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史书里,我们最容易查到的“天启”年号,这是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熹宗朱由校的“天启”年号。公元1621年- 1627年是明朝“天启”年,这个时期正是明朝国难当头的时期,外有金兵不断侵扰,内有各地农民起义,内忧外患,可谓风雨飘摇国之将坠,这点倒是跟《九州缥缈录》的故事背景极为相似,《九州缥缈录》是否取材于此?这就不得而知了。
明朝天启帝在取名“天启”时还有一个搞笑的小故事。话说当时的朱由校还没取“天启”年号时,有一天在宫中,他见到了几枚古钱,上面铸有“天启通宝”字样,他不知是哪朝哪代的铸钱,于是拿到内阁去问,出乎意料的是,竟没有一个人知道是什么时候谁人所铸的钱,就连应该广读群书的宰相也不知是何时的铸钱,但为了给朱由校一个满意的答复,大臣们都说:这是天降祥瑞啊,这“天启通宝”钱就是“上天的启示”的意思,是上天特赐此钱以启示皇上您的,这说明万岁您受上天的垂爱啊。这位不爱江山爱木工的皇帝大喜,于是就用了“天启”做了自己的年号,还摆下酒席大宴群臣,以示庆贺。后来还铸造了自己的“天启通宝”钱。
但此事却被后世所笑,因为历代帝王都很违忌袭用旧年号的,而天启年号在此之前已经被用过几次了,如北魏的元发僧、南梁萧庄、南诏劝丰祐、元末的徐寿辉都曾以“天启”为年号。其中徐寿辉还属于一支元末的起义军,被元末当朝视为叛军,要知道被叛军用过的年号是正统帝王万万不能再用的,而朱由校的内阁大臣居然没有人知道,就连宰相也不知道,这就是后世所笑的“宰相不读书”的故事。更巧的是,到目前为止我们所能见到的“天启通宝”钱就只有元末起义军徐寿辉铸的“天启通宝”钱,和这位天启大帝朱由校铸的“天启通宝”钱,这说明当时朱由校在宫中看到的那几枚“天启通宝”钱也许就是徐寿辉所铸的,用一个不是正统的叛军年号做自己的年号,历史上也就只有朱由校了,怪不得被后世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