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高粱》以浓烈的色彩,豪放狂野的原始个性展现了抗战时期中国的山东高密的人和事,其中那片生长茂盛的高粱地,成就了对*和生命的绽放,同时也直视了战争丑恶和死亡。
颜色也从《红高粱》开始,成为张艺谋1.0对于美学革命的追求,《红高粱》的大红花轿,和巩俐身上那身鲜艳的红色,在高粱地上格外显眼,同时红色在影片中也表达出了角色敢爱敢恨,刚强和大胆的性格。
最后众人在决定抵抗日军前,在红色蜡烛下喝下的十八里红的高粱酒,还有小孩身上的红布兜,又代表了一种反抗革命的无畏精神。
《红高粱》的成功,商场的嗅觉总是灵敏,1989年张艺谋和杨凤良一起合拍了《代号美洲豹》,但由于这样的类型影片尝试对于国内市场来说实在超前,导致口碑和票房都不理想,不过对于我来说,感觉看了部非常与众不同影片,特别是静帧剪辑那几个片段。
《代号美洲豹》算是张艺谋的一次商业片尝试,同时这部电影也是他的第二部导演作品,可以看出,张艺谋其实是很想尽快让自己进入商业类型片市场的导演。
或许正是这次商业尝试的失败,让张艺谋再次定下心来走自己作者电影的路线,这一坚持正好迈入张艺谋黄金作品的90年代。
从1991年到2000年十年间,张艺谋在《红高粱》最高荣誉中继续前行,拍出当时他目前为止电影导演职业生涯最耀眼的十年。
《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对封建思想社会的批判和讽刺。
《菊豆》的故事和人物处处营造着压抑和扭曲,角色的悲剧性从一开始就注定,一直到现在我都把这片当成惊悚恐怖片来看待,过于绝望的角色命运让影片总缺少一些留白空间。
《菊豆》当时入围了奥斯卡最佳外语提名,成为华语片首度入围的电影。
《大红灯笼高高挂》象征寓意的构图画面运用到了极致,红色的灯笼通常代表喜气和温暖,影片中经常用远景静止的机位,去呈现房间内外错落有致布置高高挂起的红灯笼,在影片里,红灯笼象征着宠幸和赋予的权力,哪个院点灯,哪个院就能享获捶脚,点菜等服务。
在有些画面里,角色的身影比布满灯笼的房间显得渺小,也暗示了女性角色其实早已被禁锢在看似美好的牢笼空间里,身心早已扭曲和病态,原来红色灯笼代表的权力并不属于她们,也没有给她们带来更多的自由,而只是一时的泡影,片中女性角色的悲剧早已注定。
《大红灯笼高高挂》在国际上同样震撼,获得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银狮奖,还有再次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原本张艺谋想要把刘震云的《一地鸡毛》拍成电影,摄制组都就位了,但由于张艺谋临阵依然找不到拍这故事的冲动一直搁置,某日他在报刊亭看到陈源斌的《万家诉讼》,决定立刻买下改编权,也就是之后的《秋菊打官司》。
《秋菊打官司》把坐标放到中国西北的小山村,讲述巩俐饰演的村妇给自己丈夫讨个说法不断上访告状的故事。该片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最高奖项金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