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川]是个群像电影,步兵、炮兵、工兵,角色浩浩荡荡。
给每个角色的篇幅,也都有限。
但你是不是没故事的男同学,并不只由表演篇幅决定。
有些故事不用细说。好的表演,哪怕一个镜头里,也让观众觉得有无穷无尽的故事。
李九霄在[金刚川]里的这一幕就是。
02
阿看下面这句话,说起来挺酸的——
李九霄的“故事感”,首先是一种天赋。
他自己讲过:
我还挺相信人是视觉动物的,有可能我长得比较特殊。
这张脸一看就有故事。
《独家记忆》的导演刘畅说,李九霄是整部戏唯一一个,试了一次戏就定下的演员。
因为他浑然天成地,有“那种没有攻击性的,天然的,很灿烂的骄傲”。

姚晨找他演[送我上青云],是在朋友圈刷到他的照片,“立刻觉得他是最适合四毛的人选”。

出演[八佰],也没试戏,甚至也没见过导演管虎,就是制片梁静发现他身上劲劲儿的,推荐给了管虎。
这样“一眼定终身”的故事,在李九霄身上发生了无数次。
一次或许是偶然,多次,就不能单纯的归结于运气,或颜值了。
还是得从头说起。
有故事的人,从小就有故事。
李九霄刚出生,就东飘西荡了。
他的爸爸是彝族,妈妈是汉族。
出生没多久,李九霄就离开爸妈,被送到爷爷奶奶那儿,一个彝族自治州。
过了两年,李九霄被妈妈接回西昌。
又过了几年,父母工作调动,去了北京。于是,他也就成了小北漂。
一直漂到后来,曾经有两年接不到戏,甚至去开过滴滴。
肉体一直在飘荡,是会在灵魂上留下痕迹的。
一是,所有这些地域文化,都成了他“个人史”的一部分。
他对彝族文化天然感兴趣,空下来,就总爱去查彝族的起源。
他脑海里总有那么一幅画面,小时候爷爷说着彝族语,柴炭燃着,噼啪作响,火光摇晃。
他又被妈妈影响,爱吃重庆菜,人格带着花椒味儿。
这些地域文化,每个都给李九霄这个人,添上一点佐料。

高中起,李九霄就总会去探望家乡西昌的老道长
二是,他学了不同的语言。
母语是彝族话,后来,是团结话(四川发音的彝族话),然后是重庆四川话,还有北京话。
看过[降临]电影或小说的,会相信,一门语言,会完全影响人的思维方式。
这两点一起在他身上发生化学变化。
于是,他也就有了层层叠叠的丰富“口感”,像香水分出了前中后调。
留长发的时候潇洒痞气,留短发的时候又倔强不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