起始:①RNA聚合酶全酶与模板结合

②DNA双链解开

③在RNA聚合酶作用下发生第一次聚合反应形成起始复合物

原核生物以操纵子为转录单位,其结构包括上游的调控序列和下游的一个或几个结构基因。

启动子是RNA聚合酶启动转录的特异序列,也是控制转录的关键部位。

原核生物基因转录起始点上游-35区有共有序列为TTGACA,它是σ亚基识别并初始结合的位点,因此又称为RNA聚合酶识别位点。-10区含有TATAAT组成的共有序列。又称为Pribno框,这是RNA聚合酶牢固结合的位点。

转录起始后,RNA聚合酶、模板DNA以及第一次聚合生成的二核苷酸三者形成转录起始复合体。

7转录延长: 第一个磷酸二酯键形成后,σ因子从转录起始复合体上脱落下来,核心酶构象变得疏松,有利于酶在DNA模板链上沿3’→5’方向滑行。

转录空泡: 在转录过程中,转录生成的RNA链与模板链配对形成长约12bp的RNA|DNA杂交双链,这种由酶-DNA-RNA形成的转录复合物,成为转录空泡。

8 转录终止:包括RNA聚合酶不再沿模板链滑行,新合成的RNA延伸停止,并从转录复合物中脱落下来,RNA聚合酶与模板解离。

①依赖ρ因子的转录终止: RNA聚合酶不能识别转录终止信号,转录体系中加入大肠杆菌ρ因子后,则转录能在模板正确的位置上终止。

②非依赖ρ因子的转录终止: 某些基因DNA分子中含有特异的转录终止信号,可被RNA聚合酶直接识别,无须ρ因子参与。

9 mRNA前体的加工:包括①5’端形成帽子结构

②3’端加上多聚腺苷酸尾

③切除内含子和拼接外显子

④链内核苷酸的甲基化修饰

⑤核苷酸序列的编辑

5’端帽子结构参与蛋白质合成的启动作用,还能增加mRNA的稳定性。

PolyA尾的主要功能是参与向细胞质转运mRNA,阻止3’外切核酸酶对mRNA的降解,增加mRNA稳定性。

mRNA的剪接:是指去除初级转录产物中的内含子,把外显子连接为成熟RNA的过程。

断裂基因: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是由若干个外显子和内含子交替构成,这类基因称为断裂基因。

外显子:在断裂基因中,将出现在成熟mRNA中的核苷酸序列称为外显子

内含子:将在剪切过程中被除去的非编码序列称为内含子。

第十五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1.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即翻译,就是将核酸中由 4 种核苷酸序列编码的遗传信息,通过遗传密码破译的方式解读为蛋白质一级结构中20种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

2.原料:三种RNA、20种氨基酸、相关酶和蛋白因子、ATP、GTP

3.mR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遗传学将编码一个多肽的遗传单位称为顺反子。真核mRNA只编码一种蛋白质,为单顺反子,原核生物为多顺反子。

4mRNA分子上从5¢至3¢方向,由AUG开始,每3个核苷酸为一组,决定肽链上某一个氨基酸或蛋白质合成的起始、终止信号,称为三联体密码。

起始密码: AUG   终止密码:UAA,UAG,UGA

5.遗传密码的特点:连续性、通用性、简并性、摆动性

6.原核生物核糖体上有三个结合tRNA的位点:

A位:氨基酰位 P位:肽酰位 E位:退出位

7.氨基酸的活化

氨基酸+ATP+tRNA→氨基酰- tRNA+AMP+PPi(氨基酰-tRNA合成酶)

氨基酰-tRNA合成酶对氨基酸和tRNA搜具有高度特异性

8.核糖体循环(翻译)过程:翻译的起始、翻译的延长、翻译的终止

㈠起始

原核生物①核蛋白体大小亚基分离;②mRNA在小亚基定位结合③起始氨基酰-tRNA的结合④核蛋白体大亚基结合,起始复合物形成

真核生物①核蛋白体大小亚基分离②起始氨基酰-tRNA结合③mRNA在核蛋白体小亚基就位④核蛋白体大亚基结合

㈡延长:包括进位、成肽和移位

① 进位:又叫注册,指根据mRNA下一组遗传密码指导,使相应氨基酰-tRNA进入核蛋白体A位。

② 成肽:是由转肽酶催化的肽键形成过程(每形成一个肽键,需要消耗4个高能磷酸键)。

③ 转位:是肽酰-tRNA从核糖体的A位移到p位的过程。

㈢终止:

终止相关的蛋白因子称为释放因子:RF-1,RF-2,RF-3

RF-1特异识别终止密码子UAA、UAG;RF-2可识别UAA、UGA。RF-3作用是与GTP结合,水解GTP称为GDP和磷酸

9.多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高速、高效进行。

第二十章 肝脏的生物化学

1.肝①有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血液供应②肝静脉和体循环相连以及胆道系统与肠道系统两条输出通路,③具有丰富的肝血窦④肝细胞富含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溶酶体等细胞器和各种酶,使肝成为机体物质代谢最活跃的器官之一。

2. ①肝在糖代谢的作用: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

②肝在脂类代谢中的作用:促进脂类的消化、吸收,合成酮体、磷脂和脂蛋白,合成胆固醇。

③肝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合成血浆蛋白(合成蛋白速度快、合成种类多)、合成尿素、是氨基酸分解代谢的主要场所。

④ 激素在体内作用后主要在肝脏被分解和转化,从而使其降低或失去活性,此过程称为激素的灭活作用。

3.机体对许多内源性和外源性非营养物质进行代谢转化,使其极性增强,易于随胆汁和尿液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生物转化。主要在肝脏中进行。

意义:①使其生物活性降低或消失(灭活作用),或使有毒物质的毒性降低或消除(解读作用)②使这些物质的溶解性增高,使其转变为易于从胆汁或尿液中排出体外的物质。

4.生物转化反应的主要类型:第一相反应、第二相反应

㈠第一相反应:

①氧化反应:加单氧酶系是氧化异源物最重要的酶 意义:加单氧酶系的羟化作用不仅增加药物或毒物的水溶性,有利于排泄,而且还参与体内许多重要物质的羟化过程。

②还原反应:催化还原反应的酶类是硝基还原酶类和偶氮还原酶类,分别催化硝基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从NADPH和NADH接受氢,还原成相应的胺类。

③ 水解反应

㈡第二相反应(结合反应):

①葡糖醛酸结合时最重要、最普遍的结合反应

葡糖醛酸基的直接供体—尿苷二磷酸葡糖糖(UDPG)

②硫酸结合也是常见的结合反应:PAPS是活性硫酸供体,催化酶:硫酸转移酶

③酰基化反应 转化对象:芳香胺类 酶:乙酰基转移酶

④ 甲基化反应:SAM是甲基的供体

⑤ 谷胱甘肽结合反应

⑥ 甘氨酸结合反应

5.生物转化的特点:①转化反应的连续性②转化反应类型的多样性③解毒与致毒双重性

6.胆汁的主要成分是胆汁酸盐(最多)、胆固醇、胆色素、多种酶类等

7.胆汁酸是存在于胆汁中一大类胆烷酸的总称,以钠盐或钾盐的形式存在,即胆汁酸盐,简称胆盐。

8.胆汁酸按结构分为游离胆汁酸和结合胆汁酸;按来源分为初级胆汁酸和次级胆汁酸。

9胆汁酸的生理功能:①促进脂类的消化和吸收②维持胆汁中胆固醇的溶解状态以抑制胆固醇析出。

10胆汁酸的肠肝循环:各种胆汁酸随胆汁排入肠腔后,只有一小部分受肠道细菌作用排出体外,其余通过重吸收经门静脉又回到肝,其中游离胆汁酸在肝内重新转变为结合胆汁酸,经胆汁再次排入肠腔,上述过程构成胆汁酸的肠肝循环。

意义:维持肠内胆汁酸盐浓度,使有限的胆汁酸能反复利用,以促进脂类的消化吸收。

11胆色素是铁卟啉化合物在体内的主要分解代谢产物,包括胆绿素、胆红素、胆素原和胆素。胆红素是胆色素的主要成分,也是胆汁中的主要色素。

12胆红素主要来源于衰老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分解。

13胆红素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主要是:胆红素—清蛋白复合体

意义:①增大了胆红素的水溶性,提高血浆对胆红素的运输能力

②限制胆红素透过细胞膜进入组织,起到暂时性的解毒作用。

许多化合物(如磺胺类药物、抗炎药、食品添加剂、水杨酸等)可与胆红素竞争性的与清蛋白结合,是胆红素游离出来,容易进入脑部基底核神经元,导致核黄疸(胆红素脑病)

14胆红素在肝细胞内的代谢:①游离胆红素可渗透肝细胞膜而被摄取②胆红素在内质网结合葡糖醛酸生成水溶性结合胆红素③肝细胞向胆小管分泌结合胆红素。

15胆红素在肠道内转化为胆素原和胆素①胆素原是肠菌作用的产物②少量胆素原可被肠粘膜重吸收,进入胆素原的肠肝循环。

16胆素原的肠肝循环:肠道中有少量的大溯源可被肠粘膜细胞重吸收,经门静脉入肝,其中大部分再随胆汁排入肠道,形成胆素原的肠肝循环。(肠肝循环过程)

17两类胆红素的比较

分类

未结合胆红素

结合胆红素

其他名称

游离胆红素、

间接胆红素

肝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

与葡糖醛酸结合

未结合

结合

与血浆清蛋白亲和力

溶解性

脂溶性

水溶性

细胞膜通透性及毒性

经肾小球滤过随尿排出

不能

与重氮试剂反应

慢、间接

快、直接

18高胆红素血症:体内胆红素生成过多,或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转化及排泄能力下降等因素引起血浆胆红素含量的增多。

19黄疸:胆红素为橙黄色物质,过量的胆红素可扩散进入组织造成组织黄染,这一体征称为黄疸。

20三种类型黄疸的比较

类型

溶血性黄疸

(肝前性黄疸)

肝细胞性黄疸

(肝原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

(肝后性黄疸)

黄疸发生的机制

红细胞破坏过多引起未

结合胆红素生成过多

肝功能下降转化

胆红素的能力下降

胆道阻塞引起胆红素

排泄障碍反流入血

血总胆红素

增高

增高

增高

血未结合胆红素

明显增高

增高

改变不大

血结合胆红素

改变不大

增高

显著增高

重氮反应实验

间接反应阳性

双相反应阳性

直接反应阳性

尿胆红素

阴性

阳性

强阳性

尿胆素原

增多

不一定

减少或消失

尿胆素

增多

不一定

减少或消失

粪胆素原

增多

减少

减少或消失

粪便颜色

加深

变浅或正常

变浅或灰白色(陶土色)

栏目热文

全酶的组成和功能(全酶由哪些亚基组成)

全酶的组成和功能(全酶由哪些亚基组成)

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酶――按分子组成分为单纯酶和结合酶。单纯酶:仅由氨基酸残基构成。结合酶:由蛋白质(酶蛋白)和非蛋白质(...

2023-12-25 08:17:55查看全文 >>

摩托车链条一般用多少(摩托车链条是长点好还是短的好)

摩托车链条一般用多少(摩托车链条是长点好还是短的好)

相信关注壹摩托细心的朋友已经发现了在前篇CB1000R的评测中一根火红的链条甚是亮眼而且在我们实际骑行当中几乎就没有听到...

2023-12-25 08:28:55查看全文 >>

摩托车链条分哪几种(摩托车链条什么样的程度才算刚好)

摩托车链条分哪几种(摩托车链条什么样的程度才算刚好)

市面上的链条上百种,到底链条怎么分,该怎么选择,对初学者来说可能会一头雾水。就算是挡车老手,也可能存在一些错误的观念而不...

2023-12-25 08:29:36查看全文 >>

摩托车链条什么比例好(摩托车链条大点好还是小的好)

摩托车链条什么比例好(摩托车链条大点好还是小的好)

不同性能的车要选择合适规格的链条,目前摩托车链条链轮的生产厂家不少,质量价格耐久度参差不齐,选择时要认准有质量信誉的生产...

2023-12-25 08:06:15查看全文 >>

摩托车链条是哪个部位(摩托车链条分为哪几种)

摩托车链条是哪个部位(摩托车链条分为哪几种)

去年重庆摩博会上,来自日本的DID链条宣布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再次引发了圈内对链条的关注,同时也相当于给山寨横行的国产市场...

2023-12-25 08:19:47查看全文 >>

正式四扣西装的正确扣法(六扣二西服的正确扣法)

正式四扣西装的正确扣法(六扣二西服的正确扣法)

作为一个职场人,西装扣子的扣法不得不知,西装扣子的扣法要根据不同西装来分类,1粒扣西装、2粒扣西装、3粒扣西装扣子的扣...

2023-12-25 08:33:30查看全文 >>

三扣的西服如何扣扣子(三粒扣的西服平时应该扣几个扣子)

三扣的西服如何扣扣子(三粒扣的西服平时应该扣几个扣子)

按西装上衣的纽扣排列来划分,分单排扣西装上衣与双排扣西装上衣。单排扣和双排扣的西装扣子应该怎么扣呢? 单排扣西装最常见的...

2023-12-25 08:17:09查看全文 >>

穿单排三粒扣的西服正确扣法(三粒扣的西装正确扣法)

穿单排三粒扣的西服正确扣法(三粒扣的西装正确扣法)

有时候男人真的挺可怜的,第一次面试,穿西装,重大活动穿西装、结婚时还是西装。男人一辈子总也少不了会穿西装,男士西装一般分...

2023-12-25 08:22:00查看全文 >>

三粒扣西装扣法图解(三粒扣西装怎么扣最适宜)

三粒扣西装扣法图解(三粒扣西装怎么扣最适宜)

西装的款式,按照扣子来分,分别为:一粒扣西装、两粒扣西装、三粒扣西装以及双排扣西装,但是,不管是那种的款式的西装,遵循下...

2023-12-25 08:19:46查看全文 >>

单粒扣和双粒扣西装的扣法(两粒扣西装外套正式场合正确扣法)

单粒扣和双粒扣西装的扣法(两粒扣西装外套正式场合正确扣法)

西装已经成为日常生活及工作当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制服。但是很多人对于这种服装的穿着要求却不是太清楚,尤其是某些细节例如扣子的...

2023-12-25 08:12:10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