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显然,智能电脑哈尔正是人类最得意的工具,是工具理性发挥到极致的产物,哈尔能不眠不休地工作,能精确无误地操控飞船每一个细节,甚至能陪船员下棋、聊天,甚至能捕捉到船员的情绪变化。
可是有一天,这个被人类极为信任的“工具”却叛变了,哈尔*死了正在冬眠中的船员,设计*掉了另一位在维修飞船的船员,仅一个名叫大卫的船员侥幸活了下来,他愤怒到达哈尔的神经中枢,将哈尔关机。
三百万年前,人类第一次掌握木棍时,便将其当做自相残*的武器,物竞天择的残酷法则使得人类仍然摆脱不掉深藏在心里的动物本性,暴力、*戮、残忍......
核武器首次被制造出来的目的不是造福人类,而是直接用于军事目的,广岛、长崎的惨剧已经无法复原,科技这把双刃剑却给人类带去了许多伤痛。
正如电影里的哈尔智能电脑,虽然是人类高科技的成果结晶,但任谁也没想到其竟然发疯,也许是其发生了错误,也许是其产生了自我意识,分不清什么谁是威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部分的故事含蓄表达了科技既能造福人类也能毁灭人类的警示。
04关于造物主、人类以及意识。无可否认,电影的最后一部分故事是在令人摸不着头脑,没有任何铺垫的剧情使得每个观众对大卫到达木星、穿越星门的遭遇感到一头雾水。
这部分则必须联系到《2001太空漫游》的原著才可窥探一二:
原来,黑石是造物主一样的存在,它是一种游离于宇宙中的高阶生命形态,不断寻找着拥有智慧潜力的其他生命,并进行着不为人知的实验。
不再受限于物质的它们已然有了造物主一般的本领,它们点拨了三百万年前的人类,并将自己埋藏在月球上,等待将来人类发展出可以进行太空航行的文明,此后便指引着人类来到木星,在这里,经历九死一生的宇航员大卫成为第一个即将了解黑石秘密的人类。
而最后,大卫则在黑石的帮助下,成为了“星孩”——一种脱离于物质形态的存在形式。
在这部分故事里,库布里克并没有将为何大卫成为“星孩”以及黑石的具体意义说明,而是留给了观众想象的空间,伴随着辉煌的背景音乐,使人更向往宇宙的奥秘和未知。
二元论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意识和物质两个实体,其实质上坚持意识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是用来调和唯物和唯心的一种观点。
而无论是导演有意为之或是其无心之举,《2001太空漫游》充分肯定了二元论,电影最后,大卫所化成的星孩脱离肉体,以非物质形式的意识存在,正是对此的隐喻。
结语:
《2001太空漫游》以史诗般的叙事广度引出令人深思的科学、哲学命题,又以高超的电影技法将人类对科学的幻想搬上荧幕,充满戏剧张力的同时又表现出浓浓的未来主义风格,令此后许多的科幻电影正相模仿,但最重要的,还是其开创性地以人类的视角维度来认知宇宙,辨思未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