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所驻扎的这个地方叫落水洞,四面环山,距主战场的直线距离十余公里,距设置在老山脚下曼棍的师救护所的距离25公里,前接组的首要任务就是从曼棍将担架队从火线抢运下来后,经师*救护所初步处理过的危重伤员接回*医疗所救治。
从曼棍到*医疗所临时营地落水洞的文天公路是一条弯多、路窄、雾大、坎坷不平的盘山公路。前接组将在这条通向老山战区的唯一公路上连续奋战,把伤员一个不少地安全接回*医疗所救治。
1984年4月27日深夜,天佑神威,老山地区电闪雷鸣,在疾风暴雨中,我铁流滚滚、气势如虹的云南边防部队借助大雨和夜暗的掩护,按照总部的要求及军区的作战部署,勇敢地向前沿攻击出发阵地挺进。一路上,所有指战员怀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胆忠心,怀着对强占我神圣领土的入侵之敌的刻骨仇恨,赴汤蹈火,义无反顾地奔向沙场。
年轻的官兵们个个视死如归,抱着血洒疆场的革命信念,誓死收回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经过数小时的急行军,他们冒着大雨按时潜入敌人眼皮子底下的攻击出发阵地,营、连、排、班等作战单位及每一个战士都按照战前的具体作战分工选定了各自第一时间的攻击目标。
兵贵神速,我军人不知,鬼不晓地潜入离敌人阵地只有百米左右的地方数小时,有的甚至潜伏在距离敌人哨位只有十多米的位置,连敌人的呼吸声、磨牙声和梦话声都能听得一清二楚,真是不可思议。没有严密组织纪律的部队,绝对不可能有如此卓越的表现。我们为有这支纪律严密,所向披靡的铁军感到无比自豪,为伟大的人民军队点赞。
万事俱备,只待冲锋的号令。
1984年4月28日,是当年参战将士难以忘怀,刻骨铭心的日子。凌晨5点56分,时间在这里永远定格。随着三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布防在以船头村为中心的猛硐乡、芭蕉坪、交趾城等阵地的我军加农炮、榴弹炮、迫击炮、火箭炮、加榴炮等数百门各种火炮同时发出怒吼,顿时老山方向弹如飞蝗,几乎打红了半边天,一颗颗弹头飞向敌人盘踞在老山地区的各个高地,覆盖了老山及其马林、杨万、船头等地的敌军炮兵、步兵阵地、指挥所和仓库等414个目标。随着炮火延伸,担负老山主攻任务的我英雄部队的官兵们赴汤蹈火,迅速发起勇猛进攻,将士们前赴后继,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又冲上去……
潜伏在冲击出发位置的秦国富带领突击排30多名勇士向离弦的箭一样冲向124号高地。当冲击到125号和124号高地之间的凹部时,突然遭到左侧无名高地敌人一挺重机枪的火力压制。秦国富从战士手中接过火箭筒,机智灵活地向前运动,摧毁了敌重机枪火力点,当场击毙2名敌人,扫除了前进障碍。接着,秦国富又冒着敌人猛烈的炮火和枪林弹雨,与指导员樊波带领10名战士交替掩护抢占表面阵地。在堑壕激烈的争夺战斗中,秦国富又先后毙敌3名,缴获电话单机1部,望远镜1具。124号高地顺利拿下并巩固后,为1营正面突击,掩护友邻部队穿插迂回攻占其它高地创造先决条件,为整个老山作战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陈洪远孤身奋战6个多小时、击毙16名越军、捣毁一个连级指挥所,充分展示了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铁血营长臧雷指挥全营经过5个多小时的浴血奋战,一举收复老山主峰地区7个高地,全歼越军122团一个加强连。
118团三营营长臧雷
5连副连长、突击队长张大权带领由一、二排组成的突击队奋勇冲*,连攻下22号、21号两个高地,突击队运用相互掩护、交叉攻击的战术,逐步向敌老山主峰阵地逼近。在我军的凌厉攻势下,越军开始收缩防御阵地,力图凭借坑道负隅顽抗。张大权怀抱一挺班用轻机枪,率队发起了艰苦卓绝的攻击,战斗中,张大权的右大腿被炮弹炸伤,小腹部被横飞的弹片削破一个洞,肠子和着鲜血从伤口处喷流出,他隐蔽在一个炮弹坑里,用手将掉出来的肠子塞回小肚子,撕开三角巾缠住了伤口,继续战斗。
在这天罕见的激战中,我步炮协同,共击毙、击伤越军900余人,摧毁越军火炮30余门、军车20辆。
这场战斗非常惨烈,我军虽然胜利收复老山地区,但胜利来之不易,千余名官兵血染沙场,其中233人为国捐躯,真是一寸山河一寸血啊!
老山主峰,战斗英雄张大权塑像
战役打响前,根据老山作战的特点,72医院*医疗所除了本院医务人员外,上级还给该所配备了来自海陆空三军的*外科技术专家小组。使医疗所救治技术水平得到了加强。
空军专家组的加入,在落水洞后方6公里外的一个小山头上建了一个*直升机停机坪,使空中接运伤员变成现实。开创了从我空军诞生以来在离战场最近的地点接运众多伤员的记录,也创造了我军在一场战役中接运伤员数量最多的记录,为挽救众多伤员的生命,最大限度减少残疾率赢得了宝贵时间,创造了有利条件。
4月26日上午,当政委吴跃才宣布前接组11名临时战斗小组名单后,组长谢君集、副组长杨晓成立即带领大家做好前期前接后送的准备工作,及时组织了针对性的战前培训。重点强化了车辆运行中的战伤抢救训练、接送指征与标准培训、巧妙躲避敌人炮火袭击和防敌人小股特工偷袭的战术培训。接着,又给每台车都按要求配备了充足的急救药品、常用器材及抢救器材,以及相应的枪支弹药。
考虑到战区路况差,大卡车减震差,空车颠簸厉害等实际问题,为尽量减少车辆行驶途中因颠簸造成伤员的疼痛,前接组因地制宜,提前在车厢里装上了两吨左右的细沙,然后盖上草席和篷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