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修炼时期的姜子牙始料未及,元始天尊竟会以这个理由赶他下山。
姜子牙从小痴迷仙道,渴望得道成仙,三十岁时期的他,也算一表人才,前途大有可为,可是,为了实现得道成仙的夙愿,他毅然放弃尘世间的一切功名利诱,千里迢迢来到昆仑山拜元始天尊为师。
元始天尊被他追求理想的毅力打动,又见他聪明过人,于是把他留在了玉虚宫门下。
自拜在元始天尊门下,姜子牙每日满怀憧憬,废寝忘食修道,他的努力有目共睹,也让所有人敬佩不已,可是,修炼了四十年,却依然没有太大长进,只不过掌握一些基本的法术。
但姜子牙却很满足,因为他早就听说,得道成仙难于登天,很多人修炼上百年才能看见希望,仅仅只是看见希望,而自己不过修炼四十年,便已掌握较多的法术,可见得道成仙指日可待。
但他万万没想到,元始天尊有一天会把他单独叫他房间里,遗憾地告诉他:“你生来命薄,仙道难成,只可享人间之福,下山吧。”
姜子牙剧烈一颤,还以为自己听错了,直到元始天尊重复一遍,才如遇晴天霹雳,以祈求的口吻说:“弟子乃真心出家,苦熬岁月,今亦有年。修行虽是滚芥投针,望老爷大发慈悲,指迷归觉,弟子情愿在山苦行,必不敢贪恋红尘富贵。”
没想到元始天尊不为所动,冷冷地说:“你命缘如此,必听于天,岂得违拗?”
姜子牙满腹怨气,既然命缘如此,为什么不早说?我都已在昆仑山修炼四十年,从三十二岁的年轻帅小伙变成了七十二岁须发皆白的老爷爷,你现在才说仙道难成,然后要赶我下山,这不是坑我吗?
但很快,姜子牙就明白元始天尊为何要这样做。因为元始天尊此前对他说过:“成汤数尽,周室将兴。你与我代劳,封神下山,扶助明主,身为将相,也不枉你上山修行四十年之功。”
既然不能得道成仙,拜相封侯也不错,就这样,姜子牙收拾行囊,离开了昆仑山。
但令人奇怪的是,姜子牙离开昆仑山后,一路东行,经过西岐时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继续东行,直到殷商国都朝歌,然后投奔了纣王,被纣王任命为下大夫。
所以有人很好奇,元始天尊让姜子牙辅佐西岐,姜子牙下山后,为何先去投奔纣王?
这很容易让人理解成姜子牙报复元始天尊,既然你不让我得道成仙,我就故意投奔纣王,坏了你的助周伐纣大业。
但事实上,姜子牙投奔纣王,是为了更好地辅佐西岐。要知道,当时的西岐需要的不是一位法力高强的修仙者,否则也轮不到姜子牙辅佐,而是一位具有经天纬地之才的丞相。
姜子牙具备经天纬地之才吗?当然具备,但是,下山之初的他显然不具备,因为他在昆仑山除了修道,并没有学习治国之道,更没有任何从政经验。
所以,姜子牙投奔纣王,担任殷商下大夫之职,可以视作正式参加工作前的一次实习,等在殷商积累了一定的从政经验后,再投奔西岐,就不再是毫无经验的应届毕业生,如此,既更容易被西岐集团聘用,也能从容有序地投入到辅佐西岐的事业中。你怎么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