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增高的“动力”
近几年科学家研究结果表明,人体里的铜元素参与某些酶的构成,能促进骨基质及骨的形成。当缺铜时,影响成骨细胞的活性,主要表现为骨质异常、肢体畸形、骨皮质变薄,甚至可出现自发性骨折。凡摄入足够铜元素的少年,身高都在平均身高以上,而那些低于平均身高的少年,铜的摄入量大都低于标准值。个别矮个少年,铜的摄取量要比高个儿少年低50%-60%。缺铜将使体内某些重要的酶活性降低,还可导致骨骼生成障碍,造成骨质疏松。中医则用铜钱醋淬内服治疗骨折、关节炎等。
3.7 白化病的“克星”
酪氨酸酶是一种单加氧酶,铜缺乏时酪氨酸酶形成困难,酪氨酸经该酶单氧合作用转变为多巴的过程受阻,因而由多巴转变的黑色素减少。缺铜病人由于黑色素不足,常发生毛发脱色症,不能耐受阳光照射,若体内严重缺乏酪氨酸酶则发生白化病。因此适量地补充含铜较高的食品对防止毛发脱色及白化病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3.8 流感的“天敌”
药物学专家们将普通维生素C 与铜元素结合起来服用来预防“流行性感冒”,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实验证明,人体摄入足够的铜,可在侵入人体的流感病毒表面聚集较多的铜离子,从而为维生素攻击流感病毒提供有效的“靶子”。维生素C 与病毒表面的铜离子发生作用,构成一种可以分离的含有活性氧离子的不稳定化合物,促使含有蛋白质的病毒表面发生破裂,进而置病毒于死地。为此,专家将维生素C 与铜元素称为一对防治流感的最佳“搭档”。
3.9 为胎儿发育“保驾”
科学家在利用老鼠进行的研究中发现,铜元素可以帮助未出生的老鼠进行正常的器官和组织发育。西尔勒教授和他的同事在实验中主要对一种名为Ctr1,可以帮助铜元素进入人体细胞的基因进行了研究。Ctr1 基因的主要作用就是帮助铜元素通过细胞表面的隔膜进入细胞内部,由细胞内部的蛋白质负责将铜元素送入具体的细胞器。期间,研究人员将某些老鼠的基因进行了修改,使其缺少Ctr1,结果发现所有老鼠胚胎都在未出世前就死去了。另外,这些老鼠的胚胎较之正常胚胎体积小,而且器官及细胞发育中还存在重大缺陷。据产科医生研究,妇女缺铜就难以受孕,即使受孕也会因缺铜而削弱羊膜的厚度和韧性,导致羊膜早破,引起流产或胎儿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