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在战争的恐惧中给了孩子一个“异想世界”的是《潘神的迷宫》。1944年的西班牙,处于佛朗哥法西斯的恐怖统治下,法西斯对抵抗的游击战士到处追捕、谋*,处在恐怖氛围下的小女孩奥菲利亚喜欢看书,她把自己躲在一个幻想的世界里。
想象着自己在花园里发现了一个古老的迷宫,而她自己就是奇幻王国失踪已久的公主,奥菲利亚在奇幻世界和现实世界间来回切换,奇幻世界是瑰丽美好的,现实世界是恐怖而真实的。
“在缤纷的眼泪与微笑、恐惧与希望中回荡”,《潘神的迷宫》是一个在战乱的恐怖中的孩子用奇幻的童真来抵抗现实恐惧的故事,虽然,奥菲利亚在现实中死去了,但在那个奇幻的世界里,她获得了希望和重生。
在中国曾经有一个孩子,也像美好人生中的约书华、穿条纹衬衫的犹太男孩和奥菲利亚一样,生活在恐怖和囚禁之中的孩子,那就是《烈火中永生》中的“小萝卜头”,这个从小一起和母亲坐牢的孩子,并没有因囚禁而失去孩子的童真,而是一直向往着自由,向往着向蝴蝶一样飞翔的生活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