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放》并没有像谢尔盖导演那样动用数量庞大的群演,只有区区5000名,但这部电影主要想表达的东西,并不是恢弘战场上乌泱泱的密集军队。
电影虽然讴歌了苏联把人民从纳粹铁蹄下解放了出来的伟大使命,但也没有因此贬低德军的战斗力,相反非常敢于表现苏军胜利过程中的失利和伤亡,而且贯穿整部电影。

神奇的是,并没有让人产生苏军为啥那么拉胯的想法,反而会让你觉的,红军真是太伟大了,这就是“把敌人拍得越强大,反而显得我方更出色”的典型拍法,国内的抗日神剧可以借鉴。
最震撼我的,应该第五集的结尾处一行发人深省的文字:
“法西斯主义给全世界带来了什么?”
紧接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的遇难者,有苏联、波兰、南斯拉夫,也有英国、美国,也有德国..……影片的反思很明显——战争对于全人类而言永远是一出悲剧。
影片的最后,则是铭刻在无名英雄墓的一句名言: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绩永世长存。

有场面,有反思,有纪念,《解放》不愧是苏联在国力巅峰时期拍的史诗电影。
上面推荐的三部电影,有一个神奇的相似之处——都是在电影特效还不普及的年代,用庞大的人力和物力堆出来。看似笨拙,但却代表了电影的巅峰。现在的电影里,用钱和特效砸出来的大场面,虽然也很宏大,但确确实实是少了真实感。
比如《敦刻尔克》,虽然只有1500个群演,但借助纸片人和特效,海滩上人山人海的场面确实宏大,但当你得知你看到的都是纸片人时,还是会有一丝被欺骗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