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写了一篇文章,谈到大学什么事情不能做,有读者和我一样,中了“学生会”的毒,以至于用到了不合适的人。
还有一位读者留言说,那大学有什么事是一定要做的,我答应她,下一篇就写这个主题,于是有了这篇文章。
今天我们就来聊下,上大学,哪3件事,是一定要做的。
1.用运动,燃烧你大学的青春我从小就喜欢运动,小学和初中踢足球,高中打篮球,到了大学,开始打羽毛球。
因为喜欢羽毛球,一上大学我就加入了羽毛球协会,也就是这段时间,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羽毛球训练。
每周坚持训练,从跑步到蛙跳,从握拍到实战,那段时间让我对羽毛球的喜欢直接变成热爱。
毕业后,羽毛球也让我在职场中成功地躲过了一次裁员。
那时候我以外贸业务员的身份进入了一家外贸公司,入职不久,我就在一次公司的羽毛球比赛中干掉了公司羽毛球高手,成功引起了老板的注意。
可惜,羽毛球虽然玩得好,工作却那没幸运,入职半年,销售业绩一直不见起色。
于是销售部决定把我炒掉,好在老板觉得我羽毛球打得不错,觉得可能放在其他部门,还有机会。
于是我被调到了市场部,这是一个新的部门,我从业务变成了网络营销员,这一下就做了10年,从普通的营销专员,到主管,到经理,最后成为公司的合伙人。
虽然这只是一个巧合,但我依旧感谢大学期间我对运动投入的时间和精力。
培养一个运动方面的兴趣,除了能收获健康的身体,可能也会有意外的惊喜。
喜欢运动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
不会“逃课”的学生,都不是“好”学生上大学那会,我是一个乖乖学生,几乎没逃过课,以为这就是认真学习。
回到职场中,也是如此,每个工作任务,我都尽可能做到最好,但是伴随而来的是经常加班。
我就疑惑,为什么别人可以那么快把工作做完,而我却要加班。
有一天我受不了了,问了一个职场前辈。
他告诉我:“你的工作时间安排是不合理的,不是每个工作都是重要的,每天上班要先把最重要的三件事先做完,然后在做其他事情,不要让一些零碎的小事影响你的主要工作。”
我听后,一下子就明白过来。
后面他问了我一句:“看你这个样子,在大学一定没逃过课吧?”
我说:“你怎么知道?”
他告诉我:“工作和读书和一个道理,读大学也要学会合理地分配时间,不是所有课程都要去上,
比如说像毛论,邓论这样的课程,大部分大学老师讲课都是非常无聊的,都是对着PPT念,
与其在课堂上饱受精神折磨,还不如去图书馆,把节省下的时间用在专业科目的学习上。
类似这种对着PPT“念经”的课程,基本都可以逃,但是逃课也是要有技巧的:
①不是所有课都逃,专业课千万不能逃,如果有些课程你没有掌握更好的学习方法,也不要随便逃。
②和同学配和,让同学帮忙你点名报道,或者点完名再偷偷溜走。
③和老师打好关系,千万不要和老师有正面冲突,时不时还是要去上课,而且还要积极发言,课间多和老师聊天,这样才能保住学分。”
非常有意思的一次对话,从职场的工作安排,到大学如何逃课。
逃课不是最终的目的,逃课是为了更好地学习。
但如果你逃课只是为了在宿舍呼呼大睡,或者是玩游戏,那我劝你还是不要逃课了。
如果让我再上一次大学,我一定要来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逃课”行动。
3.没有比学会“如何学习”更重要的事上了这么多年的学,直到大学毕业,我依然不懂学习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个可以接着我上面故事往下说。
因为业绩不佳的缘故,我被调到了市场部做网络营销。而我对这个新的工作一窍不通,我必须从零开始学习新的东西。怎么办呢?
带这个疑惑,我问了我的主管,他的回答是:“看书呀。”
我的主管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办公桌前一直放着一本书。
我有时候会看到他,工作到一半的时候,会停下来,翻下书,然后继续工作,然后又停下来,翻书,再工作,如何反反复复。
而对于学习这件事的真正体会,是从我为工作买的第一本书开始,因为工作需要,我必须边学边用,而且这样还学得特别快,又记得牢。
有人说这叫学以致用,有人还起了个特别现代化名字,叫功利性学习,但这里面的核心是刻意练习
很多人上了大学,还是带着初高中的学习方法,包括我自己,一直在听,都没有好好去练,这也难怪我业务没做好,因为英语根本就没学好,而语言是特别注重练习的学科。
丹比萨·莫约曾经说过:“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有什么好后悔的呢,不如现在就开始行动,把过去楼下功课,重新补回来。
如果能重回大学,我一定先学会“如何学习”再学习,这也是我对所有大学新生的忠告。
我是学习达人“一只海马爱学习”,专注知识管理、时间管理和认知升级,请关注我,一起学习,用学习活出100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