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多边形的外角和为什么等于360度(多边形的外角和怎么算)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03-12 10:52:05作者:YD166手机阅读>>

作者 | 黄玉霞 余庆纯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作为数学文化征文活动的参考文献供读者参阅. 原文载于福建教育,2022(19).

[摘要] 数学阅读能力是学生的一项重要数学能力。教师须从学生视角把脉数学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数学阅读策略与方法等方面的指导,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本文以张景中先生的《数学家的眼光》一书的阅读教学实践为例,阐述如何引导学生欣赏数学,提炼数学阅读方法,理解数学学科本质,提升数学认知水平与交流能力。

[关键词]数学阅读;拓展;方法策略

[作者简介]黄玉霞,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高级教师;余庆纯,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数学阅读,指对数学语言、术语、公式、图表等的感知和识别,对新概念的吸收和理解,是一个融“假设”“证明”“想象”“推理”于一体的积极认知过程。学生开展数学阅读,须基于数学思维,从数学的视角来认知、理解、汲取数学信息,进而推理,从具象中发展抽象思维。数学阅读和一般文本阅读一样,包含对阅读材料的分析、记忆等心理活动因素。数学学科具有符号性、逻辑性、严谨性和抽象性等特点,故而数学阅读不同于一般文本阅读,数学阅读的主要任务包括深度阅读思考、分析理解、掌握运用数学核心知识、领会数学思想方法等。

数学阅读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丰富学生的数学背景知识,拓展学生的数学视野,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的理解、掌握,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帮助学生领悟数学核心的思想与方法、积累基本的数学经验,引导学生感悟数学家攻坚克难的优良品质、形成良好的数学眼光与思维方式,引领学生赏析数理人文、品味数学文化。

《数学家的眼光》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中唯一一本初中数学读物。《数学家的眼光》原有5章23小节,后面增补到6章34小节。此书从一系列中小学生熟悉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体验、感悟“如何从众所周知的事实出发,挖掘趣味的数学规律并进行实际应用”,展现数学的知识源流、功能定位、审美娱乐与多元文化。

笔者以《数学家的眼光》阅读教学实践为例,提炼数学阅读的策略、方法,旨在为师生阅读数学、了解数学、欣赏数学提供一些实践参考。

一、整体阅读获感知

教师在初步通读、浏览整本书后,可甄别各章节内容适合哪个学段或哪个层次的学生阅读。例如,对八年级学生,教师可以以《数学家的眼光》第四章中的“三角形里一个点”为切入口,引导学生在比较阅读中感悟数学阅读的特征。笔者要求学生阅读“三角形里一个点”的12页内容,记录、回答问题:对比阅读12页的文科阅读材料,读懂需要多长时间?数学阅读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需要准备哪些辅助材料、工具)才能更好地理解内容?通过学习反思、问卷调查、课堂对话、深度访谈等方式,笔者发现学生对数学阅读的特点已形成了整体感知。

第一,数学高度抽象,需要进行逻辑推理。数学阅读过程中,学生须捕捉材料中的相关数学术语和符号,调用已有知识背景读透它们,并根据数学相关定理分析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最终达到对材料的理解,形成知识架构。

第二,数学语言精准、精确。数学结论对错分明,不存在似是而非或模棱两可的表述。“三角形里一个点”有很多数学结论,表述上一些细微的不同导致数学内涵大相径庭。《数学家的眼光》中其他各章节的小故事涉及的数学语言也都有精准含义。

第三,数学知识有整体的逻辑并“言必有据”。数学阅读中,对新出现的数学结论,学生不能孤立地看待,而要联系相关知识,进行联想分析,形成完整的体系结构。“三角形里一个点”阅读中,对从平凡到不平凡的几个结论间的关联,学生须深思、多想,不断内化后构建体系。数学表达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推理过程,前后表达之间常常存在因果关系,推理过程中存在命题的必要性、充分性逻辑连贯。可以说,数学推理的每一步都是有根据的。

第四,数学阅读往往是数形结合的阅读过程。数学阅读需要建立灵活的自动化的语言转化机制,而这也正是数学阅读区别于其他阅读的最明显的特征。在“三角形里一个点”中,学生对几个结论的推导都需要结合图形,须熟识文字、符号、图形语言相互对应的词汇,能准确进行“翻译与转化”,并结合图形做分析、推理。

通过整体阅读,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到:数学阅读注重逻辑性与抽象性,体现在复杂的运算,严密的推理论证,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之间的灵活转换等过程中。通过整体阅读,学生还初步感悟到一些基本的数学阅读方法,包括概括、比较、联想、综合等。

二、问题导读促分析

阅读前先看封面、书名、作者及目录,学生自然而然会有很多联想和疑问。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例如,数学家的眼光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书中的数学视角是如何形成的?你能不能从生活中提炼出一些数学问题?

《数学家的眼光》里有很多有挑战性的问题,且纵深拓展,学生不易理解。例如,“鸡兔同笼问题”虽由小学高年级知识引出,却一直延伸到高等代数的线性方程,给出了知识发展的整个体系。教师须帮助学生梳理素材并提炼出主问题,例如,对于“三角形里一个点”,笔者梳理了一个导读提纲:平凡到不平凡的结论有几个?分别是什么结论?你能独立思考完成哪几个结论的推导?你不能理解的结论障碍点在哪里?相关结论间有何联系?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关键信息、提炼关键结论、分析与解决问题,提升了学生数学阅读的效率与质量。又如,“三角形的内角和”中提到数学家陈省身的质疑:“人们常说,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但是,这是不对的!”大家都认可的定理,为什么陈省身说不对?笔者要求学生阅读《数学家的眼光》第一章第一节,随后分析、回答以下问题:为什么陈省身说这种看问题的方法不对?为什么要从外角和的视角描述“三角形外角和是360°”?这个更一般、更简单的规律指向了怎么样的数学本质?对“多边形外角和等于360°”这个规律如何做一般化推广?著名的“陈氏类”理论是如何形成的?

数学家能从人们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中看到数学的核心本质,这样的数学视角内隐且抽象,需要教师提炼、梳理。通过问题导读,学生能更有效地梳理数学文本内容,形成、发展数学抽象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

三、圈画释义育习惯

通过“圈画”“标注”,学生可以快速找到数学文本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主要的条件、存疑的术语、疑惑的概念等)。具体而言,学生可以用相关的符号在文本上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感受、疑问、思考,如用“…”“?”“---”“△”等符号标示重点词句、疑难困惑等。当然,圈画的内容须是重点内容,学生圈画过多,反而会分散注意力、干扰思维。

数学阅读离不开思考,故而学生须在数学文本旁及时记录下自己的思维过程(哪怕只是思维过程的片段)。学生可记录自己对问题的解读,即对该问题的不同理解或由该问题引发的联想,指出问题存在的纰漏等。记录过程若涉及系列观点,学生须标注逻辑顺序,例如,“三角形里一个点”从平凡到不平凡的结论有六个,阅读过程中就有必要梳理并加以标注,厘清条理,便于后续横向、纵向比较。在重要的文字、段落前,学生可加上特殊的符号,以提醒自己再次阅读时注意。此外,面对函数等问题,学生要有数形结合意识,要养成画草图的习惯,并在图形上标注出“条件的转换”;面对数学实际应用问题,学生须旁注困惑、猜想,将数学文本信息转化为促进自身数学理解所需的信息。

四、语言互译练表达

语言是数学的本质要素,数学学习首先是数学语言的学习。教师要有意识设置一些训练学生语言转化能力的情境,以合适的难度、合理的步骤打磨学生数学语言基本功。数学教学中,教师融合使用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通过三种语言的相互补充、相互转换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学生实现数学理解最重要的策略就是“内部言语转换”,即将阅读内容转化为自己容易接受的语言形式。具体而言,学生可通过过程性实践、建构性阅读,把问题的抽象描述转化为具体表达,即“创造性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问题”。例如,“三角形里一个点”给学生展示了多个从平凡到不平凡的结论,用的是文字语言,且均涉及几何逻辑推理,学生须借助图形语言,使这些文字描述直观、可视。教师可引导学生解读文字信息,画出图形,并将相关条件标注在图形上,随后用符号语言进行步步有据的推理论证。规范学生的数学符号语言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大难点,故而在课堂教学的回顾、小结、提升、归纳等环节,教师须时时强调规范书写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养成用准确的数学符号语言表达的习惯,打通学生数学三种语言转换、互译的关键节点,以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五、评价提动培能力

学生数学阅读的成效需要外显化的评价呈现方式,即阅读过程需要评价来监控,阅读方法需要评价来调整。我们不妨引导学生通过“说(说题、说解决方案、说感受)、画(画思维导图)、写(写解题过程、概括阅读的主要内容)、辩、做”等多种多样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所思、所得、所感、所悟,例如,笔者要求学生做思维导图,对《数学家的眼光》整本书内容进行列表梳理,并给出思维图示——将阅读信息由繁到简、有无序到有序、由散状到结构化进行组织,从而实现“理解性记忆”和“结构化思考”。笔者展示部分作品,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视角分析、评述这些作品,挖掘思维导图的内涵,实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的思想对话。在学生开展有效阅读的基础上,笔者穿插着提出问题:“-3.5,,,0.161161116”中,有理数有。笔者提醒学生注意,不少有理数判别题中出现“”这个数。为什么频繁用这个分数?相邻近的其他分数为何不用?是否有什么讲究?有学生分享阅读体会:是祖冲之计算圆周率过程中的一个关键节点,是圆周率的近似值,被称为“约率”,误差较大。而被称为“密率”或“祖率”,密率又被称为的“最佳近似分数”,不仅精确,还有很多妙处。与“约率”案例类似,“洗衣服的数学”“用圆规画线段”等和生活实践密切相关的故事均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教学中,教师要搭建展示平台,展示学生“说、画、写、辩、做”的成果,利用过程性评价,让学生的数学阅读过程可见、数学思考过程可见、数学成长过程可见。

通过浏览《数学家的眼光》,学生读标题猜内容、读目录品结构、读前言找价值、读概要究内涵,在有限的时间内锁定了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为后续进行品味性阅读铺路。学生边读边思考,逐步掌握分析、概括、比较、综合、联想等阅读方法,实现“以读促思、以思促达”。针对一些逻辑性较强、推理能力要求较高的专题,学生则可进行探求性阅读,完成部分特定任务;也可以合作学习,与他人组成共读小组,把多项任务整合成某个项目,制订研究计划,搜集、整理相关材料,交流、探讨、发布阅读成果,实现数学阅读的项目化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教师应该有一批书籍,用来扩充学生在大纲教材方面的知识。可见,引导学生阅读数学拓展性书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数学阅读,学生学会从数学视角观察世界,养成理性思考问题的习惯,能够用数学语言规范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既了解数学史实、品读数学内涵,又欣赏数学之美、感悟数学之用,还掌握数学阅读方法、提升学习能力,向抽象的数学世界迈进了一大步。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核心素养导向下提升初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编号FJJKCG20-312)的成果。

多边形的外角和为什么等于360度,多边形的外角和怎么算(1)

栏目热文

为什么醪糟不升血糖(十种人不能吃醪糟)

为什么醪糟不升血糖(十种人不能吃醪糟)

12月6日,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正式发布了第10版《全球糖尿病地图》,根据地图显示,可以得出未来几十年内的糖尿病情况...

2023-03-12 10:55:11查看全文 >>

佛手瓜与什么搭配最好(佛手瓜什么时候吃最佳)

佛手瓜与什么搭配最好(佛手瓜什么时候吃最佳)

三餐美味,四季幸福,大家好! 佛手瓜,是一种很有意思的食物,它长得很像佛祖双手合十的样子,所以被叫做佛手瓜。佛手瓜不仅营...

2023-03-12 10:50:50查看全文 >>

佛手瓜不宜多吃吗(佛手瓜吃多了有什么好)

佛手瓜不宜多吃吗(佛手瓜吃多了有什么好)

“这佛手瓜不能吃,致癌!”听了这话,苏阿姨脸都绿了。苏阿姨的儿子第一次带着女朋友小莉回家来吃饭,她又兴奋又激动,当天准备...

2023-03-12 10:43:26查看全文 >>

买的元宝如何撑开(如何买到元宝)

买的元宝如何撑开(如何买到元宝)

我们中华民族,有祭祖的‘风俗,每逢新年或清明,很多普通人家,都要祭拜先人,表达追思之意。全国各地,祭祖的内容形式不同。无...

2023-03-12 11:15:09查看全文 >>

开关站和开闭所区别(开关站与开闭所一样吗)

开关站和开闭所区别(开关站与开闭所一样吗)

高压配电:高压供电系统是指从高压进线的产权分界点到变压器之间的线路和设备。同时使用多台变压器供电的民用建筑物,通常都采用...

2023-03-12 11:27:12查看全文 >>

多形边数与角度的关系(多边形角度和边数的关系)

多形边数与角度的关系(多边形角度和边数的关系)

●老李原创作品《初中数学解题模型壹盘清》10部思维导图课件及680集配套视频课程目录及作品展示(含课件及10集免费视频:...

2023-03-12 10:53:25查看全文 >>

多边形的中心角与边数公式(正多边形中心角与边数的关系)

多边形的中心角与边数公式(正多边形中心角与边数的关系)

在初中数学课本中,我们慢慢开始接触到正多边形图形。关于此类图形的一些结构特点和特性给大家介绍一下。正六边形正多边形是指二...

2023-03-12 10:48:48查看全文 >>

多边形内角与边数的关系(多边形内角和与边数的公式)

多边形内角与边数的关系(多边形内角和与边数的公式)

题目图1(1)多边形内角和与它的边数有什么关系?(2)一个九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3)一个n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解题...

2023-03-12 11:29:08查看全文 >>

为什么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度(为什么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度小学)

为什么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度(为什么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度小学)

从细微处入手开展常态教研很多时候,对于年轻教师而言,如何进行教研,总是很困扰,一般而言,教师日常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上课,...

2023-03-12 10:50:16查看全文 >>

多边形与角的关系规律(多边形的中心角计算公式)

多边形与角的关系规律(多边形的中心角计算公式)

各位考官,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第十一章第三节《多边形 及其内角和》一、教材分析《多边形内角和》是...

2023-03-12 10:55:11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