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自然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概念图(动物细胞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11-06 22:23:02作者:YD166手机阅读>>

1.简述科学的研究内容

科学是人类在研究自然现象、发现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知识系统,以及获得这些知识系统的认识过程和在此过程中所利用的方法。根据研究对象不同,可将科学分为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等分支。这些分支具有研究方法的差异,也共享一些通用的科学方法,呈现出相互渗透、交叉融合的趋势。科学为技术和工程提供了理论基础。科学、技术与工程的相互促进作用日益增强,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了人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提高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水平;科学为人类认识和理解自然与社会提供了独特的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精神力量和价值观念,提高了人类社会的精神文明水平。在广义的理解中,科学也包括技术与工程。

2.简述科学课程的性质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是一门体现科学本质的综合性基础课程,具有实践性。科学课程有助于学生保持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从亲近自然走向亲近科学,初步从整体上认识自然世界,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关系,发展基本的科学能力,形成基本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今后学习、生活以及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有助于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强国建设。

3.简述2022版科学课标中科学课程理念

①面向全体学生,立足素养发展

②聚焦核心概念,精选课程内容

③科学安排进阶,形成有序结构

④激发学习动机,加强探究实践

⑤重视综合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⑥简述教学如何面向全体学生,立足素养发展

4.简述教学如何聚焦核心概念,精选课程内容

女遵循“少而精”原则,聚焦学科核心概念,精选与每个核心概念相关的学习内容,设计相应的系列学习活动,做到适合年龄特征、突出重点、明确要求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探究、实践与思考,在学习学科核心概念的基础上,理解跨学科概念,并应用于真实情境。根据“六三”学制和“五四”学制各自特点合理组织与安排课程内容。

5.简述教学如何科学安排进阶,形成有序结构

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科学安排学习进阶。一是学习内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易到难二是学习活动从简单到综合。将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有机整合,规划适合不同学段的、螺旋上升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设计适合不同学段的探究和实践活动形成有序递进的课程结构。

6.简述教学如何激发学习动机,加强探究实践

倡导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科学活动,创设愉快的教学氛围,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内在动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的各种资源,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设计适宜的探究问题,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激发积极思维。倡导以探究和实践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积极体验,经历科学探究以及技术与工程实践的过程;重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总结、反思、应用和迁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7.简述教学如何重视综合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构建素养导向的综合评价体系。改进结果评价,重视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考查;强化过程评价,重视“教一学一评”一体化,关注学生在探究和实践过程中的真实表现与思维活动;探索增值评价,发挥评价的诊断功能、激励作用和促进作用,关注个体差异,改进学习过程。综合评价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和客观性,强调主体多元、方法多样、内容全面,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学生等多主体参与评价的积极性。

8.简述2022课标小学科学的核心素养内涵

女科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科学课程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科学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包括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等方面

9.简述2022课标中的科学观念的内涵

科学观念是在理解科学概念、规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观念既包括科学、技术与工程领域的一些具体观念,如对物质、能量、结构、功、变化的认识;也包括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如对科学知识的可验证性、相对性暂时性的认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以及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还包括科学观念在解释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10.简述2022课标中的科学思维的内涵

科学思维是从科学的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主要包括模型建构、推理论证、创新思维等。模型建构体现在:以经验事实为基础,对客观事物进行抽象和概括,进而建构模型;运用模型分析、解释现象和数据,描述系统的结构、关系及变化过程。推理论证体现在:基于证据与逻辑,运用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等思维方法,建立证据与解释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合理见解。创新思维体现在:从不同角度分析、思考问题,提出新颖而有价值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11.简述2022科学课标的总目标

科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①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形成初步的科学观念

②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思维能力3。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具有初步的探究实践能力4.树立基本的科学态度,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12.简述2022课标中的探究实践的内涵

探究实践主要指在了解和探紫自然、获得科学知识、解决科学问题,以及技术与工程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科学探究能力体现在: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提出科学问题,并针对科学问题进行合理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并搜集证据,分析证据并得出结论;对结果进行解释与评估;准确表达观点,反思探究过程与结果。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体现在:了解技术与工程实践的一般过程和方法,针对实际需要明确问题,提出有创意的方案,并根据科学原理或限制条件进行筛选;实施计划,利用工具和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根据实际效果进行修改迭代;用自制的简单装置及实物模型验证或展示某些原理、现象和设想。自主学习能力体现在:自主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策略、监控学习过程、反思学习过程与结果。

13.简述2022课标中的态度责任的内涵

态度责任是在认识科学本质及规律,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科学态度体现在: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乐于探究和实践;有基于证据和逻辑发表自己见解的意识,严谨求实;不迷信权威,敢于大胆质疑,追求创新;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善于合作,乐于分享。社会责任体现在:珍爱生命,践行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热爱自然,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对与科学技术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遵守科学技术应用中的公共规范、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维护自身和他人的合法权益,捍卫国家利益。

14.课标中提出的4个跨学科概念有哪些?

物质与能量、结构与功能、系统与模型、稳定与变化4个跨学科概念。

15.简述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思维能力?

掌握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联想与想象、*思维、发散思维、突破定势等基本的思维方法及其在科学领域的具体应用;能基于经验事实抽象概括出理想模型,具有初步的模型理解和模型建构能力;能合理分析与综合判断各种信息、事实和证据,运用证据与推理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具有初步的推理与论证能力;能对不同观点、结论和方案进行质疑、批判、检验和修正,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和方案,具有初步的创新思维能力。

16.简述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具有初步的探究实践能力?

掌握观察、实验、测量、推理、解释等基本的科学方法;形成科学探究的意识,理解科学探究是探索和了解自然、获得科学知识、解决科学问题的主要途径,理解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和反思评价等要素,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理解技术与工程涉及明确问题、设计方案、实计划、检验作品、改进完善发布成果等要素,具有初步的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能根据自身特点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监控学习过程,反思学习过程与结果,具有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

17.简述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树立基本的科学态度,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具有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能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基于证据和逻辑得出结论,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敢于大胆质疑,追求创新;善于与他人合作和分享,包容不同的观点;热爱自然、珍爱生命,具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能对与科学技术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尊重科学,反对迷信;遵守科学与技术应用的公共规范、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维护自身和他人的合法权益,捍卫国家利益。

18.简述如何进行小学课程内容的呈现?

在课程内容的呈现上,每个学科核心概念分解成若干学习内容。根据学段目标、学生特点,以及学科核心概念的本质特征,提出每个学段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教学策略建议和学习活动建议。

内容要求、学业要求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螺旋上升,进阶设计;教学策略建议主要用于帮助教师理解学科核心概念和进行教学设计;学习活动建议主要用于帮助教师明确必要的学习活动经历与过程,以及基本学习方式。学习活动主要包括观察、测量、观测、实验探究、模拟实验、制作、体验、调查、种养殖、读图识图、项目研究、科普剧等。

19.简述课标提出的13个学科核心概念有哪些?

①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②物质的变化与化学反应

③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④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

⑤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⑥生物体的稳态与调节

⑦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⑧生命的延续与进化

⑨宇宙中的地球

⑩地球系统

⑪人类活动与环境

⑫技术、工程与社会

⑬工程设计与物化

20.简述课标中的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世界是物质的,太阳系、地球、原子、基本粒子、电磁场等都是物质。不同组成与结构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其功能与用途。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用途,有助于学生形成物质与能量、结构与功能、系统与模型、稳定与变化等跨学科概念。

21.简述课标中的物质的变化与化学反应

物质是不断变化的,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是物质的性质发生了改变,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通过化学反应得以实现,其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化学反应需要一定的条件,合理利用与调控化学反应可以创造新的物质并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问题认识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伴有能的转化,有助于学生形成物质与能量、稳定与变化等跨学科概念。

22.简述课标中的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包括机械运动、热运动和电磁运动。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包括电偿力、万有引力、强相作用与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学习机械运动、热运动和电磁运动等,探究运动与相互作用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与模型等跨学科概念。

23.简述课标中的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

在物质的一切属性中,运动是最基本的属性对应物质的各种运动形式,能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如在机械运动中表现为机械能,在热现象中表现为系统的内能。能量是一切运动着的物质的共同特性也是各种运动的统一量度。能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通过做功相互转化。能在转移与转化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本学科核心概念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物质与能量、稳定与变化等跨学科概念。

24.简述课标中的生物体的稳态与调节

生物体是一个在内部和外部不断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流与反馈的开放系统,能通过自我调节机制维持稳态。植物可以制造有机物,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动物通过获取其他生物的养分来维持生存;人体通过一定的调节机制,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本学科核心概念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物质与能量、稳定与变化等跨学科概念。

25.简述课标中的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地球上每一种生物的生存都与环境密切相关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协调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人类的活动能对环境产生重大的影响,而生活环境与习惯也会影响人体健康。本学科核心概念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物质与能量、结构与功能、稳定与变化等跨学科概念。

26.简述课标中的生命的延续与进化

生物通过生殖、发育和遗传使遗传信息代代相传,实现生命的延续。在生命延续的过程中,遗传信息可能会发生改变。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本学科核心概念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结构与功能、稳定与变化等跨学科概念。

27.简述课标中的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地球和月球组成地月系,太阳、绕太阳运转的行星及其卫星和各类小天体组成太阳系,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普通恒星,银河系是宇宙中的一个普通星系。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形成了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等周期性的自然现象。人类对太空的探索,正在逐步揭开宇宙的奥秘。本学科核心概念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物质与能量、系统与模型、稳定与变化等跨学科概念

28.简述课标中的地球系统

地球是一个由不同圈层组成的系统。地球的外部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内部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和地幔的一部分组成了岩石圈。不同圈层之间存在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决定了整个地球的演化方向。大气运动形成了天气和气候现象岩石风化形成了土壤,流水和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重要力量。本学科核心概念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物质与能量、系统与模型等跨学科概念。

29.简述课标中的人类活动与环境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同时也面临着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人类活动会对环境产生影响,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一种重要的公共资源。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科学防灾减灾,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学科核心概念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与模型稳定与变化等跨学科概念。

30.简述课标中的技术、工程与社会

人类在与自然界打交道的过程中,为了适应自然改善生存条件而产生了技术;人类对已有的物质材料和生活环境加以系统的开发、生产、加工、建造,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就产生了工程。早期技术、工程和科学相对比较独立,而现代技术、工程和科学相互影响与相互促进,越来越密不可分,共同推动了社会进步。本学科核心概念的学习内容,包括技术与工程的性质和特点,技术与工程对人们生活、生产和社会的影响,科学、技术、工程的相互影响;还包括体现上述内容且与所学科学内容有关的创意实践活动,以及利用创意作品进行自主探究。这些学习内容和活动有助于学生形成物质与能量、结构与功能、系统与模型稳定与变化等跨学科概念。

31.简述课标中的工程设计与物化

工程活动的本质是创造人工实体,设计与物化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工程首先要定义和界定问题,明确需要满足的标准和受到的限制条件,形成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基于证据进行优化并确定方案;物化是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材料,实施设计方案,做出初步的产品或实物模型。经过对结果的评估,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对于比较复杂的产品或实物模型,可能需要多次迭代改进。本学科核心概念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物质与能量、结构与功能、系统与模型、稳定与变化等跨学科概念。通过体验和实践操作,学生可以在理解学科概念的同时,更好地领会和理解跨学科概念的内涵。

32.简述学业质量的内涵

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

33.简述如何展开小学课程内容的教学?

科学教学要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宗旨,以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为基础,加强教学内容整合,注重教学方法改革,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①基于核心素养确定教学目标

②围绕核心概念组织教学内容

③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设计

④以探究实践为主要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34.简述如何基于核心素养确定教学目标

系统设计学年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落实课程总目标和学段目标。确定教学目标要围绕核心素养,依据学业要求和学业质量标准,建立具体学习内容与核心素养表现之间的关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不同层次教学目标要围绕核心概念,相互关联、整体考虑;同一核心概念在不同年级的教学目标要体现进阶要求。

35.简述如何围绕核心概念组织教学内容

基于课程标准,围绕学科核心概念和跨学科概念,理解教材设计,关注知识间的内在关联,促进知识的结构化,改变碎片化、制裂式的教学倾向。把握核心概念进阶,强化学段教学内容安排的序列化和递进性,体现学业要求和学业质量标准。突出核心概念在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加强知识学习与现实生活、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实现学生对核心概念的深度理解、有效建构和灵活应用。

36.简述如何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设计?

①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针对拟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按照学习进阶设计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思维、合作的教学活动,渗透科学史教育,重视幼小衔接。重点关注以下环节。

②情境创设与问题提出。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选择合适的情境素材,运用观察、实验、调查、制作等活动创设教学情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探究动机。

③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根据探究问题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方案,明确探究任务,注重激活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动手动脑、经历探究的过程,既要考虑学生自主独立的学习,还要考虑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④总结反思与应用迁移。设计必要环节,指导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与反思,发展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实现应用与迁移,做到融会贯通

37.简述如何以探究实践为主要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探究和实践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要加强对探究和实践活动的研究与指导,整合启发式、探究式、互动式、体验式和项目式等各种教与学方式的基本要求,设计并实施能够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思维型探究和实践。

精心组织,加强监控,让学生经历有效探究和实践过程。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和反思评价等要素技术与工程实践包括明确问题、设计方案、实施计划、检验作品、改进完善、发布成果等要素。

适时追问,及时点拨,激发学生在探究和实践中的思维活动。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思维状况,渗透思维方法避免程式化、表面化的说教,通过精心设问、恰当引导等方式,启发学生既重视动手操作,又注重动脑思考,实现学习结果的自我建构,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教师要根据学习要求和学生学习能力,明确探究和实践任务,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和实践,鼓励学生通过自主与合作方式开展活动,并给予必要的指导与支持。

38.简述评价的功能

以课程目标和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构建素养导向的综合评价体系,发挥评价与考试的导向功能、诊断功能和教学改进功能。

39.简述评价的原则

倡导跨学科融合、校内外结合,体现评价的综合性、增值性及过程性,并遵循如下原则。

以评价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要从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基于学业质量标准和学业要求,让学生明确课程内容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用自评的方法发现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分析形成的原因,并通过自我反思形成更好的学习方法。

以评价改进和优化敦学。要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关注个体差异,根据评价结果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寻找教学目标达成度不高的原因,从教学目标的合理性、教学方法的科学性、教学实施的有效性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与分析,根据评价结果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评价主体多元和方法多样。强调主体多元,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学生等参与评价的积极性,综合利用各评价主体的评价结果,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强调方法多样,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单项评价与整体评价相结合,纸笔测试与表现性评价相结合,综合利用各种方法,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性。

小学阶段尤其要重视过程性评价。对于1~2年级学生,以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为主,重点关注学生的参与情况,不进行书面考试。

自然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概念图,动物细胞生命系统结构层次(1)

栏目热文

自然界的三种生命形式(自然界四种生命形式)

自然界的三种生命形式(自然界四种生命形式)

《灵魂论》要点解读之二:灵魂是潜在地具有生命的一个自然物体的原始实现(原创首发·字5100余)图注:吴寿彭译对于现存的诸...

2023-11-06 22:16:23查看全文 >>

蔓性风铃花长得快不(蔓性风铃花怎样过冬)

蔓性风铃花长得快不(蔓性风铃花怎样过冬)

蔓性风铃花也叫灯笼花,原产地南美,喜光照充足温暖湿润的环境生长,蔓性枝条非常柔软,长的非常快,一年长成一片花墙,开花就像...

2023-11-06 22:21:13查看全文 >>

蔓性风铃花耐寒吗(蔓性风铃花能长在室内吗)

蔓性风铃花耐寒吗(蔓性风铃花能长在室内吗)

今天要跟大家介绍一款适合养在阳台上的花卉,其花色为红色,长得很像小灯笼,简直不要太喜庆,其名字叫蔓性风铃花,也有人叫它灯...

2023-11-06 22:49:40查看全文 >>

蔓性风铃花不开花什么原因(蔓性风铃不怎么开花)

蔓性风铃花不开花什么原因(蔓性风铃不怎么开花)

导读很多小伙伴在养花过程中,经常会问到花痴,有没有哪些绿植能够一年开到头,而且还很容易变成花墙的绿植,其实这样的绿植并不...

2023-11-06 22:28:44查看全文 >>

蔓性风铃花刚长出来的叶子就变黄(蔓性风铃花掉叶子是怎么回事)

蔓性风铃花刚长出来的叶子就变黄(蔓性风铃花掉叶子是怎么回事)

蔓性风铃花又叫灯笼花,它是典型的南方花卉,养护它的过程中,我们只需要给它做好一点,定期的给它使用硫酸亚铁,一个月给它用一...

2023-11-06 22:51:09查看全文 >>

大自然分为哪两种生命体

大自然分为哪两种生命体

地球,我们熟悉而又神秘的家园。然而,科学家们近日揭开了一个惊人的发现,揭示了一个地球的“孪生兄弟”,一个与我们的星球如此...

2023-11-06 22:22:01查看全文 >>

自然界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地球上最高层次的生命系统)

自然界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地球上最高层次的生命系统)

高一生物必修一复习提纲第一章 走进细胞第一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

2023-11-06 22:31:18查看全文 >>

自然界的生命体分为哪几种(自然界最小的生命体是什么)

自然界的生命体分为哪几种(自然界最小的生命体是什么)

碳基生命我们知道地球上所有的生命种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细菌都是碳元素组成,因此属于碳基生命。而且地球生命的氨基酸...

2023-11-06 22:06:13查看全文 >>

生物种类超过多少万种(生物种类一共多少)

生物种类超过多少万种(生物种类一共多少)

动物分类的规则抄书第1天,练习基本功:书写。越来越智能化的今天,让自己的双手功能逐渐变得生疏了[碰拳][碰拳][碰拳],...

2023-11-06 22:46:11查看全文 >>

大暑北方吃什么传统食物(北方大暑吃什么食物养生)

大暑北方吃什么传统食物(北方大暑吃什么食物养生)

俗话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这句俗语很形象地说出了小暑大暑节气的高温湿热的特点,小暑已过,今天迎来了大暑,大家现在所...

2023-11-06 22:45:09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