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 >

佛教是好还是坏(佛教昌盛的后果)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2-11-21 03:46:41作者:YD166手机阅读>>

佛教是好还是坏,佛教昌盛的后果(1)

以进化心理学的视角,来求证佛陀的智慧。

引子:佛教与佛学

罗素曾在《西方哲学简史》的绪论中,谈到他对神学、哲学与科学的看法:

凡是能够得到确切认识的知识都属于科学,

凡是不能得到确切认识的知识都属于神学,

而哲学则是介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

从这个角度来说,把佛教与佛学做适当的划分,是有意义的。

提到佛教,我们通常会联想到烧香、拜佛、祈求保佑等画面。与其他宗教相仿,本质上它是一种信仰,而信仰是内心的选择,通常并不需要严格的证明,因而属于神学的范畴。

而佛学,包含了佛陀的世界观与思辨精神,反映了他对于世界底层运行规律的深度思考。同时,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佛陀也难以给出类似于今天基于科学方法的实验证明,因而更贴近于哲学的领域。

正如对哲学家们最热衷的那些问题,科学常常给不出答案一样,佛学中的诸多概念与原理,在今天的科学看来,往往无从下手。代表性的例子,就是生死的轮回。

所以,在《洞见》这本书中,作者将佛学做了进一步的细分,并将重点放在前者:

  • 自然主义部分:完全可以纳入现代心理学和哲学范畴的观点。
  • 形而上学部分:诸如生死轮回等“超自然”的观点。

当然,以发展的眼光来看,“超自然”和自然主义的界限也是动态的。随着科学的深入发展,原本属于“超自然”的部分,日后在新的科学手段面前,可能也会变得更加自然。就好像,20世纪的量子力学与相对论,之于17世纪的牛顿力学,打开了后者未尝涉足的新领域一样。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本书所做的努力,就是尝试以今天的科学认知,来重新诠释佛学中自然主义的部分,以激发读者的洞见。

这是一次科学与佛学的深度碰撞。

苦与贪爱

人生中苦的普遍存在,在佛陀的诸多开示中居于核心的地位。毫无疑问,每个人都经历过痛苦。同样的,每个人也都经历过快乐,其中的某些瞬间,甚至还会铭记一生。

那为什么佛陀要格外突出苦的一面呢?甚至会说,苦无处不在呢?

对此,作者举了一个生活中的例子:

吃垃圾食品会使我们得到短暂的满足感,但是几分钟之后,它就会使我们产生急切渴望更多垃圾食品的感觉。

微妙之处在于,深深迷恋的感官愉悦,这种快感充其量只是稍纵即逝的享受。我们努力寻求的快感,在得到之后却会迅速消失,然后令我们渴求更多。

人类的这种境遇,用一句老话来说,就是欲壑难填。

这里的有趣之处在于,为什么在目标达成之后,快感会迅速消失呢?

科学家通过从生化层面观察多巴胺(与快感和快感预期相关的一种神经传导物质)的分泌,研究了这背后的逻辑。

在一项开创性研究中,实验人员以猴子为对象,将甜果汁滴到猴子的舌头上,同时监测猴子产生多巴胺的神经元。恰如预测的一样,果汁沾到舌头之后,多巴胺立刻就分泌出来。随后猴子受了训练,了解到灯亮起之后就能喝到果汁。随着实验的推进,灯亮使猴子们分泌的多巴胺越来越多,而“果汁真正沾到舌头”让它们分泌的多巴胺则越来越少。

尽管我们无法肯定那些猴子的感受,但似乎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甜味的期待所带来的快感越来越强烈,真正从甜味中体会到的快感反而越来越少。

佛教是好还是坏,佛教昌盛的后果(2)

为什么我们总是不满足(贪爱的生理基础)

这个过程放到人身上,就是在你充满渴望地盯着垃圾食品看的时候,多巴胺的分泌量达到了峰值。而真正吃下的时候,多巴胺的高潮已经褪去了。

进化之所以选择“期待带来快感,达成快感消退”的方式,是为了让动物的大脑更多地聚焦于目标的追求,同时并不会由于目标的一次达成就从此止步不前。

唯有快乐易逝,才能使我们陷入周而复始的不满足,进而驱使我们追求更多。毕竟,自然选择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基因传播的最大化。它并不“想要”我们快乐,只是“想要”我们更加多产,而快乐则是诱使我们多产的诱饵罢了。

想透了这一层,忽然会对人生努力追求的目标产生全新的认知:无论是升职加薪、饱餐美食,还是结婚生子,除了来自家庭与社会的直接影响,其背后还有更深刻的来自自然选择的动因。

多巴胺前升后降的分泌曲线,也从生理层面揭示了贪爱的来源:期待的快感比实现的快感更强烈,因而我们会不自觉地沉浸在进化植入人脑的幻觉之中。

为什么说这样的体验,是一种幻觉呢?

我们先来看看感觉

尽管生物体从什么时候开始第一次出现“感觉”,学术界尚未有定论,但行为科学家对于“好感觉和坏感觉的最初作用”已经基本达成一致:使生物体接近对其有益的事物,躲避对其有害的事物。

换句话说,趋利避害是感觉之所以有好坏之分的根本原因。比如,养分可以保证生物体的生存,所以自然选择偏爱的基因就会使生物体产生某种感觉,引导它们去追寻含有养分的东西,也就是食物。相反,对危害生物体或导致生物体死亡的东西则最好躲开,所以自然选择就给了生物体厌恶的感觉,让它们倾向于躲避这类东西。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感觉是自然选择的工具,用于引导生物体从自然选择的角度做出正确的决定。也就是说,生物体的感觉,就好像大自然的一段编码,旨在针对我们所处环境中的事物进行或好或坏的评价。

在感觉的基础之上,期待的*假意允诺给我们比实际上*得到满足所得更大的快感,而且蒙蔽我们的双眼,使我们看不到伴随而来的失望。

心理学家有时会把这种出于本能的自然怪圈而难以自拔,徒劳地追寻快感的过程,称之为享乐跑步机。进化让我们在自然选择设定的跑步机上不停地奔跑,永无终点。

如果说苦还不太容易引起共鸣,将其理解为很大程度上的“不满足”就可信多了。

包括人类在内的生命体,经由自然选择的筛选,对环境本能的反应就是要将事物变得“更好”(以自然选择的角度来看)。这也就意味着,在某种程度上,它们无时无刻不在搜寻令其不快、不舒服和不满足的东西。

由于“不满足”从字义上讲就包含了些许苦,所以想象“苦”带来不满足,反而更令人相信人生中不满足之“苦”无处不在。

实际上,不满足是双面的,既包括对令人愉悦事物的占有*,也包括对令人厌恶事物的逃避*。从这个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诠释贪爱,就可以看清楚痛苦(不满足)的源头。

佛教是好还是坏,佛教昌盛的后果(3)

贪爱之轮是苦的源头

我与无我

佛陀认为,我们通常对自我的本能理解,往好里说也是有误导性的。我们很容易就将头脑中产生的想法和情感都认作“我们的”,是我们的一部分,但事实并非如此。

佛陀关于无我的最早开示,记载于《无我相经》,聆听开示的有五位僧人。在这次开示中,佛陀采用的策略是通过问询到底在人类身上的何处能找到可证为“自我”的东西,以此动摇僧人的传统自我认识。

佛陀梳理了所谓的“五蕴”:

  • 色:包括眼、耳等感觉器官;
  • 受:基本的“感觉”;
  • 想:“辨识”,可辨识的景象或声音;
  • 行:“心所”,包括复杂的情绪、思想、倾向、习惯和决定;
  • 识:“意识”,或认识,特指对其他四蕴内容的认识。

通过将“自我”的概念与“控制”的概念相联系,佛陀依次论说五蕴都不受控制,因而不能将其看作“自我”的一部分。

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某一部分不受控制,确实很难将其视为自我

“意识自我”的幻觉

看到这里,读者可能会感到迷茫:为什么我们会感觉、甚至认为头脑中的想法,来自于我们自己呢?

答案在于:我们的“意识自我”有能力使自己误以为是自我在发号施令。在证明这个观点的一系列实验中,最著名的要数下面的“裂脑”实验了。

“裂脑”实验的对象通常是严重的癫痫患者,医生通过手术切断了连接他们大脑左右半球的神经束,以此控制癫痫发作。这个实验的关键点在于只向病人的半侧视野展示信息,将信息控制在单个脑半球中。比如,如果一个单词只展现在左侧视野,这个单词就会由右脑处理,完全不会进入大脑左半球,因为大脑的两个半球的连接通过手术被分离了。

对大多数人来说,控制语言的是左脑。如果病人右脑接收到一个词,假设是“坚果”,他对这种信息输入就不会产生反应。然而,右脑控制的左手如果在盒子里的各种物品中翻找,却会找出坚果。

单是这种发现就会促使你质疑传统的意识“自我”理念。现在再思考一下:如果要求左脑解释右脑发起的行动,它会做什么?

如果你向这些病人的右脑发送“行走”的指令,他们就会站起身行走。但是,如果你问他们要去哪里,回答问题的是左脑,而左脑并不知晓你发出的指令。这时,左脑就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给出一个合理的答案。

在一次实验中,实验人员向一位病人的左脑展示了一张鸡爪子的图片,向右脑展示了雪景。随后,他向该病人大脑的两个半球展示了一系列图片,并要求他从中选出一张。病人的左手指向了铲子,想来是因为控制左手的右脑看到了雪景,而雪是需要用铲子铲的。右手则指向了一只鸡。

随后实验人员问被试为什么选择这些物品。他的左脑语言中枢回答说,“哦,很简单,鸡爪子对应的是鸡”,简简单单就根据它所知的做了解释。它看到了鸡爪子。随后,他低头看到左手指着铲子,又毫不迟疑地说,“而且需要铲子来清理鸡窝”。

大脑控制语言的部分清晰地解释了身体的行为,虽然那是错误的解释,但它还是说服自己相信了这种解释的真实性。

“裂脑”实验及其他类似的实验,清晰地表明:与其说是“有意识动机”,不如说是“动机的意识”。也就是,大脑很擅长为自己的行为找理由,而不是理由驱动了行为。

为什么自然选择会设计出这样的大脑,使人自我欺骗呢?

有一种答案是这样的:如果我们相信自己,就有助于说服别人相信我们。从自然选择的角度来看,把自己描述成一个始终如一、理性、有自知之明的行动者,对你是有好处的。所以,当你的真实动机和你的大脑中与外界沟通的部分失去联络时,大脑的这片区域就会编造出一个合理的动机。

不仅如此,人们还会进一步夸大自己的能力,甚至美化个人的道德品质。

在一项研究中,共同发表论文的科研人员被问及各自在团队中的贡献。在平均四个人的小组中,所有成员自称的功劳比例总值为140%。上个句子中最关键的词是“功劳”。如果团队没有出成果,那么团队成员自认为对结果的贡献比例就会缩水。

如果你想在生活中切身感受这一点的话,看看在论功行赏或者追溯责任的时候,同事们是如何表现的吧。

此外,记忆的运转方式又成为我们自大偏见的帮凶。总体说来,我们更容易记住自己表现好的时候,忘却表现不好的时候。而且在我们的记忆中,积极经历的细节要比消极经历的细节生动很多。

当我们向他人讲述一段经历的时候,复述的过程也会改变我们的记忆。如果我们每次对故事做一点修改——忽略对我们不利的事实,夸大有利的内容——经年累月,我们对真实经历的记忆就会发生改变。

所有这一切如此运行的根本原因在于,唯有这样做才更容易说服他人相信我们的故事。

“模块化”大脑

如果说“意识自我”在进化上的首要功能是作为印象管理器官的话,那我们的行为由什么来引导呢?决策是如何做出的呢?

在心理学领域,特别是进化心理学领域,人们逐渐达成共识,认为思维是“模块化”的(modular)。人类的大脑是由很多专门的模块组成的,模块可以评估境况并做出反应,模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塑造了你的行为。而且,模块之间的大多数互动是你意识不到的。

下面关于“时际效用函数”的实验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

大学的经济课上,会提到所谓“时间贴现”的概念。即放弃现在的100元,你希望在一年后获得多少钱作为补偿?

尽管在经济学的模型中,每个人的贴现率各不相同,但各自的贴现率都被认为是恒定的。然而,心理学家发现,如果你向男人展示对他们有吸引力的女人的照片,他们的时际效用函数,即未来的贴现率,就会发生改变。他们会在一瞬间,变得更不情愿放弃短期的金钱收入。

为什么就看了几张女人的照片,一个人的基本财务理念就会发生改变?

另外一个实验,是让两组人群观看艺术博物馆的广告。第一组,在看广告之前,播放恐怖电影《闪灵》的片段;另一组,播放的是浪漫爱情电影《爱在黎明破晓前》的片段。之后,每组会分别观看两段艺术博物馆的广告。第一段广告中,广告语是“每年游客量超百万”;第二段的广告语是“走出人群”。

看过《闪灵》电影片段的人,听到第一段广告词的时候,会更倾向于游览博物馆,原因应该是恐惧心理使他们将人群看作安全港。而看过《爱在黎明破晓前》片段的人,反应恰恰相反,或许是因为浪漫的感觉使他们更喜欢私密的环境。

很明显,如果你问别人:是愿意去人多的地方,还是愿意去清静的地方?正确的答案是,视情况而定!

这一系列的实验,清晰地表明我们大脑的模块化本质。我们每个人都有多重的“次级自我”,即所谓的“模块”,我们会在不同的情境下表现出完全不同的行为。

这让我联想到了当下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突破:深度神经网络。如果拿它来类比大脑,相当于我们的大脑可以被动态地配置成不同的模式,用于不同的情境下

那是什么驱动了大脑的动态再配置呢?

答案是感觉引发的情绪。细想下来,这也挺合理的。由此,我们可以画出如下的流程图:

佛教是好还是坏,佛教昌盛的后果(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佛教十大恶果(佛说钓鱼杀生的十大恶果)

佛教十大恶果(佛说钓鱼杀生的十大恶果)

如何面对信佛后的业障现前 我在北京有一个道友问我,他说:“我信佛45年了,也没懈怠过,但是为什么佛菩萨都不加持我?一回比...

2022-11-21 03:40:00查看全文 >>

接触佛教的后果(佛教带来不好的影响)

接触佛教的后果(佛教带来不好的影响)

也是奇怪,我和我老公吵吵闹闹几年,自从接触佛学后,就没有再吵架了,关系越来越好了,这佛学还是值得钻研的,比学心理学更有用...

2022-11-21 03:13:57查看全文 >>

佛教带来不好的影响(佛教对社会有着极大的破坏性)

佛教带来不好的影响(佛教对社会有着极大的破坏性)

记得一位学者说过:佛教的思想一直都在中国人的血液里流淌。当时看到此句话不太理解,觉得没有那么深,随着阅读量的增加,阅读范...

2022-11-21 03:50:35查看全文 >>

沉迷佛教的严重后果(为什么很多人不喜欢佛教)

沉迷佛教的严重后果(为什么很多人不喜欢佛教)

梁武帝萧衍作为南朝政权的开创者,是当时非常出名的一位皇帝,而且他的一生也有很多的传奇之处,他也是我国历史上最博学多才的一...

2022-11-21 03:14:59查看全文 >>

佛教对人不利影响(佛教带来不好的影响)

佛教对人不利影响(佛教带来不好的影响)

题/东南亚宗教观:佛教为什么在中南半岛占据优势?文/玉衡,莫道少年无愁绪,世间皆醒我独醉盗用警告/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

2022-11-21 03:19:34查看全文 >>

佛教讲的四大陷阱(佛教讲三大劫难)

佛教讲的四大陷阱(佛教讲三大劫难)

转自 生命&蜕变之无限复活 博客九大定律一、因果定律: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是偶然发生的,每一件事的发生必有其原因。这是宇宙的...

2022-11-21 03:18:20查看全文 >>

佛教对坏人也要慈悲吗(佛教是怎么处理坏人的)

佛教对坏人也要慈悲吗(佛教是怎么处理坏人的)

前几天看了一个电视节目,议题是“为什么坏人放下屠刀就可以立地成佛,好人却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正方说:“这样说来就做坏人...

2022-11-21 03:48:12查看全文 >>

佛教八大骗局(佛教十大恶果)

佛教八大骗局(佛教十大恶果)

1、秦始皇想要永生冷知识来自33IQ徐福,即徐巿,字君房,齐地琅琊(今江苏赣榆)人,秦著名方士。他博学多才,通晓医学、天...

2022-11-21 03:07:01查看全文 >>

佛教骗局的八大特性(佛教不为人知的真相)

佛教骗局的八大特性(佛教不为人知的真相)

现在在微信上,有人借助对佛教中某些人敛财等违背了佛教宗旨而大肆攻击、辱骂佛教佛祖。我觉得此风不可长!某些人个人的作为,借...

2022-11-21 03:15:42查看全文 >>

佛教十大罪行(佛教在中国犯下的罪行)

佛教十大罪行(佛教在中国犯下的罪行)

2018年8月9日,在泰国法庭上,曾经引得无数信徒追随的泰国僧人琅勃·嫩康(Luang Pu NenKham),被法院以...

2022-11-21 03:38:24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