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 >

惚字开头的成语(惚字成语大全100个)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04-18 11:01:05作者:YD166手机阅读>>

惚字开头的成语,惚字成语大全100个(1)

独家收集整理,有用就转发点个赞吧!

第一周

1.生字

记:潮 称 盐 笼 罩 蒙 薄 雾 昂 沸 贯 旧 恢

认:屹 鼎 崩 穆 玛 涓 滔 脉 卉 罕

2.词语:

宽阔 笼罩 薄雾 沸腾 奔腾 依旧 恢复 若隐若现 昂首东望 风平浪静 水天相接 横贯江面 齐头并进 漫天卷地

3.阅读:

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词:笼罩,屹立,鼎沸。)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4.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重点难点:

1.生字词

2.体会课文中重点,想象作者描绘的景象(难)。

第二周

1.生字

记:灿 烂 竿 茫 桨 规 律 支 株 缝 隙 耀 梢 寂

认:榕 暇 抛 檀 盈 凶 庙 惚

2.词语:灿烂、竹竿、白茫茫、规律、缝隙、照耀、树梢、静寂。

3.阅读:感受描绘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数目不可计数”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

5.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7、8自然段)

重点难点:

1.生字词。

2.想象作者描绘的美丽景象,从描述中体会作者的不同感受。

3.体会描写景物特点的语句。

第三周

1.背诵:

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丁丁冬冬泉,高高下下树

(汉语的节奏美,体验句子的对称美)

2.口语交际:交流各自了解的自然奇观,感受大自然魅力。

3.习作:

写一处自然景观,要写出自然景观的特点,静心回忆景观,想想它让你惊奇的地方,抓住此特点写;按一定顺序写。

第四周

1.生字

记:莫 腊 浑 疑 虎 占 铺 均 匀 叠 茎 柄 触 痕 逐

认:豚 蛟

2.词语:

均匀、重叠、空隙、叶柄、触角、痕迹、逐渐、休想、引人注意

3.阅读: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题西林壁》——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游山西村》——诗人陆游以一个“游”字贯穿全诗的主线,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最后两句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

(2)写作方法: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写作要按一定顺序。

《爬山虎的脚》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

(3)学习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4.背诵并默写《题西林壁》《游山西村》;背诵《爬山虎的脚》

重点难点:

1.生字词。

2.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

3.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难)。

4.如何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植物特点。

第五周

1.生字

记:宅 蔽 弃 毫 遇 择 址 穴 掘 搜 倾 扒 抛

认:慎 谧 振 枉 浩 资 召 源

2.词语:

住宅、隐蔽、选择、住址、洞穴、柔弱、搜索、隐藏、倾斜、平坦、扒土、宽敞、毫不可惜、随遇而安。

3.阅读: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激起观察自然界的兴趣(《蟋蟀的住宅》)。

4.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用上修辞手法)

例: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重点难点:

1.生字词。

2.通过重点词语体会事物特点。

第六周

1.花名歌谣:

正月梅花香又香,二月兰花盆里装,三月桃花连十里,四月蔷薇靠短墙,五月石榴红似火,六月荷花满池塘,七月凤仙展奇葩,八月桂花满枝黄,九月菊花初开放,十月芙蓉正上妆,十一月水仙供上案,十二月腊梅雪里藏。

2.口语:看图说话。

3.习作:

写下平时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

观察要细致认真,用《爬山虎的脚》留心观察的方法。

第七周

1.生字:

记:溢 允 墙 牌 添 训 覆 凝 辣 酷 愉 拆

认:喧 颊 彼 锹 杈 诧 麦 务

2.词语:

洋溢、允许、围墙、告示牌、隆冬、孤独、训斥、覆盖、凝视、火辣辣、冷酷、愉快、拆除、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

3.根据课文内容想象作者描述的画面

(《巨人的花园》)。

4.《巨人的花园》中心: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

5.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

重点难点:

1.生字词。

2.根据描述想象画面,体会人物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巨人的花园》

3.理解该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对比)

第八周

1.生字

记:融 剩 伐 煤

认:拽 茸 副 怜 魔 杖

2.词语:

融化、剩下、伐木、煤油灯。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鸟儿答应了树的请求──还要回来唱歌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后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朋友不在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于是,它心里充满了忧伤和惆怅,面对着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

这篇童话情深意浓,带着些许伤感色彩,赞美了高尚的、令人荡气回肠的友情。

4 :通过对话展开故事的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

重点难点:

1.生字词。

2.体会童话故事所揭示的道理,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特点,特别是拟人体童话在主人公的刻画、故事情节的安排及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第九周

1.小诗《雨中的树林》:

雨中的树林是个童话世界,

走进去你就会变成一个小精灵,

每棵树都会送给你很多喜悦,

你还会发现很多新奇的事情,

晶莹的雨珠滚动在叶面上,

蜘蛛吐丝给你串一串项链,

落花铺成的地毯又软又香,

还有青蛙击鼓跳舞为你表演,

鸟儿在雨中也愿一展歌喉,

听歌的松鼠摇着毛茸茸的尾巴,

细雨淋过的浆果酸甜可口,

刺猬扎满一身运回了家,

连那些小雨点儿都会变魔术,

落在地上立刻就变成了蘑菇。

(合理想象、大胆表达,朗读背诵)

2. 口语:讲童话,包括“讲”“听”“评”三个方面。

3 .习作:写童话,提出了两个角度的要求,一个是续编童话,一个是自编童话。

合理地展开想象,将故事写完整。发现童话故事的特点。

第十周

1.生字

记:颈 郑 厉 剧 餐 倘 饮 侍 脾 蹲 供 邻 性 格 凭 贪 职 痒 稿 踩 梅 蛇 跌 撞 辟

认:吭 吠 苟 腔 掂 涟 漪 虑 属 宰 乖 淘 勃 怨 抗 侮 绩 凄 慈 辛

2.词语:高傲、郑重、局促不安、京剧、毫不相让、一日三餐、滋味、倘若、从容不迫、侍候、脾气、扬长而去、空空如也、责备、供养不周、邻近、不胜其烦、架子十足 性格、任凭、贪玩、尽职、屏息凝视、稿纸、梅花、变化多端、跌倒、开辟、枝折花落。

3.《白鹅》:用对比,反语,明贬实褒等突出动物特点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从看似贬义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4.《猫》用具体事实表现动物特点的描写方法;体会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5. 背诵《白鹅》和《猫》中喜欢的段落。

重点难点:

1.用具体事实表现动物特点的描写方法。

2.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难)

3.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对比,反语等)

4.从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难)。

第十一周

1.词语积累:

望子成龙 来龙去脉 群龙无首 龙飞凤舞 如虎添翼 调虎离山 骑虎难下 照猫画虎 天马行空 汗马功劳 马到成功 老马识途 牛刀小试 笨鸟先飞 呆若木鸡 胆小如鼠。

2.口语:说说喜欢的小动物。

3.习作:喜欢的小动物(抓住特点,表达真情实感)。

重点难点:

1.习作:抓住特点描写;用具体事实表现动物特点;用明贬实褒,对比等突出动物特点。

第十二周

1.生字

记:崇 旋 嘉 砖 隔 屯 堡 垒 仗 扶 智 慧 魄 殿 廊 柱 栽 筑 阁 朱 堤 雕 狮 态

认:峻 峪 瞭 颐 耸 舫 眺 誉 瞰 统 率 征 靡 魁 搏

2.词语:

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 长廊、柱子、神清气爽、建筑、佛香阁、金碧辉煌、宫殿、葱郁、掩映、朱红、隐隐约约、堤岸、雕刻、狮子、姿态不一。

3.长城: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互相防御,都在形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据《左传》记载,公元前656 年,“楚国方城以为城”,这是关于长城的最早记载。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后,为了防御北方匈奴的南侵,于公元前214年将秦、赵、燕三国的北边长城加以修缮,连贯起来。

4.《长城》: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学习作者由远到近的观察方法。

5.《颐和园》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的写法,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6. 背诵《颐和园》中喜欢的段落。

重点难点:

1. 从语言文字中感受优美景色。

2. 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游览顺序,由远到近顺序)。

第十三周

1.一径竹阴云满地 半帘花影月笼纱(北京颐和园月波楼)

树红树碧高低影 烟淡烟浓远近秋(四川青城山真武殿)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大明湖)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遥山皆有情(江苏苏州沧浪亭)

2.口语:保护长城的建议,或就“如何做一个文明的游客”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3.习作:写导游词。

重点难点:

1.习作:

先确定介绍对象,选特色内容,加上游览注意事项。

第十四周

1.生字

记:孟 浩 陵 辞 唯 舍 君

认:鹤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都是送别诗,描写了送别好友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的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写景,诗人巧妙地将对好友的一片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自然地交融在一起,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我伫立江边,目送友人的小舟愈行愈远,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望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际。

“孤帆”并不是说浩瀚的长江上只有一只帆船,而是说诗人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好友乘坐的那只帆船上。

“尽”字和“唯”字,将孤帆远去、江流天际的景象以及诗人目驻神驰的情形巧妙地展现出来。

4.《送元二使安西》诗人别具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与祝福。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两行诗由写景转入送别:朋友,请再喝尽这杯醇香的美酒吧,等你西行出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友了。

“更”字表明酒已劝了多次、尽了多杯,这依依惜别之情虽只字未提,但都见于言外。

5.理解全诗意思。

重点难点:

1.生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十五周

1.生字

记:洪 暴 猛 涨 裤 惰 稳 俗 衡 序 伏

认:谴 协 绰

2.词语: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

3.句:“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句子含义深刻。一块块、一排排搭石静静地躺在溪水中,任人踩踏,却无怨无悔、默默无语。这正是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精神的写照,也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情感的纽带。

4.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

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第十六周

1.生字

记:峡 桂 移 湾 彼 袭 余 怀 旷 暂 胞 脉;

认:凋 苞 躯 遭 悯 咛 咐 啕

2.词语:

跨越、海峡、桂树、苍白、红润、移植、谈何容易、幸运、台湾、袭击、平安无事、期待、突如其来、空旷、暂停、骨肉同胞、血脉亲情。

3.句:“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含义:宝岛台湾与大陆虽然被台湾海峡所隔,但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是无法割断的,这种血脉亲情就是“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座用爱心架起的生命桥一定会永远屹立在两岸同胞的心中;这种血脉亲情是生命的火种,必将愈燃愈烈,经久不熄,世代相传。

4.通过文章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

体会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

重点难点:

1.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第十七周

1.过故人庄 【唐】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口语:对生活中帮助过自己的人表示感谢,或对需要安慰的人进行安慰。

3.一是看图作文,一是写生活中的真实故事。两者任选其一。

重点难点:

1.看图写作:仔细观察,展开想象,让内容具体,完整。

2.真实故事:起因经过结果清晰,经过重点写,加入感受。

第十八周

1.生字

记:帝 义 伯 租 振 范 闯 凡 巡 嚷 妇 惩 篇 荐 翻 帘 页 删 词 燥 握 洽 昏 厅 糊

认:崛 铿 锵 晖 楷 漱 惬 码 驳 逻 辑 昧 寞 睦 析 患 匪 逾

2.词语:

帝国主义、伯父、模范、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扬扬、惩处、抱负、胸怀、喝彩、振兴中华 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

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这篇课文写的是*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2 )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立志的原因。

4.《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1)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拂”,轻轻擦过,“春风拂面”指像春风一样从脸上轻轻擦过,形容使人感到非常愉快、舒服。作者运用这个比喻,更形象地表达出自己对叶老的感受。

(2 )学习通过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同时感悟如何修改作文。

5.背诵《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喜欢的部分。

重点难点:

1.生字词。

2.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3.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立志的原因。(难)

第十九周

1.积累背诵: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刘备)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盛年不重来,一日再难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2:口语 写作:

自己或别人的成长故事;

交流读《乌塔》的想法,写“从《乌塔》想到的”;讨论信中的问题,写回信。

重点难点:

1.习作: 写故事,写具体,通过这件事有了什么感悟。

2.书信: 注意格式。

第二十周

1.生字

记:改 程 赖 耕 驾 幻 潜 核 控 联 哲 归

认:舶 仓 储 烹 盗 综 判

2.词语:

呼风唤雨、出乎意料、改观、程度、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联系、哲学家、归根到底。

3.《呼风唤雨的世纪》

(1)第3、4 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段。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列举具体事例巧妙地揭示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意义。

(2)第5 自然段中,作者引用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的名言,点明文章的主旨:

科学技术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它将使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

(3)“20 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课文中比喻人类在利用自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不再像从前那样受到自然条件的严格限制。

(4)“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在课文中是指人们想象中的超脱自然的能力。在科技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只能用这种方式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5)“20 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诗句出自盛唐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用来形容某些生机竞发的事物或者蓬勃向上的形势。

课文中引用这句古诗,表现了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大,是人们始料未及的,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4.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

重点难点:

1.生字词。

2.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第二十一周

1.生字

记:恐 凶 笨 鸽 仅 顿 描 绘 吨 盈 敏 捷 崭

认:钝 凌 例 筛 辐 汰 肴 尿 碱

2.词语:

恐龙、凶猛、鸽子、欣喜若狂、描绘、形态各异、轻盈、敏捷。

3.《飞向蓝天的恐龙》

(1)第3、4 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第3自然段以“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呢”这一设问,十分自然地引出下文。

(2)“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点睛之笔”是指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作者在这句话中,运用极其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古生物科学家们历时百年的漫长研究历程与取得的成果喻为“画卷”。

4.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5.背诵喜欢的部分。

重点难点:

1.生字词。

2.揣摩课文准确生动的语言。

第二十二周

1.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牛顿)

在新的科学宫里,胜利属于新型的勇敢的人,他们有大胆的科学幻想,心里燃烧着探求新事物的热情。(阿. 费尔斯曼)

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让我们在无穷的宇宙长河中去探寻无穷的真理吧。(郭沫若)

2.口语:“我们的奇思妙想”。

根据已经了解到的有关科技知识,展开想象的翅膀,畅谈自己对21 世纪科技发展的各种奇思妙想。

3.习作:写一篇想象作文/科幻故事。

想象要丰富,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为自己的拟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好后要认真读一读,找出不足,自行修改。

重点难点:

1.习作:

想象内容丰富具体,语句通顺。学会修改。

推荐阅读文章:

首先底部长按识别或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gzxscsg后,输入相关关键词

回复“301” 小学语文常备文学资料汇总

回复“302” 小学语文必备古诗词70首

回复“303” 小学最全的成语大全

回复“304” 小升初面试常备文学知识汇总

回复“305” 小学语文资料 | 古诗分类汇总

栏目热文

惚的几种读音(惚有几个读音)

惚的几种读音(惚有几个读音)

入声字读音5,拼音韵母u“平上去入”是汉语的传统四声,“平”分阴平、阳平,“入”分阴入、阳入。普通话剔除入声后剩“阴(平...

2023-04-18 11:08:32查看全文 >>

惚惚组词(惚的组词有哪几个)

惚惚组词(惚的组词有哪几个)

闲侃天高地广,正是由于天地之间的虚空,由于阴阳二气的激荡与交合才成就了天地万物,生生不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道,在天地...

2023-04-18 10:59:18查看全文 >>

惚的形近字是什么(恍字的形近字组词)

惚的形近字是什么(恍字的形近字组词)

2020-2021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备考专题一 字音字形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下列词语中加...

2023-04-18 11:39:07查看全文 >>

惚拼音和组词是什么(惚组词三个字)

惚拼音和组词是什么(惚组词三个字)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和练习题 1. 《观潮》*以下加粗标蓝的字为易错字形。字与词【我会写】潮[cháo...

2023-04-18 11:02:54查看全文 >>

惚的组词有哪些(惚怎么组词大全)

惚的组词有哪些(惚怎么组词大全)

四年级上册语文生字(带拼音、部首、笔画、组词)编号字拼音部首笔画组词1罩zhào罒13笼罩被罩浴罩罩棚罩衣2屹yì山6屹...

2023-04-18 11:33:39查看全文 >>

帘垂香袅的意思(什么叫帘垂)

帘垂香袅的意思(什么叫帘垂)

之后的故事都是发生在另一个世界的,曹雪芹还给它取了另一个名,叫《石头记》。石头就是墓碑。先看第八章开头的一首词:试问禅关...

2023-04-18 11:23:44查看全文 >>

袅组词4个字(袅的组词和意思)

袅组词4个字(袅的组词和意思)

第一个字是狐狐假虎威、狐朋狗友、狐狸尾巴、狐死首丘、狐鼠之徒狐群狗党、狐兔之悲、狐死兔泣、狐疑不决、狐埋狐搰狐媚猿攀、狐...

2023-04-18 11:21:57查看全文 >>

袅的意思是什么(袅什么意思)

袅的意思是什么(袅什么意思)

汉字“枭”和“袅”是我们在平时书写过程中特别容易混淆的汉字。因为这两个汉字模样相似,常常有些人颠倒这两个字。别看长的像,...

2023-04-18 11:35:00查看全文 >>

袅读什么拼音(袅的拼音是几声)

袅读什么拼音(袅的拼音是几声)

汉字本就是一家一家的。表面上汉字是一个一个的,但每个字与字之间其实都有紧密的联系,只是今天的我们很少去发现汉字的这一特点...

2023-04-18 11:00:10查看全文 >>

袅怎么发音(袅的读音有几个)

袅怎么发音(袅的读音有几个)

来源:解放军报客户端·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作者:聂涛 秦玉东 周雅琦魃魈魁鬾魑魅魍魉 叒叕焱燚沝淼㵘 …… 这些字...

2023-04-18 11:34:48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