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实是同一个行星(或其它天体)根据不同的计算方式而得到的多种轨道周期。
朔望月的含义之前已经做过解释,对月球来说,还有两种轨道周期较为经常使用,一个是月球相对于一颗恒星来说的公转周期,称作恒星月,周期为27.3天;另一个是月球两次经过地球近地点的时间间隔,称为近点月,周期为27.5天。类似的,地球有回归年(365.242日)与恒星年(365.256日)。

朔望月与近地月原理演示图。 来源:知乎@苏月
上图粗略展示了朔望月与近地月产生差异的原理。A、B两点相对于地球位置相同,月球从A点到B点的时间间隔便是近地月。而由于地球公转,当月球运动至B点时,相对于太阳的位置与A点不同,还需要继续运动到C点才能使相对位置与A点相同,从C点到B点的时间间隔便是朔望月。所以朔望月比近地月要多大约两天。
近地月比恒星月长的不同则是因为月球近地点东进的影响,即在太阳引力的作用下,月球近地点每个月会有3°的向东移动,这个移动导致了近地月要比恒星月长。
05
大小白玉盘
望月每个月都有,但中秋之夜的月亮总感觉更大更圆一些,这莫不是中秋的情怀加成?
其实这还真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中秋节正处于秋分前后,此时干冷空气驱散云雾,白天秋高气爽,晚上自然也会显得月亮更大更圆一些。
但要说到月亮的大小,那一定绕不开“超级月亮”。月相之中,望月最大,当望月遇上近地点,就能得到比平时看到月亮大12%-14%的超级月亮。当然,科学家更喜欢称之为近地点满月。
由前面的介绍可以知道,月球的朔望月比近点月多两天,在上一个近地点满月之后,根据二者周期的最小公倍数,大约经过14个望朔月(15个近点月)就又是一个近地点满月,这样超级月亮的出现周期便可大体估算为14个月。但实际上,因为到底多大才算超级月亮并没有准确的定义,很多接近近地点的满月也被叫做了超级月亮,所以超级月亮的实际周期会与计算略有偏差。

2020年的超级月亮。来源:metro.co.uk
06
两小儿辩“月”
两小儿辩斗。
一儿曰:“月初出大如车盖,及月中则如盘盂,近者大而远者小,故月初出近,月中时远。”
一儿曰:“月初出凉而温和,及月中则如触冰,近者热而远者凉,故月初出近,月中时远。”
孔子未至,而两小儿达成共识,欢乐回家。

开个小玩笑。月球远近自然与月球在轨道上的位置有关,“月中”时冷也只是因为日落后地球失去热量而没有外来补充,但月亮在地平线附近看起来确实会更大一些,这是为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