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体育 >

走出绝境的秘诀最后一段怎么理解(走出绝境的秘诀告诉我们什么)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10-28 18:41:58作者:YD166手机阅读>>

语文高三练习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Ⅰ(本题共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要想科学地解读三星堆考古发现,我们认为必须将这些发现置于其所处的时空框架、时代背景和文化传统之中去分析研究,即情境分析法。情境分析法就是将研究对象放到它所处的特定环境中去分析、理解,正如伊恩·霍德所说:“在情境之中,器物通过和共存的其他器物的关系和对比获取象征意义。脱离情境的客体是不可读的。”

从情境分析法角度认识三星堆考古发现,我们赞同霍巍教授提出的“观察三星堆有三个重要维度”的观点,即自身发展脉络的维度、三星堆文化与中原文化关系的维度和世界古代文明视野的维度。

从发展脉络看,三星堆文化有一个清晰的形成与发展谱系。从成都平原早期的宝墩文化和长江上中游地区的史前文化中,可以找到与三星堆早期文化相似的因素,它们是三星堆文化的源头之一。紧接三星堆文化的金沙文化虽然新出现圈足罐、敛口罐等器物,但也继承了小平底罐等三星堆文化器物,显示出彼此之间的传承关系。此后的东周时期蜀文化又继承了金沙文化的诸多文化传统。

从三星堆文化与中原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看,据文献记载,商末周初时,蜀人曾参与周人伐纣灭商的战争。进入西周时期,四川盆地的蜀文化不仅出现有周文化风格陶器、铜器,还将自身文化扩展到关中地区。进入东周时期,四川盆地的文化先是受到东方楚文化的影响,随着秦国灭蜀,又接受秦文化的影响,逐步融入华夏礼乐文化圈之中。到秦汉时期,最终完成“多元一体”的华夏化过程。

从世界古代文明视野的维度来解读三星堆考古发现,原则上是对的,但现在条件还不成熟,还存在太多的缺环。比如,有人提出三星堆很可能通过蜀身毒道和西亚进行商贸,西亚和南亚的货物和文化顺着这条道路进入四川乃至中原,中原和四川的特产、文化也随着这条道路对南亚、东南亚、西亚产生影响。不过,迄今为止这种观点还缺乏四川与南亚之间中间地带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的支撑。因此,所谓三星堆文化与南亚地区的联系,只是一个大胆的假说,还无法求证。

(摘编自徐良高:《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认识三星堆》,澎湃新闻)

材料二:

记者:三星堆遗址被发现以来,就引起了世界考古界高度关注。它有多重要?

高大伦:三星堆遗址不仅在中国考古界,在世界范围内都非常重要,它丰富了我们对中国古文明的认识,也拓展了人们对世界古文明的看法。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李学勤先生当年实地考察了三星堆遗址和两个已发现的祭祀坑后,激动地说,这个发现一点都不逊于安阳殷墟,在世界考古史上的地位堪比特洛伊、尼尼微古城的发现。

记者:光明日报官微发起的小调查结果显示,网友对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很感兴趣。

高大伦: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青铜器不但数量多,还不乏体量硕大、造型奇异、工艺复杂的器物。比如有整个青铜时代最高的立人像,高 2.62 米;有青铜时代最高最大的青铜神树,高 3.95 米。这些青铜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古蜀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物化反映。

记者:很多人都在关注,三星堆为什么尚未发现文字?

高大伦:我们不妨反过来思考:三星堆为什么必须有自己的文字?以周为例,其当盟主时,文明发达程度应强于蜀。但周人并未另创文字,周文明显然使用了商的全套文字系统。

我大胆推测:三星堆如果有文字,极可能会是在新发现祭祀坑出土的青铜器上所铸商系统的铭文或族徽。这样说的依据是,20 世纪 80 年代,广汉文管所曾收集到一件出自三星堆遗址的商代青铜觚形尊,在其底部圈足内有一“潜”字。退一步说,若真在祭祀坑里发现了与春秋后出现的所谓巴蜀文字相同的符号,如果没有同时写有商系统的文字,我们也很难破译这些符号,甚至难以断定它究竟是不是文字。

记者:三星堆遗址在长江文明中处于何种地位?

高大伦:长江文明是考古学界特别是长江流域考古人几十年探索的重要成果。20 世纪 60 年代以前,大家都认为中华文明摇篮在中原。20 世纪 70 年代后,长江流域也有古老文明渐成学界共识。但是,与中原古文明以河南为中心不同,长江文明中心在不同时段有所转移。准确表述应为:三星堆是商晚期(3300 年前,以三星堆祭祀坑为代表)到周早期(2800 年前,以金沙遗址为代表)的长江文明中心。

总之,以三星堆为代表的中原周边地区,在夏商时期加快了与中原文明融合的步伐。夏商文明强烈辐射周边,推动了周边地区的社会发展进程;周边文化也滋养着夏商,使以中原为主体的夏商文明更加丰富多彩。三星堆的发现,更加彰显了中华古文明多元一体的特质,是中华古文明充满活力、长盛不衰的秘密之所在。

(摘编自李韵:《三星堆,一枚古蜀文明的“时空胶囊”》,《光明日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情境分析法”以器物所处的时空框架、时代背景等为特定环境,体现了考古学的严谨科学态度。

B.三星堆出土的一些青铜器具有体量硕大、造型奇异等特点,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古蜀人的人生观。

C.在三星堆新发现祭祀坑出土的青铜器上铸有商系统的铭文或族徽,这极有可能就是三星堆的文字。

D.经过最近几十年的考古探索,学界逐渐认可了中华文明存在中原文明和长江文明两个摇篮的观点。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考古器物所代表的意义是由学者将其与同时期、同类型的器物进行比较确定的,因此充满了强烈的主观色彩。

B.霍巍教授提出观察三星堆的“三个重要维度”,这是情境分析法在研究三星堆考古中的具体运用,获得了认同。

C.东周时期,蜀文化因受楚文化和秦文化影响,才开始融入华夏礼乐文化圈,开启“多元一体”的华夏化过程。

D.三星堆文明是古代长江文明的中心,对古代四川盆地、长江沿线以及中原地区的文明都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三星堆与中原文化交流的证据的一项是(3 分)

A.三星堆的兽面铜牌饰,盉、豆等陶器,璋、戈、圭等玉器与二里头文化同类器物极为相似;青铜器尊、罍在样式和纹饰上均与商代同类铜器一致。

B.从三星堆青铜器的铸造技术来看,使用的是中原三代文化所特有的范铸技术。碳十四测年显示,三星堆文化和中原三代文化在年代上也大致相当。

C.三星堆大量的考古发现都是与祭祀有关的遗物和遗迹,这与良渚文化玉琮的兽面纹、河南濮阳蚌壳龙虎图案一样,都含有原始巫术与祭祀的寓意。

D.宝鸡地区西周鱼国墓地出土了诸多三星堆文化的特色器物,如尖底罐、青铜人像、青铜短剑、与三星堆金杖上图案内容相似的族名——“弓鱼”等。

4.高大伦在面对记者关于“三星堆为什么尚未发现文字”的提问时,采用了怎样的应答策略?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4 分)

5.三星堆博物馆拟举办“走进三星堆,读懂中华文明”主题活动。假如你是博物馆的解说员, 你将从哪些方面介绍三星堆?请结合材料,列出解说要点。(6 分)

(二)现代文阅读 Ⅱ(本题共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差半车麦秸(节选)

姚雪垠

他是一个顶有趣的庄稼人。他从入伍的时候起,就成了我们最有趣的好同伴,一直到他昏昏迷迷地躺在担架上离开我们。他走了以后,我们不断地谈着他,想念着他。队长保存他的那支小烟袋,像保存爱人的情书似的,珍惜得不肯让别人拿去。

差半车麦秸还没有挂彩的时候,一天到晚他总噙着他的小烟袋,也不管烟袋锅里有烟没烟。有时候他一个人离开屋子,慢吞吞地走到村边,蹲在一棵小树下面,皱着眉头,眼睛茫然地望着面前的原野,当然,噙着他的小烟袋。隔很长的时间,他把两片嘴唇心不在焉地吧塔一咂,就有两缕灰色的轻烟从鼻孔里呼了出来。同志们有谁走到他的眼前,问他:“嗨,差半车麦秸呀, 你是不是在想你的黄脸老婆哩?”这时,差半车麦秸的脸皮就微微地红了起来。

有时候差半车麦秸并不想念他的女人和孩子,他用一种抱怨的口气望着田里说:“你看这地里的草呀,唉!”他大大地吸了一口烟,然后再把下边的话和着烟雾吐出来:“平稳年头,人能安安生生地做活,好好的地里哪能会长这么深的草!”

他的小烟袋正像他本人一样,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次我看见了他的小烟袋,就不由地想起来一段有趣的故事。

一个寒冷的黄昏,忽然全队的弟兄们兴奋得发狂一般地呐喊着跳到天井里,把一个新捕到的汉奸同队长密密地围了起来。汉奸两只手被绑在背后,脸黄得没一丝血色,两条腿抖得几乎站立不住。他的脖颈后插一把旧镰刀,腰里插一根小烟袋,头上戴一顶古铜色的破毡帽。

队长手里拿着一面从汉奸身上搜出来的太阳旗,他表情严肃,像一尊铁人。同志们疯狂地叫着:

“呵!打扮得多像庄稼人!”

“老爷,俺是好人呐!”汉奸颤抖着替自己辩护,“我叫王哑,人人都知道的。” “是小名字吗?”队长问,左颊上的几根黑毛动了几动。

“是小名字,老爷。小名字是爷起的,爷不是念书人。爷说起个坏名字压压灾星吧。……” “你的大名字叫什么?”

“没有,老爷。爷说庄稼人一辈子不进学屋门儿,不登客房台儿,用不着大名儿。” “有绰号没有?”

“差,差,老爷,„差半车麦秸‟。”

“嗯?”队长的黑毛又动了几动。“差什么?”“„差半车麦秸‟,老爷。”

“谁差你半车麦秸?”

“人们都这样叫我。”“哑巴”的脸红了起来。“这是吹糖人的王二麻子给我起的外号。他一口咬死说我不够数儿……”

“哈哈哈!”同志们都笑了起来。

队长不笑。队长一步追一步地问他的家乡、居住地和当汉奸的原因。

“俺是王庄人,”“哑巴”说,“是大王庄不是小王庄。北军来啦,看见屋里人就糟蹋,看见外厢人就打呀,砍呀,枪毙呀。小狗子娘说:„小狗子爹呀,庄里人跑空啦,咱也跑吧。跑出去, 唉,一天喝一碗凉水也是安生的!‟俺就带着俺的屋里人跟俺的小狗子跑出来啦。小狗子娘已经两天两夜水米没打牙,肚子两片塌一片。小狗子要吃奶,没有,就吱咩咩地哭着……”

被绑着的农人把头垂下去,有两行眼泪从他的鼻凹滚落到了嘴角。我们的队长用低声命令说:

“说简单一点吧。你说你为什么拿着小太阳旗?”

“老爷,小狗子娘说:„小狗子爹呀,处在这兵荒马乱的年头儿,咱们死了没要紧,可是能眼巴巴地看着小孩子饿死吗?‟是的,老爷,小孩子没做过一件亏心事,凭啥饿死呢?小狗子娘说:

“你回去吧,到庄子边把咱地里的红薯挖几根拿来度度命,全当是为着救救小孩子!‟大清早我回去了一趟,可是高庄子还有二里远,有几个戴铜盆帽子的北军就开枪向我打起来,我又跑回来啦。回来听着小狗子在他妈怀里吱咩咩,吱咩咩……”他开始哽咽起来,不能够再说下去了。

“不要哭!”队长低声又命令说,“因此你就当汉奸了,是不是?”

“鬼孙才是汉奸呐!我要是做了汉奸,看,老爷,上有青天,日头落——我也落!”差半车麦秸耸了耸肩膀,继续说下去:“别人告诉我说,拿一个太阳旗北军就不管啦。小狗子娘自己做了个小旗交给我,她说:„小狗子爹,快走吧,快去快回来!‟老爷,你想,我是中国人还会当汉奸吗?小狗子娘真坏事,叫我拿他妈的倒霉的太阳旗!狗皮膏药似的!”他一边哽咽着,一边愤怒地咬着牙齿,一边又用恐惧的眼光看着队长。

队长又详详细细地盘问了一会儿,渐渐松开了脸皮,不再像一尊铁人了。他终于吩咐我们把差半车麦秸手上的绳子解开。

隔了一天,刚吃过午饭,我又看见差半车麦秸在我们的院里出现。队长告诉我们说他已经加入我们的队伍了。我们大家高兴得疯狂地叫着,跳着,高唱着我们的游击队歌。可是差半车麦秸一直老老实实地站立着,茫然地微笑着,嘴里噙着一只小烟袋。

1938 年 4 月初写于武汉旅次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差半车麦秸”原本是个本分的庄稼人,无奈因日军侵略失去了家园和土地而导致流离失所,因生活所迫当了汉奸。

B.“差半车麦秸”被抓后,游击队的兄弟都想要枪毙他,这说明当时的游击队员身上有像阿Q 一样的劣根性。

C.“差半车麦秸”和队长的对话,能够表现出他对于日本侵略者的愤恨,也自然地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人民所遭受的疾苦。

D.“差半车麦秸”加入游击队后,队员们都高兴得疯狂地叫着跳着;可是他却茫然地微笑,说明这时他对游击队还不信任。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语言很有特色,善于运用鲜活口语,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既风趣幽默,又典雅生动。

B.小说无论是对主人公“差半车麦秸”,还是对次要人物游击队长都有生动传神的细节刻画。

C.小说既写出了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又呈现出具体的场面,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感和表现力。

D.小说几次细致描写“差半车麦秸”噙着他的小烟袋,起到了“小细节、大印象”的作用。

8.茅盾在《八月的感想》中给予这篇小说很高的评价,认为小说描写的“差半车麦秸”其实是旧中国千千万万农民的一个缩影。请结合文本分析他的形象特点。(4 分)

9.小说在叙事谋篇方面很有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题。

材料一:

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历览近代之士,自其敷奏之日、始进之年,而耻已存者寡矣。官益久,则气愈媮①。望愈崇,则谄愈固。地益近,则媚亦益工。至身为三公,为六.卿.,非不崇高也,而其于古者大臣巍然岸然、师傅自处之风,匪但目未睹,

耳未闻,梦寐亦未之及。臣节之盛,扫地久矣。非由他,由于无以作朝廷之气故也。

何以作之气?曰:以教之耻为先。贾谊谏汉文帝曰:“主上之遇大臣如遇犬马,彼将犬马自为也。如遇官徒,彼将官徒自为也。”兹训,炳若日星,皆圣哲之危言,古今之至诚也。 农工之人、肩荷背负之子则无耻,则辱其身而已;富而无耻者,辱其家而已;士无耻,则名之曰辱国;卿大夫无耻,名之曰辱社稷。由庶人贵而为士,由士贵而为小官,为大官,则由始辱其身家,以延及于辱社稷也。

(选自清·龚自珍《明良论》)

材料二:

吾观三代以下,世衰道微,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彼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顷读《颜氏家训》有云:“齐朝一士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吾时俯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嗟乎!之推不得已而仕于乱世犹为此言尚有《小宛》②诗人之意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愧哉

罗仲素曰: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朝廷有教化,则世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

(选自明·顾炎武《廉耻》)

材料三: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选自《论语·为政》)

[注]①媮:通“偷”,苟且。②《小宛》是出自《诗经·小雅》中的一首诗。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之推不得已而仕/于乱世犹为此言/尚有《小宛》诗人之意/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愧哉

B.之推不得已而仕于乱世/犹为此言/尚有《小宛》诗人之意/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愧哉

C.之推不得已而仕于乱世/犹为此言/尚有《小宛》/诗人之意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愧哉

D.之推不得已而仕/于乱世犹为此言/尚有《小宛》/诗人之意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愧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六卿,又称六官,古代统军执政之官。后往往称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为六卿。

B.社稷,分别指土神和谷神。古时君主为祈求太平盛世祭祀两神,后“社稷”成了国家的象征。

C.书,古代的文体,可指书信,或指奏章文书。文中与《谏逐客书》中的“书”用法不同 。

D.曹,与伦、侪、徒、属等均有辈、类之意;也指古代分科治事的官署和部门,如刑曹、兵曹、功曹。文中意思为前者。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开篇都批评了当时世衰道微、士人不知廉耻之风日盛这一社会现状。

B.材料一论述了从农工至卿大夫各阶层不知廉耻而带来的对自身、家庭、国家不同程度的危害。

C.材料二批评了北齐读书人教子的方式,赞扬了颜氏教子不随波逐流、不争于仕途的做法。

D.材料三运用对比,认为用政令、刑罚来制约百姓,百姓可暂免于犯罪,但并无羞耻之心。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兹训,炳若日星,皆圣哲之危言,古今之至诚也。

(2)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彼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

14.简要概括三则材料让世人知耻明耻的方法。(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两首清诗,完成 15~16题。

菊梦

曹雪芹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九日登高台寺

沈辂

万里秋光客兴赊,同人九日惜年华。

台高不尽看枫叶,院净何须坐菊花。

对酒披襟形独放,凭风落帽笑谁加。

诗成合座皆珠玉,归去迟迟满落霞。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菊梦》抒梦中情,写醒时怨,虚实结合,写出了梦境与现实的距离,读后令人产生无限悲凉之情。

B.《菊梦》是《红楼梦》中众人结社赋诗时黛玉所作,这种风雅之事已成俗,可从沈诗中得到印证。

C.沈诗首联写登高所见所感,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所表达的感情是一致的,含蓄而深沉。

D.曹诗借梦表达想与陶渊明那样的隐士结交,沈诗“对酒披襟”则直接描绘出作者率性而为的风姿。

16.两首诗均以景结情,其意蕴却迥然不同,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古诗词中常出现的“琼楼玉宇”,多用以指神仙居住的地方,譬如嫦娥的广寒宫,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有类似的描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作者自认为勇武不减当年,可以随时奔赴疆场,又担心朝廷对自己弃而不用,用而不信。

(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后代诗人面对滔滔逝水,亦常常感叹时光流逝、功业无成或表达绵绵愁思、离愁别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Ⅰ(本题共 2 小题,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19 题。

“基因”是一个大家_________的名字,“基因”是生物的遗传密码。当前,全球范围内转基因技术_________,产业应用突飞猛进,但在我国,转基因安全问题已经变成一个让正方、反方的社会话题。

比如在转基因安全争论中,“转基因食品吃一代安全,吃十代、二十代安全吗?”这种说法非常流行。其实苛求转基因食品的绝对安全违背了基本的科学精神与科学常识。绝对安全的食品是不存在的,任何一种食品,甚至水,都有安全剂量。转基因安全问题的非理性争论,了在物质文明不断进步的同时,科学精神的匮乏与缺位。而科学精神的重要内涵就是尊重事实、理性包容。在转基因安全问题的争论中,需要秉持的科学精神,是以科学证据为基础,通过科学探索和理性讨论,揭示真理、形成共识。关于转基因安全性问题,最符合科学精神的结论是:转基因技术风险具有可控,经过在专业机构科学认证、政府部门审批和监管下的转基因产品是安全的。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耳熟能详 方兴未艾 喋喋不休 强调

B.屡见不鲜 日新月异 喋喋不休 凸显

C.耳熟能详 日新月异 争论不休 凸显

D.屡见不鲜 方兴未艾 争论不休 强调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转基因技术风险具有可控,经过专业机构科学认证、政府部门审批和监管的转基因产品是安全的。

B.转基因技术风险可控,经过专业机构科学认证、政府部门审批和监管的转基因产品是安全的。

C.转基因技术风险具有可控性,经过专业机构科学认证、政府部门审批和监管下的转基因产品是安全的。

D.转基因技术风险可控,经过专业机构科学认证、政府部门审批和监管下的转基因产品是安全的。

(二)语言文字运用 Ⅱ(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0~21 题。

一座完善的建筑,必须具有三个要素:适用、坚固、美观。建筑本身常常是时代环境的写照。建筑里会反映各时代的智识、技能、思想、制度、习惯,。因此,适用是指建筑要适合于当时当地人民生活习惯、气候环境。

天然材料种类很多,但不一定都被人选用,被选用的材料,更不一定是最坚固、最易驾驭的。石料本身比木料坚固,然在中国用木达到了高度的圆满,,且建筑上的各种问题常不能独用石料解决,即有用石料处亦常发生弊病,反比木质的部分容易损毁。

建筑上的美,浅而易见的,当然是轮廓、色彩、材质等,,如长与短之比,平面上各大小部分之比较分配,立体上各体积各部分之轻重均等,正所谓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建筑主要是为解决生活上各种实际问题而结构出来的物体,所以无论美的精神多缥缈,建筑上的美都不能脱离合理的结构而独立。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21.请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 15 个字。(3 分)

四、整本书阅读(5 分)(本题共 1 小题,5 分)

22.《红楼梦》中最能打动你的场景是哪一个?请概述并说明理由。不超过 80 个字。(5 分)

五、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有人说,走出绝境的秘诀是拼命抖掉身上的泥土,使之成为自己的台阶。

这句话,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联系社会现实,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19 分)

1.(3 分)D(形成共识的是“长江流域也有古老文明”,并非是“长江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摇篮)

2.(3 分)B(A 项考古器物的意义是由学者研究确定的,具有一定的学理依据,并非“充满强烈的主观色彩”;C 项“才开始融入华夏礼乐文化圈,开启‘多元一体’的华夏化过程”错误,原文“西周时期”,蜀文化就已经“将自身文化扩展到关中地区”;“多元一体”的华夏化过程可以追溯到成都平原早期的宝墩文化和长江上中游地区的史前文化;D 项三星堆文明只是特定时段的长江文明的中心)

3.(3 分)C(A、B、D 项都通过实物证明了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C 项只是表明两种文化在祭祀上的一致性,并不能体现文化的交流)

4. ①逆向思考。以周为例,论证三星堆可能并不需要自己的文字;②合理推测。以上世纪 80 年代广汉文管所收集的文物证明三星堆文字极有可能是新发现青铜器上的铭文或族徽;③缜密表达。退一步思考,强调了破译符号、断定文字的难度。

【评分参考】共 4 分,答出1 点 1 分,2 点 2 分,3 点 4 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5. ①三星堆遗址在世界考古史上的地位;②三星堆在长江文明中的地位;③三星堆青铜器的造型及其象征意义;④三星堆文明的发现对中华古文明研究的意义;⑤三星堆文明形成和发展谱系;⑥三星堆文明研究的方法。

【评分参考】共 6 分,每点1 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二)(16 分)

6.(3 分)C(A.“差半车麦秸”没当汉奸。B.说明当时的游击队员像阿Q 一样身上有劣根性错误 D.说明这时他还不信任游击队错误)

7.(3 分)A(“风趣幽默,典雅生动”错误)

8.①胆小老实。憎恨日本人但不敢反抗,被抓后吓得几乎站不住。②愚昧憨厚。为了家人活命,拿着妻子做的太阳旗出去寻吃的。③淳朴善良。参加了游击队后时时惦念着家乡和土地,饱含着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评分参考】共 4 分,答出一条给 2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9.①运用倒叙手法。先交代“差半车麦秸”牺牲及战友们对他的怀念,设置悬念,然后回顾他被误抓后参加游击队的全过程,饶有趣味。②采用第一人称视角。不仅能增强真实性,而且可以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更生动地刻画“差半车麦秸”形象。③以小烟袋为线索串联故事。小说开头写游击队长保存他的小烟袋像保存情书一样,中间多次写“差半车麦秸”噙着小烟袋的细节,最后又以小烟袋结尾,构思严谨而巧妙。

(答通过对话形式塑造人物、推动情节发展也可以)

【评分参考】共 6 分,答出一条给 2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古诗文阅读(35 分)

(一)(20 分) 10.(3 分)B

11.(3 分)C(“用法不同”错)

12.(3 分)C(“不争于仕途”错。)

13.⑴像古时候大臣那种高尚的、为人表率的自持风格,不只是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到,就连睡觉也梦不到了。

⑵但是凛冽的寒冬中有不凋的松柏,在风雨交加的日子,公鸡依然不停地啼鸣报晓,而在那些昏暗的日子,确实也不会没有独自清醒的人啊!

【评分参考】共 8 分,每句4 分。

14.①材料一认为国君要尊重官员,君明则臣良。②材料二认为朝廷要注重对世人的教化。③材料三认为统治者要用道德来统治百姓,用礼来约束百姓。

【评分参考】共 3 分,答出一条得 1 分,答出三条即可得 3 分。其他答案若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9 分)

15.(3 分)C(感情一致,含蓄而深沉错)

16.①曹诗结句描写梦醒后的场景。枯黄的草、寒冷的烟共同营造出一种凄凉衰败的意境,表达出满腹幽怨又无处诉说的悲凉之情。②沈诗结句描写宴会结束时,意犹未尽的场景。霞光满天,色彩绚烂,营造出一种宏远阔大的意境,进一步突出了诗人恣意豪放、自由洒脱的形象特点。

【评分参考】共 6 分,答出一条得 3 分。其他答案若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三)(6 分)

17.(1)青冥浩荡不见底 日月照耀金银台

(2)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3)示例: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世间行乐亦如此 古来万事东流水

【评分参考】共 6 分,每空1 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三、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一)(6 分) 18.C

19.B(画线句存在两处语病,一是“风险具有可控”搭配不当,可改为“风险可控”或“风险具有可控性” ;二是“经过在„„下”成分赘余,可删“在 „„下”)

(二)(9 分)

20.①当然也反映各地方的地理气候 ②用石则甚不妥当 ③美的大部分精神蕴于其权衡中

【评分参考】共 6 分,每条2 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1.①建筑适用不能脱离时代环境;②建筑坚固不能脱离合适材料;③建筑美观不能脱离合理结构。

【评分参考】3 分,每点 1 分,意思对即可。句式不合要求,扣 1 分;字数不合要求,扣 1 分。

四、整本书阅读(5 分)

概述场景 1 分,理由一条 2分,两条 4 分。或者能说出两个层次也给 4 分。

五、写作(60 分)

参考高考评分标准。

附:【参考译文】

材料一:

读书人都懂得廉耻,那么国家就永远不会有耻辱了。读书人不懂得廉耻,这就是国家的最大耻辱。我遍览近代的读书人,从他们向皇帝陈述政治主张、开始做官时起,具有廉耻心的人已经很少了。当官越久,知耻的精神就越差劲。名望越高,巴结的恶习就越顽固。地位越接近皇帝,逢迎的手段就越巧妙。到做了三公、六卿,官位并非不高,然而在他们身上,像古时候大臣那种高尚的、为人表率的自持风格,不只是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到,就连睡觉也梦不到了。大臣讲究节操的盛况,已完全没有了。这不是由于别的原因,而是没有使朝廷官员知耻的精神振作起来的缘故。

怎样才能振作朝廷官员的知耻精神呢?答:首先是教育朝廷官员懂得廉耻。贾谊在规劝汉文帝时说:“如果国君对待大臣像对待犬马一样,大臣就会像犬马那样要求自己。如果国君像对待官吏一样对待他们,他们就会按官吏的标准要求自己。”这些教导,像太阳星辰一样光辉,都是圣人贤士正确的言论,是从古到今最好的告诫。

务农做工和肩挑背扛的人不懂得廉耻,只是使他自受侮辱;有钱的人不懂得廉耻,只是使他们的家庭受到侮辱;读书人不懂得廉耻,可以说是侮辱了邦国;如果卿大夫不懂得廉耻,就可说是侮辱了天下。不懂得廉耻的人,由一般的老百姓上升为读书人,由读书人上升为小官、大官,这就从他们自身自家受侮辱,扩大到整个天下受侮辱。

材料二:

我考察自三代以下,社会和道德日益衰微,礼义被抛弃,廉耻被掼在一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但是凛冽的寒冬中有不凋的松柏,在风雨交加的日子,公鸡依然不停地啼鸣报晓,而在那些昏暗的日子,确实也不会没有独自清醒的人啊!最近读到《颜氏家训》上有一段话说:“齐朝一个士大夫曾对我说:‘我有一个儿子,年已十七岁,颇能写点文件书牍什么的,教他讲鲜卑话,也学弹琵琶,使之稍为通晓一点,用这些技能侍候公卿大人,到处受到宠爱。’我当时低头不答。怪哉,此人竟是这样教育儿子的!倘若通过这些本领能使自己做到卿相,我也不愿你们这样干。”哎!颜之推不得已而出仕于乱世,尚且能说这样的话,还有《小宛》诗人的精神,那些卑劣地献媚于世俗的人,能不感到惭愧吗?

罗仲素说:教化是朝廷急要的工作;廉耻是士人优良的节操,风俗是天下的大事。朝廷有教化,士人便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天下才有良风美俗。

材料三:

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罚来制约百姓,百姓可暂时免于罪过,但不会感到不服从统治是可耻的;如果用道德来统治百姓,用礼来约束百姓,百姓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会纠正自己的错误。

栏目热文

找准风口猪都能飞怎么理解这句话(站在风口上飞猪都能飞如何理解)

找准风口猪都能飞怎么理解这句话(站在风口上飞猪都能飞如何理解)

黄磊、孟京辉(左)和赖声川(中)在长街宴时隔两年重新归来的乌镇戏剧节落幕了,闭幕式的现场与狂欢的世界撞了个满怀。发起人、...

2023-10-28 18:57:43查看全文 >>

为什么要白白走这一遭啊什么意思(走过这一遭什么意思)

为什么要白白走这一遭啊什么意思(走过这一遭什么意思)

不久前#直到25岁我才真正读完了中学#话题登上热搜不少网友感慨:长大才发现语文课本里的经典尽显人生哲理小时候的我们还青涩...

2023-10-28 18:28:54查看全文 >>

为什么要白白走这一遭(为什么要走过这一遭)

为什么要白白走这一遭(为什么要走过这一遭)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2023-10-28 18:47:29查看全文 >>

word显示比例选择框(word显示比例在哪里)

word显示比例选择框(word显示比例在哪里)

word作为我们经常用的办公软件,我们在使用的时候经常会使用到工具栏和标题栏,忽视了一个另外一个其实比较实用的区域。它就...

2023-10-28 19:07:14查看全文 >>

word选项框位置怎么设置(word怎么添加选项框)

word选项框位置怎么设置(word怎么添加选项框)

用户通常利用Word文档进行文字修改操作,很多基础教程在之前已经为大家介绍过,其实在Word文档当中还有一个很实用的功能...

2023-10-28 18:39:05查看全文 >>

为什么要白白走这一遭是反问句吗(我们都很相信这句话怎么改反问句)

为什么要白白走这一遭是反问句吗(我们都很相信这句话怎么改反问句)

第三单元单元检测券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得分:   一、基础知识。(40分)(一)读拼音,写词语。(8分)当我...

2023-10-28 18:29:00查看全文 >>

怎么算南北不通透(怎样区分南北不通透)

怎么算南北不通透(怎样区分南北不通透)

小丹,你跟我拍了这么久的视频,你觉得南北通透和不通透的户型有什么区别?它们的差异很大吗?当然很大。你看,这个房子南北通透...

2023-10-28 18:42:39查看全文 >>

要走正路不要走邪路怎么回答(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啥意思)

要走正路不要走邪路怎么回答(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啥意思)

有些人讲:“人生如过客。”在人生旅途上,各自有要走的路。就如《起信论》所讲的“一心开二门”,一是“真如门”,二是“生灭门...

2023-10-28 19:05:25查看全文 >>

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明知必死为什么要往前冲)

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明知必死为什么要往前冲)

喜欢职场原创,就看职有锋哥。小丽最近两年换了四五家公司,她发现每到一家公司,总被同事排挤,他们好像约好的一样,总是看自己...

2023-10-28 18:45:23查看全文 >>

为什么建议走稳了再穿鞋(双脚站稳还可以往前走一步吗)

为什么建议走稳了再穿鞋(双脚站稳还可以往前走一步吗)

当宝宝走路已经很顺溜,甚至还能追着小伙伴跑的时候,是不是就不用穿学步鞋了?宝宝学步鞋要穿到什么时候?今天就来跟大家说一说...

2023-10-28 18:38:25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