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9日,在泰国法庭上,曾经引得无数信徒追随的泰国僧人琅勃·嫩康(Luang Pu NenKham),被法院以诈骗、洗钱和计算机犯罪等罪名,判处114年的服刑期限。这一场判决与夸张的刑期,在令世人讶然之余,也向外人揭开了泰国佛界的另一面。
实际上,诈骗与洗钱,不过是泰国佛界内最为轻微,也最为常见的一种罪行。在泰国这个以对佛教信仰忠贞的东南亚佛国内,贪污、贩毒,乃至*人行凶,都是这些表面上道德岸然的高僧们曾经犯过的罪行。
琅勃·嫩康(Luang Pu NenKham)
曾经以谦逊为外人敬服的得道高僧,在其圆寂后被人从家中搜出百万赃款的报道,或是爆出其他惊天丑闻,在泰国社会里并不罕见。
泰国佛界,这个在外国游客印象中信仰真诚,谦虚内敛的僧侣群体,在其私底下为何会显露出这样腐败堕落的一面呢?其腐化的源头,又是从何而来呢?
出身低微,一入寺庙就能成贵人琅勃··嫩康本名维拉波尔·苏克波尔(Wirapol·Sukphol),琅勃嫩康是他成为僧侣后的法名,维拉波尔才是他的俗名。
维拉波尔出生于1979年泰国乌汶府披汶曼萨汉区的一个农民家庭内。自生下来开始,卑微、贫穷,就一直与维拉波尔相伴。
湄公河
对于维拉波尔来说,这种贫穷的日子像是家乡那条流淌不息,一眼就能望见的湄公河,永远都在他的身边流淌,从来都没有碰见过一丝停歇的时机。
乌汶府披汶曼萨汉区
在童年那平凡且艰苦的日子中,几乎所有泰国农民诚恳信仰的佛教,成了维拉波尔小时候得以打发时光,缓解忧虑的唯一对象。
五岁时,在对佛教笃信至极的父母影响下,维拉波尔开始穿着白衣服,在村里的墓地里练习冥想。这种离奇的举动,自然受到了村里其他同龄孩童的歧视,他们把维拉波尔称为“疯子”。
显然,即便是在以信奉佛教著称的泰国,维拉波尔的举动也是极为超常的,但即便外界议论纷纷,也丝毫阻挡不了他一心向佛的诚心。
到了十五岁时,维拉波尔对泰国佛教的了解越发深入,成为半只脚踏入宗教界的佛学新人。而在六年之后,也就是维拉波尔二十一岁时,他成功地拿到了他家乡的佛教僧侣身份,并开始以他最为擅长的超常能力——冥想,而声名远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