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成长阶段,家长或多或少都会与叛逆期的孩子相抗衡,有的家长看得紧管得严,孩子生活中的叛逆表现相对弱一点,有的家长工作忙少陪伴,孩子表现就会更激烈一些!
叛逆期的孩子会有不同的特点和表现。作为家长需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找出叛逆背后的真正原因,这样才能理解孩子的种种行为表现,更好地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反抗期”。正所谓“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才好对症下药。
一、何为孩子的叛逆期?
从幼童到成年,孩子一般会经过三段叛逆期,这属于心理的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由于对事物的高度好奇心和探求心,从而导致其心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怀疑和批判意识,“质疑”、“反抗”、“争吵”、“离家出走”正是孩子叛逆期发展到高峰期时会出现的集中表现。
此时的孩子迫切希望摆脱成人(尤其是父母)的监护,他们反对父母把自己当小孩,而以成人自居,他们会感到或担心外界忽视了自己的独立存在,所以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孩子们会尝试运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的平等地位,不满意的情绪宣泄便成了我们所说的叛逆期。
叛逆心理虽然说不上是一种非健康的心理,但是当它反应强烈时却是一种反常的心理。
二、叛逆期的年龄段
孩子叛逆期一般会经过三个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智的成熟,叛逆期的表现也会越来越激烈。
第一个叛逆期:2-3岁给初为父母的家长一个下马威
孩子在两岁左右感知到的世界会逐渐成为行为意识,家长眼中的“小乖乖”似乎突然变成一个令人感到无奈的“小恶魔”。口齿不清的小家伙们开始喜欢以“不”字打头,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在你说的指令前面加个“不”字来回应。
比如:“睡觉!”“不觉!”“吃饭!”“不饭!”“叫阿姨!”“不阿姨!”等等。
第二个叛逆期:6-8岁的小大人儿
孩子进入小学后,他们的主要社交不再是家人、邻居,而是学校的同学和老师,步入了小学学堂,他们会觉得自己是个小大人了,可以自己做决定,开始有了想挣脱父母的掌控的想法,想自己去主宰一些事物,比如用钱买零食,比如游戏,还比如送同学或者父母的小礼物。
家长们也会发现孩子开始顶嘴,小脾气开始有些急躁,喜欢跟大人“唱反调”。但此时的他们还是非常的需要大人,还是会在父母“忠言逆耳”下安静下来,十分钟前还发誓和父母好死不相往来,十分钟后就会在父母怀里撒娇让你们陪他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