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崎吾朗对记者说:“不能动摇自的想法,要做自己”。父子间由于动画制作手段和理念不同产生了冲突,诸如此类不认同事件还有很多,追根溯源还是由于父子间缺乏同理心,彼此在工作、生活、以及价值观上彼此不认同,没有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亲情关系出现问题时没有及时解决任其恶化,矛盾越发深刻。
父子之间血脉相连,如能够从同理心角度出发,以爱心为出发点相互体谅,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获得对方的尊重和认同,内心就会激发亲情的美好感,创造良好交流氛围的前提。父亲要想获得孩子的同理心反馈,那么应该在语言上多鼓励、支持、赞扬子女,而不是责骂、讥讽、指责、强迫子女,同时还要包容孩子的优缺点,理解支持成长中的子女,给予他们适当的自由空间和温馨健康的家庭氛围。

宫崎骏父子在事业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却在家庭间迷失了方向,不得不让人扼腕叹息。伴随着宫崎骏“同理心”的渐渐复苏,意识到自己父亲角色在儿子成长过程中的不足,以影片《悬崖上的金鱼公主》作为对儿子爱的表白之作,塑造了同样因为缺乏“同理心”而将个人意愿强加在女儿身上的父亲形象“藤本”,为了挣脱父爱牢笼捆绑离家出走的女儿形象“波妞”,最终父亲藤本在海洋之神的开导下理解和支持女儿变成人类的决定,故事有着童话般美好结局。
2008年宫崎骏推出了影片《悬崖上的金鱼公主》,作为改善和修复父子关系的一次尝试,也是送给儿子迟到多年弥补亲情缺失的礼物。这部影片主要讲述的是海的女儿金鱼波妞无意中随着玻璃瓶漂到岸边,被住在悬崖上小屋里的五岁男孩宗介救下,放入绿色水桶里精心照顾。

波妞的父亲藤本想法设法把波妞带回海洋中,失去波妞的宗介伤心不已。最终波妞以执着想要变成人类的决心并在兄弟姐妹的帮助下使用魔法冲出父亲设置的包围圈回到宗介身边,却不想引发了海啸,淹没了部分城市。
最终在海洋之神和众人的帮助下,宗介勇敢表达出守护波妞的决心,一句“要永远保护你”也就是隐约传达要“保护自然世界”的信念让世界恢复和谐,人类和自然最终达成了和解。
制作人铃木敏夫透露,片中男主角“宗介”就是以五岁时宫崎吾朗的造型和性格为蓝本创作的,因此在塑造这个小男孩主人公时,宫崎骏投入了更多自己对家人真挚的情感。影片中父亲弘一因为在海上航行不能常常归家,忙碌工作的情景恰似宫崎骏本人现实状况。

宗介和母亲相互依靠,夜晚在悬崖上的小屋里只能用望远镜遥望着父亲驾驶的船只,用灯语诉说着相思之苦。这些场景恰似宫崎骏设身处地揣摩儿子童年缺乏关爱的内心世界,隐晦的在影片中表达自身的内疚之情。
宫崎骏认为在儿子五岁的时候,自己常常埋首工作,没有时间陪伴儿子和给予他童年时期需要的父爱,恰恰也是那段时间父子开始出现隔阂。宫崎骏作为一名伟大的动画导演,
对动画艺术品质的更高追求使得他在工作中投入了几乎全部的精力,根本无法分身关注儿子的成长,自身也是处在矛盾和艰难选择的境地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