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黛玉,小说中别的人物,也有这种分身的办法,比如宝钗,也一直有“袭为钗副”的说法。还有宝玉,也有甄贾宝玉之分。
幻术:在《红楼梦》里,作者使用了很多幻术,凭空幻化出许多神话,地点,场景,物件,来完成在现实世界无法完成的叙述。比如虚构了木石前盟的神话,处在云顶雾端的“太虚幻境”,“迷津”,开口说话的石头,魔性十足的“风月宝镜”等等,这些幻术,不仅让小说变得神秘,有趣,吸引人,而且还让很多微妙的,哲理的,充满玄机的东西,在故事中得到很好的阐述。
隐身术:《红楼梦》的另一个魔幻手法是隐身术。在小说开篇,作者就说他要把真事隐去,而用假语村言敷衍出一段故事来:“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出有还无”。可见,作者做这篇小说,是有真事包含其中的,但是,他把真事隐去了,写出来的,都是“假语村言“,于是,哪是真,哪是假,顿时成了人们拼命追逐和争论的话题。
且说,作者是怎么隐藏的呢,手法很多。比如谐音,比如暗示,比如埋下伏笔,比如把答案放在诗词中,让“会诗者”来解读等等,总之,你不要光看正面,要看反面。
正面,是满纸荒唐言,而隐身在荒唐言之下的,是作者独具匠心的安排,是超越凡俗的思想,是作者超前的意识。你只有通过迷雾,才能看得到真相。
除了这些,《红楼梦》中还有很多别的魔法,移花接木,点石成金,乾坤大挪移,都是被人们津津乐道的《红楼梦》中的魔法,而这些魔法,最后把《红楼梦》推向了云雾弥漫的云天之上,有了其他小说无法企及的高度。
3,成功地表达了作者叛经离道的观点。
《红楼梦》最卓越的地方,应该是作者叛逆的,超凡脱俗的思想。然而,当他还处在那个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不可侵犯的社会里,他该怎么表达这样叛逆的思想呢?使用荒诞不羁的语言。
《庄子·天下》里有这么一段话:
“ 庄周 闻其风而悦之,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以觭见之也。”
意思是:当天下污浊,你不能用庄重正派的语言与之对话的时候,就只好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来与之周旋。
这,就是作者使用满纸荒唐言的现实因素。
作者在塑造宝玉这个人物的时候,基本都是用荒诞不经的手法来写的。比如,宝玉未曾出场,他惊世骇俗的话语就先让人吃惊,冷子兴对贾雨村说:
“他说起孩子话来也奇怪,他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你道好笑不好笑?将来色鬼无疑了!”
又有王夫人对黛玉说:
“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只休信他。”
又有诗词曰: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小说中关于宝玉的描写,基本都是这些荒诞不经的文字。因为他有超前的思想,知道读酸腐的死书是没用的,所以讨厌读书,这种对儒家思想的叛逆,被当时的世人认为是“潦倒不通事务,愚顽怕读文章,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而他超前的平等意识,在别人眼里,也同样荒诞不经,,比如贾府的奴才兴儿说宝玉道:
“成天家疯疯颠颠的,说的话人也不懂,*事人也不知。外头人人看着好清俊模样儿,心里自然是聪明的,谁知是外清而内浊……有时见了我们,喜欢时没上没下,大家乱玩一阵;不喜欢各自走了,他也不理人。我们坐着卧着,见了他也不理,他也不责备。因此没人怕他,只管随便,都过的去。”
这种对身处其中的腐朽的社会的叛逆,不用这种荒诞的写法来规避现实,怎么能实现呢?所以,自首荒唐,其实是作者无可奈何的反叛,用小说中尤三姐的话说:
“他因为不大合外人的式,所以别人才不知道他。”——这,就把一切荒唐的原因,都交代清楚了。
因为叛逆,因为不合式,所以孤独,所以脆弱,所以美丽,这满纸荒唐言,也形成了《红楼梦》独特的语言风格,一次次击中人们情感的靶心。
总之,,《红楼梦》这看似荒唐的语言里,有最不荒唐的作者对文学的痴情,对人生的感慨,对岁月的眷恋,对众生的悲悯,对社会变革的殷殷期望,这,才是《红楼梦》长盛不衰的最根本的原因吧。
《大英百科》评价《红楼梦》说:
“《红楼梦》的价值,等于一整个的欧洲。” 我觉得这种褒奖里,作者使用的这种独一无二的艺术手法,也占有很大的成分吧。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