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丝状疣会伴随终身吗(丝状疣长期不治的后果)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2-11-20 07:34:47作者:YD166手机阅读>>

我是90后‬学医‬‬‬的小哥‬,点击右上方“关注”,每天为你整理‬【医学‬视频‬】与【中医类科目知识摘抄】干货。

写在前面的话:“距离今年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仅剩1天的时间了,19号‬此时‬的你们‬就要踏上‬考场‬的‬路途中‬,各位‬备考执业‬/助理‬的‬‬小伙们‬是否‬有点‬小紧张‬呢‬,今日‬抽出空来梳理‬了‬相关科目考点‬,送给‬要考试‬的‬朋友们‬.并‬祝“今年考试的弟弟妹妹们旗开得胜,考的都会,逢考必过”!俩字:拿证!!!

(如果对你有帮助还希望你顺手点个关注哟~谢谢啦~♥️)

坐标山东:诸君安好,我来了~

丝状疣会伴随终身吗,丝状疣长期不治的后果(1)

图片来源/一个学医的小哥

【考点 1】感冒的基本病机为;时行感冒,症状似 , 传变易,病程长。

证型:

恶寒 / 恶风发热

风寒束表证→脉浮紧→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

暑湿伤表证→肢体酸重,头昏重 脉濡数→新加香薷饮。

气虚感冒→咳痰无力,气短懒言→参苏饮。 阴虚感冒→舌红少苔,脉细数→加减葳蕤汤。

阳虚感冒→四肢欠温,舌质淡胖→再造散。

【考点 2】咳嗽的病位在肺,涉及肝、脾、肾;内伤咳嗽,病理因素主要为“痰”与“火”。

证型

风寒袭肺证→咳嗽声重 恶寒发热→三拗汤合止嗽散。

风燥伤肺证→干咳,连声作呛,唇鼻干燥→桑杏汤。

痰湿蕴肺证→咳声重浊,痰多,色白→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

痰热郁肺证→咳嗽,气息粗促 热象→清金化痰汤。

肝火犯肺证→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赤→黛蛤散合泻白散。

肺阴亏耗证→干咳,痰中带血丝 阴虚 (与肺痨鉴别)无胸部隐痛→沙参麦冬汤加减。

【考点 3】哮病的病因病机是外邪侵袭,触动伏痰,病理因素以痰为主,以“发时治标,平时治本” 为基本原则。

证型:(发作期)

冷哮证→喉中哮鸣如水鸡声,形寒怕冷→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

热哮证→喉中痰鸣如吼,喘而气粗息涌→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

寒包热哮证→喉中哮鸣有声,胸膈烦闷,发热恶寒→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

风痰哮证→喉中痰涎壅盛,声如拽锯,无明显寒热倾向→三子养亲汤。

虚哮证→喉中哮鸣如鼾,气短息促,动则喘甚→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缓解期)

肺脾气虚证→气短声低,自汗恶风,食少便溏→六君子汤。

肺肾两虚证→短气息促,动则为甚,腰酸腿软→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考点 4】喘证的病因为外邪、饮食、情志、劳欲久病;病位为肺、肾,涉及肝脾心;首辨虚实。

证型

表寒肺热证→喘逆上气,息粗伴形寒身热→麻杏石甘汤。

痰热郁肺证→喘促气涌,咳嗽痰多,质黏色黄→桑白皮汤。

痰浊阻肺证→喘而胸满闷塞,甚则胸盈仰息,痰多黏腻色白→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肾虚不纳证→喘促日久,动则喘甚,呼多吸少→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考点 5】肺痈

成痈期→胸满作痛,咳吐黄绿色浊痰→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

溃脓期→咳吐大量脓痰,腥臭异常,胸中烦满而痛,气喘不能卧→加味桔梗汤。

恢复期→渐好转→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加减。

【考点 6】肺痨

正气虚弱(内因),痨虫(外因);以补虚培元和抗痨*虫为原则。

证型

肺阴亏损证→干咳,痰中带有血丝,胸部隐隐闷痛→月华丸。

气阴耗伤证→咳嗽无力,自汗与盗汗可并见→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

【考点 7】肺胀的病位首先在肺,继则影响脾、肾,后期及心;病理因素为痰浊、水饮与血瘀。

证型:胸部膨满,憋闷如塞

痰浊壅肺证→咳嗽痰多,色白黏腻→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

阳虚水泛证→胸闷心悸,下肢浮肿,甚则一身悉肿→真武汤合五苓散。

肺肾气虚证→呼吸浅短难续,声低气怯→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

【考点 8】惊悸,多与情绪因素有关,可由骤遇惊恐引起呈阵发性,时作时止,实证居多,病情较轻; 怔忡,多由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持续心悸,心中惕惕,不能自控。

【考点 9】心悸

证型

心虚胆怯证→心悸不宁,善惊易恐→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

心血不足证→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归脾汤。

心阳不振证→心悸不安 阳虚表现→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

水饮凌心证→心悸,眩晕气急,小便短少,下肢浮肿,形寒肢冷→苓桂术甘汤。

阴虚火旺证→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心烦热,盗汗→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

【考点 10】胸痹

证型

痰浊闭阻证→胸闷重心痛微,肢体沉重→通阳泄浊,豁痰宣痹→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

寒凝心脉→猝然心痛如绞,心痛彻背→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

气阴两虚证→心胸隐痛,时作时休,心悸气短,动则益甚→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

心肾阳虚证→心悸而痛,胸闷气短,动则更甚 阳虚→参附汤合右归饮。

【考点 11】心衰的病因为久病,外邪,七情,劳倦;最根本病机为心气不足、心阳亏虚。

病机可用虚、瘀、水三者概括,心气、心阳亏虚是病理基础,血瘀是中心病理环节,痰浊和水饮 是主要病理产物。

【考点 12】不寐的病机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病位在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

证型

痰热扰心证→心烦不寐,胸闷脘痞,泛恶嗳气→黄连温胆汤。

心脾两虚证→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腹胀便溏→归脾汤。

心肾不交证→心烦不寐,腰膝酸软→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

【考点 13】

太阳经头痛,在头后部,下连于项,选用羌活、蔓荆子、川芎;

少阳经头痛,在头 之两侧,并连及于耳,选用柴胡、黄芩、川芎;

厥阴经头痛,在巅顶部位,或连目系,选用吴茱萸、 藁本;

阳明经头痛,在前额部及眉棱骨等处,选用葛根、白芷、知母。

【考点 14】头痛

证型

风寒头痛→头痛连及项背,常有拘急收紧感→川芎茶调散。

风热头痛→头痛而胀,甚则头胀如裂→芎芷石膏汤。

风湿头痛→头痛如裹,肢体困重,胸闷纳呆→羌活胜湿汤。

肝阳头痛→头昏胀痛,两侧为重,心烦易怒→天麻钩藤饮。

血虚头痛→头痛隐隐,时时昏晕→加味四物汤。

痰浊头痛→头痛昏蒙,胸脘满闷→半夏白术天麻汤。

肾虚头痛→头痛且空,眩晕耳鸣→大补元煎。

瘀血头痛→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通窍活血汤。

气虚头痛→头痛隐隐,时发时止,遇劳加重→益气聪明汤。

【考点 15】眩晕的病位在头脑,与肝、脾、肾密切相关;病理因素为风、火、痰、瘀;治疗原 则为补虚泻实,调整阴阳。

肝阳上亢证→眩晕,耳鸣,头目胀痛,口苦 舌红苔黄,脉弦数→天麻钩藤饮。

气血亏虚证→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淡白→归脾汤。

肾精不足证→眩晕日久不愈,精神萎靡,腰酸膝软→左归丸。

痰浊上蒙证→眩晕,头重昏蒙,胸闷恶心→半夏白术天麻汤。

瘀血阻窍证→眩晕时作,头痛如刺→通窍活血汤。

【考点 16】中风的病理因素为风、火、痰、瘀。

证型

(中经络)→虽有半身不遂、口眼㖞斜、语言不利,但意识清楚。

风痰瘀阻证→突发口舌歪斜 舌紫暗,脉弦涩或小滑→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桃仁红花煎。 风阳上扰证→突然发生口眼歪斜 舌红苔黄,脉弦→天麻钩藤饮。

阴虚风动证→平素头晕耳鸣,腰酸,突然发生口眼歪斜→镇肝熄风汤。

(中脏腑)→昏不知人,或神志昏糊、迷蒙,伴见肢体不用。

(闭证)→症见神志昏迷、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肢体强痉等。

阳闭→兼见面红身热,气粗口臭→清肝息风,豁痰开窍→羚羊角汤合用安宫牛黄丸。 阴闭→兼见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豁痰息风,辛温开窍→涤痰汤合用苏合香丸。

脱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张→回阳救阴,益气固脱→参附汤合生脉散。 (恢复期)

风痰瘀阻证→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肢体麻木 苔滑腻,舌暗紫→解语丹。

气虚络瘀证→肢体偏枯不用,肢软无力 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补阳还五汤。

肝肾亏虚证→半身不遂,拘挛变形,舌强不语 舌红脉细→左归丸合地黄饮子。

【考点 17】

癫狂的证型 (癫病)→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多喜。

痰气郁结证→情志 舌红苔白腻,脉弦滑→逍遥散合顺气导痰汤。

心脾两虚证→神思恍惚,魂梦颠倒,心悸易惊,善悲欲哭,肢体困乏→养心汤合越鞠丸。

(狂证)→精神亢奋,狂躁不安,喧扰不宁,骂詈毁物,动而多怒。

痰热瘀结证→癫狂日久不愈,面色晦滞而秽 舌质紫暗,有瘀斑,脉弦细或细涩→癫狂梦醒 汤。

火盛阴伤证→癫狂久延,时作时止 脉细数→育阴潜阳,交通心肾→二阴煎合琥珀养心丹。

【考点 18】痫病病位在脑,涉及肝、脾、心、肾;病理因素为风、火、痰、瘀,又以痰为重要。 证型

突然昏仆,强直抽搐,口吐涎沫,两目上视或口中怪叫,移时苏醒,一如常人。

风痰闭阻证→舌红苔白腻,脉弦滑→定痫丸。

痰火扰神证→彻夜难眠,目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

瘀阻脑络证→平素头晕头痛,痛有定处→通窍活血汤。

心脾两虚证→反复发痫不愈,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六君子汤合归脾汤。

心肾亏虚证→痫病频发,心悸,健忘失眠,腰膝酸软→左归丸合天王补心丹。

【考点 19】痴呆→表情呆滞,沉默寡言,记忆减退,失认失算。

证型

髓海不足证→齿枯发焦,腰酸骨软→七福饮。

脾肾两虚证→腰膝酸软,肌肉萎缩,食少纳呆,气短懒言→还少丹。

【考点 20】胃痛

证型

寒邪客胃证→胃痛暴作,恶寒喜暖→香苏散合良附丸。

饮食伤胃证→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嗳腐吞酸→保和丸。

肝气犯胃证→胃脘胀痛,痛连两胁,遇烦恼则痛甚→柴胡疏肝散。

湿热中阻证→胃脘疼痛,痛势急迫,脘闷灼热,口干口苦→清中汤。

瘀血停胃证→胃脘疼痛,如针刺,痛有定处→失笑散合丹参饮。

胃阴亏耗证→胃脘隐隐灼痛,似饥而不欲食→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脾胃虚寒证→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黄芪建中汤。

【考点 21】呕吐

证型

外邪犯胃证→突然呕吐,胸脘满闷,发热恶寒→藿香正气散。

食滞内停证→呕吐酸腐,脘腹胀满→保和丸。

痰饮内阻证→呕吐清水痰涎→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

肝气犯胃证→呕吐吞酸,嗳气频繁,胸胁胀痛 情志→四七汤。

脾胃气虚证→恶心呕吐,食欲不振,食入难化→香砂六君子汤。

脾胃阳虚证→饮食稍多即吐,时作时止,面色㿠白→理中汤。

胃阴不足证→呕吐反复发作,似饥而不欲食→麦门冬汤。

【考点 22】胃痞→自觉心下痞塞,胸膈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 证型

饮食内停证→嗳腐吞酸→保和丸。 痰湿中阻证→舌苔白厚腻,脉沉滑→二陈平胃汤。

肝胃不和证→善太息 脉弦→越鞠丸合枳术丸。 胃阴不足证→饥不欲食→益胃汤。

【考点 23】噎膈→吞咽食物哽噎不顺,饮食困难,或纳而复出。

证型

痰气交阻证→情志 舌红苔薄腻,脉弦滑→启膈散。

瘀血内结证→饮食难下,下而复吐出,呕出物如赤豆汁→通幽汤。

津亏热结证→小便短赤,舌红,干裂少津,脉细数→沙参麦冬汤。

气虚阳微证→面浮足肿 舌淡,苔白,脉细弱→补气运脾汤。

【考点 24】呃逆的病机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动膈;病位在膈,病变的关键脏腑在胃。 证型

胃寒气逆证→呃声沉缓有力,得热则减→丁香散。

胃火上逆证→呃声洪亮有力,冲逆而出→竹叶石膏汤。

气机郁滞证→呃逆连声,与情志有关→五磨饮子。

胃阴不足证→呃声短促而不得续→养胃生津,降逆止呃→益胃汤。

【考点 25】腹痛

证型

寒邪内阻证→腹痛拘急,遇寒痛甚→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

湿热壅滞证→腹痛拒按,烦渴引饮,大便秘结→大承气汤。

饮食积滞证→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嗳腐吞酸→枳实导滞丸。

肝郁气滞证→腹痛胀闷,痛无定处,痛引少腹→柴胡疏肝散。

瘀血内停证→腹痛较剧,痛如针刺→少腹逐瘀汤。

中虚脏寒证→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温喜按→小建中汤。

【考点 26】《医宗必读》提治泻九法: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 泄泻的基本病机为脾虚湿盛;病理因素主要是湿;首辨暴与久;注意久泻不可分利太过,以防劫 其阴液。

证型

寒湿内盛证→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藿香正气散。

湿热伤中证→泄泻腹痛,泻下急迫,粪色黄褐→葛根芩连汤。

食滞肠胃证→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保和丸。

肝气乘脾证→腹痛而泻,腹中雷鸣,与情志有关→抑肝扶脾→痛泻要方。

脾胃虚弱证→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食少→参苓白术散。

肾阳虚衰证→黎明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完谷不化→四神丸。

【考点 27】痢疾的病理因素以湿热疫毒为主;赤多重用血药,白多重用气药。

证型

湿热痢→痢下赤白脓血,黏稠如胶冻,腥臭→清肠化湿,调气和血→芍药汤。

疫毒痢→起病急骤,痢下鲜紫脓血,腹痛剧烈→清热解毒,凉血除积→白头翁汤。

寒湿痢→痢下赤白黏冻,白多赤少,或为纯白冻→温中燥湿,调气和血→不换金正气散。

阴虚痢→痢下赤白,日久不愈,脓血黏稠,虚坐努责→养阴和营,清肠化湿→驻车丸。 虚寒痢→痢下赤白清稀,无腥臭,加虚寒→温补脾肾,收涩固脱→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

休息痢→下痢时发时止,迁延不愈→温中清肠,调气化滞→连理汤。

【考点 28】便秘→基本病机为大肠传导失常。

证型

热秘→大便干结,腹胀腹痛,口干口臭→麻子仁丸。

气秘→大便干结,肠鸣矢气,腹中胀痛→ 顺气导滞→六磨汤。

冷秘→大便艰涩,腹痛拘急,胀满拒按,手足不温→温脾汤。

气虚秘→虽 有便意,但排便困难,用力努挣则汗出短气→黄芪汤。

血虚秘→大便干结,面色无华,健忘少 寐口唇色淡→润肠丸。

阴虚秘→大便干结,如羊屎状,加阴虚表现→增液汤。

阳虚秘→大便干 或不干,排出困难,小便清长,面色㿠白→济川煎。

【考点 29】胁痛

证型

肝郁气滞证→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甚则引及胸背肩臂→柴胡疏肝散。

肝胆湿热证→胁肋重着或灼热疼痛,口苦口黏→龙胆泻肝汤。

瘀血阻络证→胁肋刺痛,痛有定处,痛处拒按→血府逐瘀汤或复元活血汤。

肝络失养证→胁肋隐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一贯煎。

【考点 30】黄疸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症,病理因素以湿邪为主;以化湿邪,利小便为治法。

证型

(阳黄)→身目俱黄,黄色鲜明。

热重于湿证→发热口渴,大便秘结 舌苔黄腻,脉弦数→清热通腑,利湿退黄→茵陈蒿汤。

湿重于热证→黄色不及前者鲜明,便溏 苔厚腻微黄,脉濡数→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

胆腑郁热证→上腹、右胁胀闷疼痛 舌红苔黄,脉弦滑数→大柴胡汤。

疫毒炽盛证

(急黄)→发病急骤,黄疸迅速加深,其色如金→《千金》犀角散。

(阴黄)→身目俱黄,黄色晦暗,或如烟熏。 寒湿阻遏证→舌淡苔腻,脉濡数或沉迟→茵陈术附汤。

脾虚湿滞证→便溏 舌淡苔薄,脉濡细→健脾养血,利湿退黄→黄芪建中汤。

(退后调治)

湿热留恋证→黄疸消退后,口中干苦,小便黄赤,苔腻→茵陈四苓散。

肝脾不调证→黄疸消退后,脘腹痞闷,胁肋隐痛不适→柴胡疏肝散或归芍六君子汤。

气滞血瘀证→黄疸消退后,胁下结块,刺痛不适→逍遥散合鳖甲煎丸。

【考点 31】积证→腹内结块触之有形,固定不移,痛有定处,刺痛为主,病在血分,多属脏病。

证型

气滞血阻证→腹部积块质软不坚,固定不移,胀痛不适 脉弦→大七气汤。

瘀血内结证→腹部积块明显,质硬,固定不移 脉细涩→膈下逐瘀汤合六君子汤。

正虚瘀结证→久病体弱,积块坚硬,肌肉瘦削→八珍汤合化积丸。

【考点 32】聚证→腹内结块聚散无常,痛无定处,胀痛为主,病在气分,多属腑病,病情较轻。

证型

肝气郁结证→腹中结块柔软,时聚时散→逍遥散。

食滞痰阻证→腹胀痛,腹部时有条索状物聚起→六磨汤。

【考点 33】鼓胀→病位在于肝、脾,久则及肾。

证型

气滞湿阻证→腹胀按之不坚,胁下胀满疼痛→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

水湿困脾证→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实脾饮。

水热蕴结证→腹大坚满,脘腹胀急→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

瘀结水留证→脘腹坚满,青筋显露,腋下癥结痛如针刺→调营饮。

阳虚水盛证→腹大胀满似蛙腹,朝宽暮急→附子理苓汤或济生肾气丸。

阴虚水停证→腹大胀满,青筋暴露,面色晦滞→六味地黄丸合一贯煎。

【考点 34】瘿病病机为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病位在肝脾,与心有关。

证型→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

气郁痰阻证→质软不痛 情志 苔白,脉弦→四海舒郁丸。

痰结血瘀证→质硬或有结节,肿块经久未消 舌暗紫→海藻玉壶汤。

肝火旺盛证→性情急躁易怒,眼球突出 舌红,脉弦数→栀子清肝汤合消瘰丸。

心肝阴虚证→心悸,心烦少寐 舌红苔少,脉弦细数→天王补心丹或一贯煎。

【考点 35】疟疾→以祛邪截疟为基本治则。

证型

正疟→先呵欠,继则寒战,寒罢内外皆热→祛邪截疟,和解表里→柴胡截疟饮或截疟七宝饮。

温疟→发作时热多寒少,汗出不畅→清热解表,和解祛邪→白虎加桂枝汤或白虎加人参汤。

【考点 36】水肿→病位在肺、脾、肾,关键在肾。

证型

风水相搏证→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疏风清热,宣肺行水→越婢加术汤。

湿毒浸淫证→身发疮痍,甚则溃烂→宣肺解毒,利湿消肿→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

水湿浸渍证→全身水肿,下肢明显,按之没指→运脾化湿,通阳利水→五皮饮合胃苓汤。

脾阳虚衰证→身肿日久,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健脾温阳利水→实脾饮。

【考点 37】淋证的基本病机为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与尿血的鉴别主要看是否有 尿痛。

证型

热淋→灼热刺痛,溺色黄赤→八正散。

石淋→尿中夹砂石,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石韦散。

血淋→小便热涩刺痛,色深红或有血块→小蓟饮子。

膏淋→小便浑浊,乳白或如米泔水→程氏萆薢分清饮。

劳淋→溺痛不甚,但淋沥不已,时作时止,遇劳即发→补脾益肾→无比山药丸。

【考点 38】癃闭的病机为膀胱气化功能失调;病位在膀胱与肾,但与三焦、肺、脾、肝密切相关; 膀胱湿热八正从,肺热壅盛清肺饮,肝郁气滞沉香通,浊瘀阻塞抵当丸。

【考点 39】郁证

证型

肝气郁结证→精神抑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 苔薄腻,脉弦→柴胡疏肝散。

气郁化火证→急躁易怒,胸胁胀满,口苦而干 舌红苔黄,脉弦数→丹栀逍遥散。

痰气郁结证(梅核气)→咽中如有物梗塞,吞之不下→半夏厚朴汤。

心神失养证(脏躁)→精神恍惚,悲忧善哭,喜怒无常→甘麦大枣汤。

心脾两虚证→情绪不宁、多思善疑,心悸胆怯→归脾汤。

心肾阴虚证→情绪不宁 舌红少津,脉细数→天王补心丹合六味地黄丸。

【考点 40】

鼻衄→肺热,桑菊饮;胃热,玉女煎;肝火,龙胆泻肝汤;气血亏虚证,归脾汤。

齿衄→胃火炽盛证,加味清胃散合泻心汤;阴虚火旺证,六味地黄丸合茜根散。

咳血→燥热伤肺证,桑杏汤;肝火犯肺证,泻白散合黛蛤散;阴虚肺热证,百合固金汤;胃热壅盛证, 泻心汤合十灰散。

吐血→胃热壅盛证,泻心汤合十灰散;肝火犯胃证,龙胆泻肝汤;气虚血溢证,归脾汤。

便血→肠道湿热证,地榆散合槐角丸;气虚不摄证,归脾汤;脾胃虚寒证,黄土汤。

尿血→下焦湿热证,小蓟饮子;肾虚火旺证,知柏地黄丸;脾不统血证,归脾汤;肾气不固, 无比山药丸。

紫斑→血热妄行证,十灰散;阴虚火旺证,茜根散;气不摄血证,归脾汤。

【考点 41】消渴的病机为阴津亏损,燥热偏盛;病位主要在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并发 症为白内障、雀盲、耳聋、疮毒痈疽、肺痨、水肿、中风。

证型

(上消)肺热津伤证→口渴多饮 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消渴方。

(中消)胃热炽盛证→多食易饥,形体消瘦→清胃泻火,养阴增液→玉女煎。

(中消)气阴亏虚证→口渴引饮,能食与便溏并见→益气健脾,生津止渴→七味白术散。

(下消)肾阴亏虚证→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 肾阴虚→滋阴固肾→六味地黄丸。

(下消)阴阳两虚证→小便频数,混浊如膏,甚至饮一溲一 肾阴虚 阳虚→金匮肾气丸。

【考点 42】

内伤发热

阴虚发热证,清骨散或知柏地黄丸;

血虚发热证,归脾汤;

气虚发热证, 补中益气汤;

阳虚发热证,金匮肾气丸;

气郁发热证,丹栀逍遥散;

痰湿郁热证,黄连温胆汤 合中和汤或三仁汤;

血瘀发热证,血府逐瘀汤。

【考点 43】癌证

气郁痰阻证,越鞠丸合化积丸;

热毒炽盛证,犀角地黄汤合犀黄丸;

湿热郁毒证, 龙胆泻肝汤合五味消毒饮;

瘀毒内阻证,血府逐瘀汤;

气阴两虚证,生脉地黄汤;气血两亏证, 十全大补丸。

【考点 44】厥证的病机为气机逆乱,升降乖戾,气血阴阳不相顺接。

气厥实证,通关散合五磨饮子;虚证,生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四味回阳饮;

血厥实证,羚角钩藤汤或通瘀煎;虚证,急用独参汤灌服,继服人参养营汤;痰厥,导痰汤。

【考点 45】痹证

证型

行痹→痹痛游走不定者→祛风通络,散寒除湿→防风汤。

痛痹→痛势较甚,痛有定处,遇寒加重者→散寒通络,祛风除湿→乌头汤。

着痹→关节酸痛、重着、漫肿者→除湿通络,祛风散寒→薏苡仁汤。

风湿热痹→活动不便,局部灼热红肿→白虎加桂枝汤或宣痹汤。

痰瘀痹阻证→痹证日久,肌肉关节刺痛,固定不移→双合汤。

【考点 46】痿证

证型

肺热津伤证→发病急,病起发热,突然肢体软弱无力→清燥救肺汤。

湿热浸淫证→起病较缓,逐渐出现肢体困重,痿软无力 湿热→加味二妙散。

肝肾亏损证→起病缓慢,渐见肢体痿软无力 舌红少苔,脉细数→虎潜丸。

【考点 47】颤证

证型

风阳内动证→眩晕耳鸣,面赤烦躁 舌红苔黄,脉弦→天麻钩藤饮合镇肝息风汤。 痰热风动证→头晕目眩,胸脘痞闷,口苦口黏→导痰汤合羚角钩藤汤。

【考点 48】腰痛→病位在肾,病理性质以肾虚为主。

证型

寒湿腰痛→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甘姜苓术汤。

湿热腰痛→腰部疼痛,重着而热→四妙丸。 瘀血腰痛→腰痛如刺,痛有定处,痛处拒按→身痛逐瘀汤。

【考点 49】阴经属脏络腑主里,阳经属腑络脏主表。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考点 50】十二经脉流注次序: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藏。

【考点 51】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指、趾)交接;阳经与阳经(同名阳经)在头面 部交接;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

【考点 52】任脉督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而异行,称为“一源三歧”。

【考点 53】十二经别的临床意义

1加强了表里两经的联系作用

2加强了经脉与脏腑联系的作用

3加强了十二经别与头部的联系的作用

4弥补十二经脉分布不足,加强各经与心的联系。

【考点 54】十二经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

【考点 55】腧穴的分经主治规律 三经同治:手三阴经同治胸,手三阳经咽热病,足三阳经眼神热,足三阴经阴妇科,任督二脉 神脏妇。

二经同治:手少厥阴神志病,手少太阳目耳疾,足少太阳治眼病,足少厥阴前阴主。

【考点 56】按五输穴主病特点选用: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 合主逆气而泄。

【考点 57】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腧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称为原穴。

【考点 58】下合穴:分布在足三阳经膝关节及以下部位。主治:“合治内腑”。 胃经下合三里乡,上下巨虚大小肠,膀胱当合委中属,三焦下合属委阳,胆经之合阳陵泉。 足三里,上下巨虚属于胃经,委中委阳属于膀胱经,阳陵泉属于胆经。

【考点 59】八脉交会穴: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考点 60】八会穴:

腑会中脘脏章门,

筋会阳陵髓绝骨;

骨会大杼气膻中,

血会膈俞脉太渊。

【考点 61】

前发际正中至后发际正中→ 12 寸;

耻骨联合上缘至髌底→ 18 寸;

股骨大转子至 腘横纹(平髌尖)→ 19 寸。

【考点 62】太渊(输穴、原穴)→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特殊主治:无脉症。

【考点 63】鱼际(荥穴)→第一掌骨中点→特殊主治:掌中热;小儿疳积。

【考点 64】孔最→腕远横纹上 7 寸 →1咯血、鼻衄、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2 肘臂挛痛;3痔血。

【考点 65】迎香→在面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胆道蛔虫症。

【考点 66】合谷(原穴)→在手背,第 2 掌骨桡侧的中点处→1头痛、目赤肿痛、鼻衄、齿痛、口眼㖞斜、耳聋等头面五官诸疾;2发热恶寒等外感病证;3热病无汗或多汗;4经闭、滞产 等妇产科病证;5上肢疼痛、不遂;6牙拔除术、甲状腺手术等口面五官及颈部手术针麻常用穴; 7皮肤科病证;8小儿惊风、痉证。

【考点 67】天枢(大肠募穴)→在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 2 寸→1腹痛、腹胀、便秘、 腹泻、痢疾等胃肠病证;2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患。

【考点 68】足三里(合穴;胃之下合穴)→在小腿外侧,犊鼻下 3 寸,胫骨前嵴外 1 横指处, 犊鼻与解溪连线上→1胃痛、呕吐、腹胀、腹泻、痢疾、便秘等胃肠病证;2下肢痿痹;3癫 狂等神志病;4痈等外科疾患;5虚劳诸证,为强壮保健要穴。

【考点 69】丰隆(络穴)→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 8 寸,胫骨前肌外缘→1头痛,眩晕,癫狂; 2咳嗽、痰多等痰饮病证;3下肢痿痹。

【考点 70】厉兑(井穴)→在足趾,第 2 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 0.1 寸(指寸)→1鼻 衄、齿痛、咽喉肿痛等实热性五官病证;2热病;3多梦、癫狂等神志病证。

【考点 71】隐白(井穴)→在足趾,大趾末节内侧,趾甲根角侧后方 0.1 寸(指寸)→1月经 过多、崩漏等妇科病;2便血、尿血等出血证;3癫狂,多梦;4惊风;5腹满,泄泻。

【考点 72】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 3 寸,胫骨内侧缘后际→1肠鸣腹胀、腹泻等脾胃 病证;2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孕、滞产等妇产科病证;3遗精、阳痿、遗尿等生殖泌尿 系统疾患;4心悸,失眠;5下肢痿痹;6阴虚诸证;7湿疹,荨麻疹。

【考点 73】地机→在小腿内侧,阴陵泉下 3 寸,胫骨内侧缘后际→1痛经、崩漏、月经不调等 妇科病;2腹痛、腹泻等脾胃病证;3小便不利、水肿等脾不运化水湿病证;4下肢痿痹。

【考点 74】血海→在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 2 寸,股内侧肌隆起处→1月经不调、痛经、经闭 等妇科病;2瘾疹、湿疹、丹毒等血热性皮外科病;3膝股内侧痛。

【考点 75】大包→在侧胸部,腋中线上,当第 6 肋间隙处→1气喘;2胸胁痛;3全身疼痛; 4岔气;5四肢无力。

【考点 76】极泉→在腋区,腋窝正中,腋动脉搏动处→1心痛、心悸等心疾;2肩臂疼痛、胁 肋疼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证;3瘰疬,腋臭。

【考点 77】少海→在肘前区,横平肘横纹,肱骨内上髁与肘横纹内侧端连线的中点前缘→1心 痛、癔症等心病、神志病;2肘臂挛痛,臂麻手颤;3头项痛,腋胁部痛;4瘰疬。

【考点 78】神门→在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1心痛、 心烦、惊悸、怔忡、健忘、失眠、痴呆、癫狂痫等心与神志病证;2高血压;3胸胁痛

【考点 79】少泽→在手指,小指末节尺侧,指甲根角侧上方 0.1 寸(指寸)→1乳痈、乳少等 乳疾;2昏迷、热病等急症、热证;3头痛、目翳、咽喉肿痛等头面五官病证。

【考点 80】支正→在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 5 寸,尺骨尺侧与尺侧腕屈肌之间→1头痛, 项强,肘臂酸痛;2热病;3癫狂;4疣症。

【考点 81】听宫→在面部,耳屏正中与下颌骨髁突之间的凹陷中→1耳鸣、耳聋、聤耳等耳疾; 2齿痛;3癫狂痫。

【考点 82】睛明→在面部,目内眦内上方眶内侧壁凹陷中→1目赤肿痛、流泪、视物不明、目眩、近视、夜盲、色盲等目疾;2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

【考点 83】肺俞→在脊柱区,第 3 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 1.5 寸→1咳嗽、气喘、咯血等肺疾;2骨蒸潮热、盗汗等阴虚病证;3皮肤瘙痒、瘾疹等皮肤病。

【考点 84】肝俞→在脊柱区,第 9 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 1.5 寸→1黄疸、胁痛等肝胆病证;2目赤、目视不明、目眩、夜盲、迎风流泪等目疾;3癫狂痫;4脊背痛。

【考点 85】胆俞→在脊柱区,第 10 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 1.5 寸→1黄疸、口苦、胁痛等肝胆病证;2肺痨,潮热。

【考点 86】脾俞→在脊柱区,第 11 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 1.5 寸→1腹胀、纳呆、呕吐、腹泻、痢疾、便血、水肿等脾胃肠腑病证;2多食善饥,身体消瘦;3背痛。

【考点 87】胃俞→在脊柱区,第 12 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 1.5 寸→胃脘痛、呕吐、腹胀、肠鸣等胃肠疾患。

【考点 88】肾俞→在脊柱区,第 2 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 1.5 寸→1头晕、耳鸣、耳聋等 肾虚病证;2遗尿、遗精、阳痿、早泄、不育等泌尿生殖系疾患;3月经不调、带下、不孕等 妇科病证;4腰痛;5慢性腹泻。

【考点 89】委阳→在膝部,横纹上,股二头肌腱的内侧缘→1腹满,小便不利;2腰脊强痛, 腿足挛痛。

【考点 90】膏肓→在脊柱区,第 4 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 3 寸→1咳嗽、气喘、盗汗、肺 痨等肺系虚损病证;2虚劳、羸瘦、健忘、遗精等虚劳诸证;3肩胛痛。

【考点 91】至阴→在足趾,小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 0.1 寸(指寸)→1胎位不正,滞产; 2头痛,目痛,鼻塞,鼻衄。

【考点 92】肓俞→在腹部,脐中旁开 0.5 寸→1腹痛、腹胀、腹泻、便秘等胃肠病证;2月经 不调;3疝气。

【考点 93】曲泽→在肘前区,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凹陷中→1心痛、心悸、善惊等 心系病证;2胃痛、呕血、呕吐等胃腑热性病证;3热病,中暑;4肘臂挛痛,上肢颤动。

【考点 94】内关→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 2 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1心 痛、胸闷、心动过速或过缓等心系病证;2胃痛、呕吐、呃逆等胃腑病证;3中风,偏瘫,眩晕, 偏头痛;4失眠、郁证、癫狂痫等神志病证;5肘臂挛痛。

【考点 95】中冲→在手指,中指末端最高点→1中风昏迷、中暑、昏厥、小儿惊风等急症;2 热病;3舌强肿痛。

【考点 96】翳风→在颈部,耳垂后方,乳突下端前方凹陷中→1耳鸣、耳聋等耳疾;2口眼㖞斜、 牙关紧闭、颊肿等面、口病证;3瘰疬。

【考点 97】耳门→在耳区,耳屏上切迹与下颌骨髁突之间的凹陷中→1耳鸣、耳聋、聤耳等耳疾; 2齿痛,颈颔痛。

【考点 98】阳白→在头部,眉上 1 寸,瞳孔直上→1头痛,眩晕;2眼睑瞤动,眼睑下垂,口眼㖞斜;3目赤肿痛、视物模糊等目疾。

【考点 99】风池→在颈后区,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1头痛、 眩晕、失眠、中风、癫痫、耳鸣、耳聋等内风所致的病证;2感冒、热病、口眼㖞斜等外风所 致的病证;3目赤肿痛、视物不明、鼻塞、鼽衄、咽痛等五官病证;4颈项强痛。

【考点 100】足窍阴→在足趾,第 4 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 0.1 寸(指寸)→1头痛、 目赤肿痛、耳鸣、耳聋、咽喉肿痛等头面五官病证;2胸胁痛,足跗肿痛;3失眠,多梦;4热病。

【考点 101】期门→在胸部,第 6 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 4 寸→1胸胁胀痛、呕吐、吞酸、呃逆、 腹胀、腹泻等肝胃病证;2奔豚气;3乳痈。

【考点 102】百会→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 5 寸→1痴呆、中风、失语、瘛瘲、失眠、健忘、 癫狂痫证、癔症等。2头风、头痛、眩晕、耳鸣等头面病证。3脱肛、阴挺、胃下垂、肾下垂 等气失固摄而致的下陷性病证。

【考点 103】中极→在下腹部,脐中下 4 寸,前正中线上→1遗尿、小便不利、癃闭等泌尿系 病证;2遗精、阳痿、不育等男科病证;3月经不调、崩漏、阴挺、阴痒、不孕、产后恶露不止、 带下等妇科病证。

【考点 104】四神聪→在头部,百会前后左右各旁开 1 寸,共 4 穴→1头痛,眩晕;2失眠、健 忘、癫痫等神志病证。

【考点 105】腰痛点→在手背,第 2、3 掌骨及第 4、5 掌骨之间,腕背侧横纹远端与掌指关节 中点处,一手 2 穴→急性腰扭伤。

【考点 106】直接灸包括:瘢痕灸和无瘢痕灸;间接灸包括: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

【考点 107】偏头痛的针灸治疗,主穴:率谷、阿是穴、风池、外关、足临泣、太冲。(口诀:歪风铃头痛太帅了啊)

【考点 108】面痛的针灸治疗,主穴:攒竹、四白、下关、地仓、合谷、太冲、内庭。(口诀:面痛下地冲谷内白住)

【考点 109】腰痛的针灸治疗,主穴:大肠俞、阿是穴、委中。(口诀:市常委腰痛)

【考点 110】中经络,主穴:水沟、内关、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口诀:经络内水三 尺危及生命)

【考点 111】痫病的针灸治疗,发作期主穴:水沟、百会、后溪、内关、涌泉。(口诀:关泉 水后才贤惠)

【考点 112】不寐的针灸治疗,主穴:百会、安眠、神门、三阴交、照海、申脉。(口诀:失 眠赵生会*)

【考点 113】郁证的针灸治疗 主穴:百会、印堂、水沟、内关、神门、太冲。(口诀:郁证唐门太回关中)

【考点 114】感冒的针灸治疗 主穴:列缺、合谷、风池、大椎、太阳。(口诀:干涸大风太烈)

【考点 115】呕吐的针灸治疗

主穴:中脘、足三里、内关。(口诀:偶属关中里)

【考点 116】便秘的针灸治疗 主穴:天枢、大肠俞、上巨虚、支沟。(口诀:辨天上三大只)

【考点 117】痛经实证的针灸治疗 主穴:中极、次髎、地机、三阴交。(口诀:痛实中三次地)

【考点 118】缺乳的针灸治疗

主穴:膻中、乳根、少泽。(口诀:乳中少)

【考点 119】瘾疹的针灸治疗 主穴:曲池、合谷、血海、膈俞、三阴交。(口诀:瘾疹学委去谷歌)

【考点 120】落枕的针灸治疗,主穴:外劳宫、天柱、阿是穴、后溪、悬钟。( 口诀 : 老公是后天中

【考点 121】中医外科学的发病机理:邪正盛衰、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脏腑失和。 【考点 2】辨脓的方法:按触法、透光法、点压法、穿刺法、B 超。

【考点 123】辨痛:湿痛—痛而酸胀,肢体沉重,按之出现可凹水肿或见糜烂流滋(臁疮、股肿); 痰痛—疼痛轻微,或隐隐作痛,皮色不变,压之酸痛(脂瘤、肉瘤)。

【考点 124】油膏:金黄膏、玉露膏适用于疮疡阳证;冲和膏有活血止痛、疏风祛寒、消肿软坚的作用, 适用于肿疡半阴半阳证;回阳玉龙膏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的作用,适用于阴证。

【考点 125】膏药:太乙膏、千捶膏用于红肿热痛明显之阳证疮疡;阳和解凝膏温经和阳、祛风散寒、 调气活血、化痰通络,用于阴证疮疡未溃者;咬头膏,适用于肿疡脓成不能自破,以及患者不愿 接受手术切开排脓者。

【考点 126】中医外科内治法中,温经通阳法的代表方是阳和汤。温经散寒的代表方是独活寄生汤。 祛痰法:疏风化痰法—牛蒡解肌汤合二陈汤;清热化痰法—清咽利膈汤合二母散。

【考点 127】箍围药:阳证多用菊花汁、银花露或冷茶汁调,半阴半阳证多用葱、姜、韭捣汁或 用蜂蜜调,阴证多用醋、酒调。

【考点 128】提脓去腐药(升丹)九一丹、八二丹、七三丹、五五丹、九黄丹、黑虎丹(不含升丹)。

【考点 129】切开法适应症:一切外疡,确已成脓者。砭镰法适应症:急性阳证疮疡。挑治法, 适用于内痔出血、肛裂、脱肛、肛门瘙痒、颈部多发性疖肿等垫棉法,适用于溃疡脓出不畅有 袋脓者;或疮孔窦道形成脓水不易排尽者;或溃疡脓腐已尽,新肉已生,但皮肉一时不能黏合者。 注意:在急性炎症红肿热痛尚未消退时不可应用

【考点 130】挂线法适应症:疮疡溃后,脓水不净,虽经内服、外敷等治疗无效而形成漏管或窦 道者;或疮口过深,或生于血络丛集处,而不宜采用切开手术者。

【考点 131】切口选择:以便于引流为原则,选择脓腔最低点或最薄弱处进刀;一般疮疡宜循经 直切;乳房部应以乳头为中心放射状切开,免伤乳络;面部脓肿应尽量沿皮肤的自然纹理切开; 手指脓肿应从侧方切开;关节区附近的脓肿切口尽量避免越过关节;若为关节区脓肿,一般施 行横切口、弧形切口或“S” 形切口;肛旁低位脓肿应以肛管为中心做放射状切开。

【考点 132】疖:肿势局限,范围多在 3cm 左右,突起根浅,色红、灼热、疼痛,易脓、易溃、易敛。 分类:有头疖:突起根浅,中心有一脓头,出脓即愈;无头疖 -- 无脓头;蝼蛄疖 -- 多发于儿 童头部;疖病:好发于项后发际、背部、臀部,患消渴病、习惯性便秘或营养不良者易患本病。

【考点 133】疖:体虚毒恋,阴虚内热(仙方活命饮合增液汤加减);体虚毒恋,脾胃虚弱,治 应健脾和胃,清化湿热(五神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

【考点 134】手足部疔疮容易损伤筋骨,颜面部疔疮多发生走黄;蛇眼疔:局限于指甲一侧边缘 近端处,宜沿甲旁 0.2cm 挑开引流;蛇头疔:中期手指末端呈舌头状肿胀,宜在指掌面一侧, 做纵行切口,必要时可对口引流;蛇肚疔发于指腹部,宜在手指侧面做纵行切口,切口长度不 宜超过上下指关节面;托盘疔宜依掌横纹切开,切口应够大,保持引流通畅。

【考点 135】红丝疔:红丝细→砭镰法→刀针沿红丝行走途径,寸寸挑断,令微出血。

【考点 136】痈的特点 :光软无头,红肿疼痛,结块范围多 6 ~ 9cm,发病迅速,易肿易脓、 易溃易敛。

【考点 137】颈痈:风热痰毒证:治法应散风清热,化痰消肿(牛蒡解肌汤或银翘散加减)。

【考点 138】发:其特点是初起无头、红肿蔓延成片,中央明显,四周较淡,边界不清,灼热疼痛。生于结喉处→锁喉痈;生于臀部→臀痈;生于手背→手发背;生于足背→足发背。

【考点 139】有头疽的特点:1初起有粟粒样脓头 2溃烂后状如莲蓬、蜂窝,范围常超过 9 ~12cm,3好发于项后、背部 4多见于中老年人及消渴病患者,并容易发生内陷。

【考点 140】疔疮走黄的原因:早期失治;挤压碰伤,过早切开;误食辛热之品及酒肉鱼腥等发物; 艾灸疮头。

【考点 141】内陷的分类:火陷 - 有头疽 1-2 候毒盛期,干陷 - 有头疽 2-3 候溃脓期,虚陷 - 有头疽 4 候收口期。走黄的发生主要在于火毒炽盛,毒入营血,内攻脏腑。内陷证发生的根 本原因,在于正气内虚,火毒炽盛,加之失治或不当,以致正不胜邪,反陷入里,客于营血, 内犯脏腑。

【考点 142】男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肾;女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胃。

【考点 143】乳痈:病因病机:乳汁郁积(最常见原因);肝郁胃热;感受外邪。

【考点 144】乳痈:气滞热壅证,治法疏肝清胃,通乳消肿,用瓜蒌牛蒡汤。脓肿形成时,应在 波动感及压痛最明显处及时切开排脓。切口应按乳络方向并与脓腔基底大小一致,切口位置应 选择脓肿稍低的部位。

【考点 145】乳癖:乳痛和肿块与月经周期及情志变化密切相关,好发于 25 ~ 45 岁的中青年女性, 相当于西医的乳腺增生病;乳核 : 好发于 20 ~ 25 岁青年妇女,乳中结核,形如丸卵,边界较清楚, 表面较光滑,推之可活动 , 相当于西医的乳腺纤维腺瘤 ; 乳岩晚期,乳房肿块溃烂,疮口边缘不 整齐,中央凹陷似岩穴,有时外翻似菜花,可渗出紫红色血水,恶臭难闻。

【考点 146】气瘿(甲状腺呈弥漫性肿大,腺体表面较平坦,质软不痛,皮色如常,腺体随吞咽 动作而上下移动)用四海舒郁丸治疗,肉瘿用海藻玉壶汤加减治疗。

【考点 147】脂瘤(粉瘤):皮肤间出现圆形质软的肿块,中央有粗大毛孔,可挤出有臭味的粉 渣样物。

【考点 148】瘿痈(结喉两侧结块,色红灼热,疼痛肿胀,甚而化脓。相 当于西医的急性甲状腺炎、 亚急性甲状腺炎):气滞痰凝证,治法疏肝清胃,通乳消肿,用牛蒡解肌汤。

【考点 149】疣分类:发于手背、手指、头皮等处称为千日疮、疣目、枯筋箭、瘊子,发于颜面、 手背、前臂等处称为扁瘊,发于胸背部有脐窝的赘疣称为鼠乳,发于足跖部是跖疣,发于颈周 围及眼睑部位,呈细软丝状突起是丝状疣、线瘊。

【考点 150】白秃疮(白癣)皮损特征:在头皮有圆形或不规则的覆盖灰白鳞屑的斑片。

【考点 151】肥疮(黄癣)皮损特征:有黄癣痂堆积,癣痂呈蜡黄色,肥厚,富黏性,边缘翘起,中心微凹,上有毛发贯穿,质脆易粉碎,有特殊的鼠尿臭。是头癣最常见的一种。

【考点 152】疥疮特点:夜间剧痒,在皮损处有灰白色、浅黑色或普通皮色的隧道,可找到疥虫。 以外治*虫止痒为主。硫磺是特效药。

【考点 153】治疗失荣早期气郁痰结证,应首选化痰开郁方。

【考点 154】白屑风中风热血燥证的代表方是,消风散合当归饮子。

【考点 155】接触性皮炎湿热毒蕴证→为清热祛湿,凉血解毒→龙胆泻肝汤合化斑解毒汤。

【考点 156】淋病:湿热毒蕴证→龙胆泻肝汤加土茯苓、萆薢、红藤等;阴虚毒恋证→知柏地黄 丸加土茯苓、萆薢等。

【考点 157】一期梅毒主要表现为疳疮(硬下疳),二期梅毒主要表现为杨梅疮,三期梅毒主要 表现为杨梅结毒,常侵犯多个脏器。

【考点 158】尖锐湿疣湿毒下注证,当利湿化浊,清热解毒,用萆薢化毒汤加黄柏、土茯苓、大青叶。

【考点 159】蛇串疮: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呈带状分布,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肝经 郁热证→龙胆泻肝汤。

【考点 160】湿疮:西医的湿疹。特点:对称分布,多形性损害,剧烈瘙痒,反复发作,易成慢性。 湿热蕴肤证→龙胆泻肝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血虚风燥证→当归饮子或四物消风饮加减。

【考点 161】内痔好发于膀胱截石位 3、 7、11 点处;混合痔多发于膀胱截石位 3、 7、11 点处, 以 11 点处最为多见。

【考点 162】内痔分期:I 期仅排便时带血、滴血,量少,无疼痛及脱出。II期用力时有痔块脱出, 但能自行回纳。III期便时痔核经常脱出肛外,不能自行回纳,须用手托、平卧休息或热敷后方 可还纳。IV期平时腹压稍大时痔核即脱出肛外,借助外力亦常不能回纳,易感染,形成水肿、 糜烂和坏死,疼痛剧烈。

【考点 163】内痔:内治法:风伤肠络→凉血地黄汤加减;湿热下注→脏连丸加减;气滞血瘀→ 止痛如神汤加减;脾虚气陷→补中益气汤加减。

【考点 164】肛隐窝炎并发症:肛乳头炎、肛乳头肥大。

【考点 165】肛痈分类:肛门旁皮下脓肿;坐骨直肠间隙脓肿;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直肠后间隙脓肿。

【考点 166】肛痈火毒炽盛证→透脓散,热毒蕴结证→仙方活命饮、黄连解毒汤加减,阴虚毒恋 证→青蒿鳖甲汤合三妙丸加减。

【考点 167】脱肛分类:一度脱垂:直肠黏膜脱出,长 3~5cm,不易出血,便后可自行回纳。 二度脱垂:直肠全层脱出,脱出物长 5~10cm,便后有时需用手回复。三度脱垂:直肠及部分 乙状结肠脱出,长达 10cm 以上,肛门松弛无力。

【考点 168】肛漏:单纯性肛漏 肛门旁皮肤仅一个外口,且管道直通肛隐窝之内。

【考点 169】复杂性肛漏 指在肛门内、外有三个以上开口,或管道穿通两个以上间隙,或管道多而支管横生,或管道绕肛门而生,呈马蹄形肛漏。

【考点 170】 扩肛法 适用于早期的肛裂,无结缔组织外痔、肛乳头肥大等合并症者。

【考点 171】 切开疗法 适用于陈旧性肛裂,伴有结缔组织外痔、肛乳头肥大等。

【考点 172】 肛裂侧切术 适用于不伴有结缔组织外痔、皮下瘘等的陈旧性肛裂。

【考点 173】 纵切横缝法 适用于陈旧性肛裂伴有肛管狭窄者。

【考点 174】锁肛痔,发生在肛管直肠的恶性肿瘤,便血;排便习惯改变;大便变形;转移征象。 便血是直肠癌最常见的早期症状。直肠指检是诊断直肠癌最重要的方法。

【考点 175】急性子痈:主张早期应用抗生素,在药敏试验未获结果前,可选用抗菌谱较广的抗 生素。湿热 下注→枸橘汤或龙胆 泻肝汤加减;气滞 痰凝→橘核丸加减。

【考点 176】子痰在中医药辨证论治的同时,应用西药抗结核治疗 6 个月以上。

【考点 177】阴茎痰核外治法:可以外敷阳和解凝膏或黑退消。

【考点 178】精浊: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内灼热不适或排尿不净之感;

精浊:

湿热蕴结证→八正散或龙胆泻肝汤加减; 气滞血瘀证→前列腺汤加减;

阴虚火旺证→知柏地黄汤加减;

肾阳虚损证→济生肾气丸加减。

【考点 179】精癃:多见于 50 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逐渐出现进行性尿频,夜间明显,并伴排 尿困难,尿线变细。湿热下注证,治法清热利湿,消癃通闭→八正散加减;气滞血瘀证→沉香散。

【考点 180】尿道结石主要表现为排尿困难、排尿费力,呈点滴状,或出现尿流中断及急性尿潴留。

【考点 181】股肿(肢体肿胀、疼痛、局部皮温升高和浅静脉怒张四大症状,好发于下肢髂股静 脉和股腘静脉,可并发肺栓塞和肺梗塞)气虚湿阻→益气健脾,祛湿通络→四妙勇安汤。

【考点 182】青蛇毒多见于筋瘤后期,四肢多见。 湿热瘀阻证→清热利湿,解毒通络→二妙散合茵陈赤豆汤加减; 肝郁蕴结证→疏肝解郁,活血解毒→柴胡清肝汤或复原活血汤。

【考点 183】臁疮湿热下注证,清热利湿,和营解毒→二妙丸合五神汤加减; 气虚血瘀证,益气活血,祛瘀生新→补阳还五汤合四妙汤加减。

【考点 184】脱疽的发病以脾肾亏虚为本,寒湿外伤为标,气血凝滞、经脉阻塞为主要病机。一 期(局部缺血期):患肢末端发凉,怕冷,麻木,酸痛,间歇性跛行;二期(营养障碍期): 患肢发凉,怕冷,麻木,坠胀疼痛,间歇性跛行加重,并出现静息痛;三期(坏死期或坏疽期): 坏疽可先为一趾或数趾,逐渐向上发展,合并感染时,足趾紫红肿胀、溃烂坏死,呈湿性坏疽, 或足趾发黑,干瘪,呈干性坏疽。

【考点 185】成人头、面、颈部为 9%;双上肢为 2×9%;躯干前后包括外阴部为 3×9%;双下 肢包括臀部为 5×9% 1%=46%。

【考点 186】破伤风发作期的典型发作其肌肉强直性痉挛首选从头面部开始。

【考点 187】《傅青主女科》该书立论着眼于肝脾肾三脏,治疗侧重于培养气血、调理脾胃。

【考点 188】《经效产宝》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产科专著。

【考点 189】《邯郸遗稿》明代赵献可著;重视脾肾,提倡命门学说。

【考点 190】子门,又称子户,指子宫颈口,排出月经和娩出胎儿的关口。

【考点 191】产褥期(6 ~ 8 周)生理特点:多虚多瘀。红恶露(血性恶露)持续时间:3 ~ 4 天。

【考点 192】望恶露:恶露量多,色紫红,有块,腹痛拒按→血瘀。色红有臭气→血热

【考点 193】宫腔注入:宫腔及输卵管粘连阻塞造成的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症。

【考点 194】直肠导入:盆腔、胞中癥积、慢性盆腔炎、盆腔瘀血综合征、产后发热、产后便秘。

【考点 195】“并月”(两个月来潮一次);“居经”或“季经”(三个月一潮);“避年”(一年一行); “暗经”(终生不潮而却能受孕);“激经”(受孕初期仍能按月经周期有少量出血)。

【考点 196】女性生殖轴:肾 - 天癸 - 冲任 - 胞宫生殖轴。

【考点 197】妊娠生理现象:月经停闭,脉滑,妊娠反应,子宫增大,乳房变化,下腹膨隆。

【考点 198】中医妇科治法中,滋肾益阴的代表方剂是左归丸。

【考点 199】月经后期血寒证的实寒证,当温经散寒调经,用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虚 寒证当扶阳祛寒调经,用温经汤(《金匮要略》)。两者鉴别要点在于小腹是喜按还是拒按, 喜按为虚症,拒按为实证。

【考点 200】月经先后无定期肾虚证→经血色暗淡、质稀腰骶酸痛→当补肾调经,用固阴煎。

【考点 201】月经过少血虚证→经血色淡、质稀,小腹空坠,头晕眼花→滋血汤或小营煎。

【考点 82】崩漏急症处理:补气摄血,温阳,滋阴固气,祛瘀,针灸,西药或手术止血。

【考点 83】崩漏的治疗原则: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考点 84】治崩三法:塞流,澄源,复旧。

【考点 85】闭经寒凝血瘀证→小腹冷痛按,得热痛减,形寒肢冷→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

【考点 86】肾气亏损痛经:经行小腹隐痛→量少、色暗淡、质稀→益肾调经汤或调肝汤。

【考点 87】经行感冒风寒证→发热,恶寒,无汗,鼻塞流涕,咽喉痒痛,脉浮紧→荆穗四物汤。

【考点 88】经行发热瘀热壅阻证→经色紫暗,夹有血块→血府逐瘀汤加丹皮。

【考点 89】经行情志异常肝经郁热证→烦躁易怒,或抑郁不乐,头晕目眩→丹栀逍遥散。

【考点 90】绝经前后诸证心肾不交证→心烦失眠,心悸易惊,腰酸乏力→天王补心丹。

【考点 91】女子年逾 16 周岁,月经尚未来潮,为原发性闭经,或月经周期已建立后又中断 6个 月以上者称继发性闭经。

【考点 92】崩漏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沥不尽,前者谓之崩中,后者谓之漏下。

【考点 93】经行吐衄(又称“倒经”、“逆经”)。 肝经郁火证→清肝调经→清肝引经汤;肺肾阴虚证→滋阴养肺→顺经汤或加味麦门冬汤。 【考点 94】月经病的三条治疗原则是重在治本调经,分清先病和后病,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考点 95】月经病治疗规律是:一是顺应月经周期中阴阳气血的变化规律;二是顺应不同年龄 阶段论治的规律;三是掌握虚实补泻规律。

【考点 96】月经先期阴虚血热证→色红、质稠,两颧潮红,手足心热,咽干口燥→两地汤。 月经先期阳盛血热证→量多、色深、质稠心烦,面红口干→清经散。

【考点 97】带下过多肾阳虚证→腰酸如折,畏寒肢冷,小腹有冷感→内补丸。

【考点 98】带下过少血枯瘀阻证→经色紫暗,有血块,肌肤甲错→小营煎加丹参、桃仁、牛膝。

【考点 99】凡峻下、滑利、祛瘀、破血、耗气、散气及一切有毒药品,都应慎用或禁用。

【考点 100】妊娠恶阻脾胃虚弱证→健脾和胃,降逆止呕→香砂六君子汤。。

【考点 101】胎漏、胎动不安血瘀证→口淡,呕吐清涎,头晕体倦→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

【考点 102】堕胎、小产:凡妊娠 12 周内胚胎自然殒堕者称“堕胎”,妊娠 12-28 周内胎儿已成形而自然殒堕者称“小产”或“半产”。

【考点 103】滑胎:凡堕胎或小产连续发生 3 次或 3 次以上者,称为“滑胎”,亦称“数堕胎”“屡 孕屡堕”。

【考点 104】子肿脾虚证→面色黄白无华,神疲气短懒言,口淡而腻→白术散加砂仁或健脾利水 汤。

【考点 105】三病:病痉,病郁冒,大便难。三急:呕吐、盗汗、泄泻。三冲:冲心,冲胃,冲肺。 三审:小腹痛与不痛,大便通与不通,乳汁的行与不行。

【考点 106】子气→自膝至足肿,小水长者;皱脚→两脚肿而肤厚者;脆脚→两脚肿而皮薄者。

【考点 107】子痫又称“子冒“”妊娠痫证”,其主症是妊娠晚期或临产前及新产后,突然发生眩晕倒仆, 昏不知人,两目上视,牙关紧闭,四肢抽搐,全身强直,须臾醒,醒复发,甚至昏迷不醒者。

【考点 108】产后身痛治疗原则:以“补虚化瘀,调畅气血”为主。

【考点 109】儿枕痛是指由血瘀引起的产后腹痛。

【考点 110】妇科杂病最常见的病因病机是气滞血瘀,湿热瘀结,痰湿壅阻。

【考点 111】癥瘕气滞血瘀证→行气活血,化瘀消癥→香棱丸或大黄䗪虫丸。鉴别要点:精神抑郁, 胸闷不舒。

【考点 112】不孕症肾气虚证→色暗,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精神疲倦→毓麟珠。

【考点 113】不孕症痰湿内阻证→多青春期开始形体肥胖,头晕心悸,胸闷泛恶→苍附导痰丸。

【考点 114】急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用仙方活命饮,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用银甲丸或当归芍 药散。鉴别要点 : 急性下腹部疼痛拒按或胀满,热势起伏,寒热往来。慢性少腹部隐痛或疼痛拒按, 痛连腰骶,低热起伏。

【考点 115】癥 : 有形可征,固定不移,痛有定处;属血病。

瘕 : 假聚成形,聚散无常,推之可移,痛无定处;属气病。

【考点 116】女子婚后未避孕,有正常性生活,同居 1 年,而未受孕者古称“全不产”;或曾有过妊娠,而后未避孕,又连续 1 年未再受孕者,称“不孕症”古称“断绪”。

【考点 117】阴挺分度I度 轻型:宫颈外口距处女膜缘<4cm,未达处女膜缘。

重型:宫颈已达处女膜缘,阴道口可见子宫颈。 II度 轻型:宫颈脱出阴道口,宫体仍在阴道内。

重型:部分宫体脱出阴道口。 III度 宫颈与宫体全部脱出阴道口外。

【考点 118】人工流产并发症:人流综合征、子宫穿孔、人流不全、宫颈或宫颈管内口粘连、 人流术后感染。

【考点 119】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1增生期:月经周期的 5 ~ 14 日,分早、中、晚三期。 2分泌期:月经周期的 15 ~ 28 日,分早、中、晚三期。 3月经期:月经的 1 ~ 4 日。

【考点 120】诊断性刮宫的适应症:

1子宫异常出血,需证实或排除子宫内膜癌、宫颈癌者。

2月经失调需了解子宫内膜变化及其对性激素反应者。

3不孕症,了解有无排卵。

4疑有子宫内膜结核者。

5因宫腔残留组织或子宫内膜脱落不完全导致长时间多量出血者。

【考点 121】年龄分期的标准及临床意义

胎儿期 受孕 → 出生。新生儿期 出生后脐带结扎 → 出生后 28 天。 婴儿期 出生后 → 1 周岁。

幼儿期 1 周岁 → 3 周岁。

学龄前期 3 周岁 → 入小学前(6 ~ 7岁)。

学龄期 6 ~ 7 岁 → 青春期来临(女12岁,男13岁)。

青春期 女孩 11 ~ 12 岁 → 17 ~ 18 岁,男孩 13 ~ 14 岁 → 18 ~ 20 岁。

【考点 122】体重测量方法、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 6 个月 出生时体重(kg)=3 0.7× 月龄

7 ~ 12 个月 体重(kg)=6 0.25× 月龄

2 岁以上 体重(kg)=8 2× 年龄

【考点 123】临床可用以下公式估算 2 岁后至 12 岁儿童的身高:身高(cm)=75 7× 年龄

【考点 124】前囟出生时约 1.5 ~ 2cm,至 12 ~ 18 个月闭合。

【考点 125】出生时头围→ 33 ~ 34cm,出生后前 3 个月和后 9 个月各增长 6cm,1 周岁时

→ 46cm,2 周岁→ 48cm,5 周岁时→ 50cm,15 岁时→ 54 ~ 58cm。

【考点 126】新生儿胸围→ 32cm,1 岁时→ 44cm;2 岁后胸围渐大于头围,其差数(cm) 约等于其岁数减 1。

【考点 127】2 岁以内:乳牙数 = 月龄 -4(或 6)。

【考点 128】血压:收缩压(mmHg)= 80 2× 年龄,舒张压(mmHg)= 收缩压 ×2/3。 【考点 129】小儿动作发育顺序是由上向下、由粗到细、由不协调到协调进展的。

【考点 130】二抬四撑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考点 131】小儿生理特点: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肾常虚”), 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纯阳”学说)。

【考点 132】病理特点及临床意义: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考点 133】察二便:初生婴儿的胎粪,呈暗绿色或赤褐色,黏稠无臭;母乳喂养儿,大便呈卵黄色, 稠而不成形,常发酸臭气;牛奶、羊奶喂养儿,大便呈淡黄白色,质地较硬,有臭气。

【考点 134】方药剂量的计算:

新生儿→成人量的 1/6;乳婴儿→ 1/3(=2/6);幼儿→ 1/2(=3/6);学龄前儿童→ 2/3; 学龄期儿童接近成人。

【考点 135】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现象 新生儿两侧颊部各有一个脂肪垫隆起,称为“螳螂子”,有助吮乳,不能挑割。 新生儿上腭中线和齿龈部位有散在黄白色、碎米大小隆起颗粒,称为“马牙”,会于数周或数月 自行消失,不需挑刮。

女婴生后 3 ~ 5 天乳房隆起如蚕豆到鸽蛋大小,可在 2 ~ 3 周后消退,不应处理或挤压。 女婴生后 5 ~ 7 天,阴道有少量流血,持续 1 ~ 3 天自止者,是为假月经,一般不必处理。

【考点 136】小儿 4 ~ 6 个月起应逐渐添加辅食,12 个月左右可断乳。

【考点 137】添加辅食的原则: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

【考点 138】胎怯辨证论治:1肾精薄弱证→哭声低微,肌肤不温,指甲软短,骨弱肢柔→益 精充髓,补肾温阳→补肾地黄丸;2脾肾两虚证→啼哭无力,多卧少动,皮肤干皱→健脾益肾, 温运脾阳→保元汤。

【考点 139】硬肿症:内因是肾阳虚衰,外因是感受寒邪。

【考点 140】硬肿症阳气虚衰证→益气温阳,通经活血→参附汤;寒凝血涩证→温经散寒,活 血通络→当归四逆汤。

【考点 141】生理性黄疸出现时间:足月生后 2 ~ 3 日;早产儿 3 ~ 5 日。高峰时间:第 4 ~ 6 日。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生后 24 小时以内。

【考点 142】黄疸变证:胎黄动风证→嗜睡,神昏,抽搐→平肝息风,利湿退黄→羚角钩藤汤。 胎黄虚脱证→气促,神昏,四肢厥冷→大补元气,温阳固脱→参附汤合生脉散。

【考点 143】感冒夹痰→咳嗽痰多,喉间痰鸣。

风寒夹痰:三拗汤 , 二陈汤;风热夹痰:桑菊饮、黛蛤散。 夹滞→加保和丸(腹胀,不思饮食,呕吐酸腐)。 夹惊→加镇惊丸(哭闹,甚至抽风,脉浮弦)。

【考点 144】乳蛾:风热搏结证→疏风清热,利咽消肿→银翘马勃散。 热毒炽盛证→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牛蒡甘桔汤。 肺胃阴虚证→养阴润肺,软坚利咽→养阴清肺汤。

【考点 145】肺炎喘嗽:阴虚肺热证→养阴清肺,润肺止咳→沙参麦冬汤。 肺脾气虚证→补肺益气,健脾化痰→人参五味子汤。

【考点 146】哮喘治疗原则: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考点 147】鹅口疮:心脾积热证→清心泻脾→清热泻脾散。虚火上浮证→滋阴降火→知柏地黄 丸。

【考点 148】口疮:风热乘脾证→疏风散火,清热解毒→银翘散。

【考点 149】乳蛾,顿咳,白喉,口疮和鹅口疮的鉴别:小儿口疮,以齿龈、舌体、两颊、上 颚等处出现黄白色溃疡,疼痛流涎,或伴发热为特征。鹅口疮是一种以口腔、舌上满布白屑为 主要临床特征的口腔疾病。以咽痛、吞咽困难为主要症状。阵发性痉挛咳嗽,咳后有特殊的鸡 鸣样吸气性吼声为特征。白喉→狗叫,所以犬吠样叫声。

【考点 150】泄泻变证:气阴两伤证→健脾益气,酸甘敛阴→人参乌梅汤。 阴竭阳脱证→挽阴回阳,救逆固脱→生脉散合参附龙牡救逆汤。

【考点 151】厌食和积滞均有不思乳食的表现,区别在于积滞有脘腹胀满的表现。

【考点 152】厌食:脾失健运证→调和脾胃,运脾开胃→不换金正气散。 脾胃阴虚证→滋脾养胃,佐以助运→养胃增液汤、益胃汤。 脾胃气虚证→异功散、参苓白术散。

【考点 153】疳证常证:疳气证→不思饮食,精神欠佳,性急易怒,大便干稀不调→资生健脾丸。 疳积证→肚腹膨胀,性情烦躁,夜卧不宁→肥儿丸。 干疳证→皮包骨头,貌似老人,毛发干枯,面色㿠白,精神萎靡,啼哭无力,腹凹如舟,杳不 思食→八珍汤。

疳证变证:疳肿胀证→面色无华,神疲乏力→防己黄芪汤合五苓散。 眼疳证→两目干涩,畏光羞明,眼角赤烂,甚则黑睛混浊,白翳遮睛→石斛夜光丸。 口疳证→口舌生疮,甚或满口糜烂,秽臭难闻,面赤心烦,夜卧不宁→泻心导赤散。

【考点 154】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考点 155】腹痛:腹部中寒证→温中散寒,理气止痛→养脏汤。

乳食积滞证→消食导滞,行气止痛→香砂平胃散。

胃肠结热证→通腑泄热,行气止痛→大承气汤。

【考点 156】便秘:食滞便秘→枳实导滞丸。血虚便秘→润肠丸。气滞便秘→六磨汤。

【考点 157】夜啼辨证重在辨别轻重缓急,寒热虚实。

脾寒气滞证→温脾散寒,行气止痛→乌药散合匀气散。

惊恐伤神证→定惊安神,补气养心→远志丸。

心经积热→清心导赤,泻火安神→导赤散。

【考点 158】汗证营卫失调证→遍身汗出→黄芪桂枝五物汤。

湿热迫蒸证→头部汗出→泻黄散。

【考点 159】病毒性心肌炎湿热侵心证→清热化湿,宁心复脉→葛根黄芩黄连汤。

痰瘀阻络证→豁痰化瘀,宁心通络→瓜蒌薤白半夏汤合失笑散。

【考点 160】惊风八候:搐、搦、掣、颤、反、引、窜、视。高热、抽搐、神昏为主要症状。

急惊风:邪陷心肝→高热,头痛颈强,肢体抽搐,面色青→羚角钩藤汤。

气营两燔→病急,高热,狂躁不安,剧烈头痛,神昏抽痉→清瘟败毒饮。

慢惊风:脾虚肝亢证→嗜睡露睛,面色萎黄,不欲饮食,大便稀溏,色带青绿→缓肝理脾汤。

脾肾阳衰证→面白无华或灰滞,口鼻气冷,额汗不温,四肢厥冷→固真汤合逐寒荡惊汤。

【考点 161】痫病惊痫证→惊惕不安,如人将捕之状,四肢抽搐→镇惊丸。

痰痫证→发作时痰涎壅盛,喉间痰鸣,瞪目直视→涤痰汤。

风痫证→颈项及全身强直,继而四肢抽搐,两目上视或斜视,牙关紧闭→定痫丸。

【考点 162】遗尿肾气不足证→温补肾阳,固涩膀胱→菟丝子散。

肺脾气虚证→补肺益脾,固涩膀胱→补中益气汤合缩泉丸。

【考点 163】五迟五软:心脾两虚证→健脾养心,补益气血→调元散。

【考点 164】麻疹临床特征

1发热恶寒,咳嗽咽痛,鼻塞流涕,泪水汪汪,羞明畏光。

2口腔两颊近臼齿处可见麻疹黏膜斑。

3周身皮肤依序布发红色斑丘疹,皮疹消退时皮肤有糠状脱屑和棕色色素沉着斑。麻疹首先要 判断证型的顺逆。

邪犯肺卫证(初热期)→发热咳嗽,微恶风寒,喷嚏流涕,咽喉肿痛,两目红赤→宣毒发表汤。 邪入肺胃证(出疹期)→壮热持续,起伏如潮,肤有微汗,烦躁不安,目赤眵多→清解透表汤。

阴津耗伤证(收没期)→疹点出齐后,发热渐退,咳嗽渐减,疹点依次渐回,皮肤呈糠麸状脱屑, 并有色素沉着→沙参麦冬汤。

【考点 165】奶麻,临床以持续高热 3 ~ 5 天,热退疹出为特征。

【考点 166】丹痧邪侵肺卫证→发热骤起,头痛畏寒,肌肤无汗,咽喉红肿疼痛→解肌透痧汤。 毒炽气营证→壮热不解,烦躁口渴,咽喉肿痛,伴有糜烂白腐,皮疹密布→凉营清气汤。

【考点 167】水痘:发热,皮肤黏膜分批出现瘙痒性皮疹,丘疹、疱疹、结痂同时存在。 邪炽气营证→疹色紫暗,疱浆混浊→清胃解毒汤。

【考点 168】手足口病是由感受手足口病时邪引起的发疹性传染病,临床以手足肌肤、口咽部发 生疱疹为特征。

【考点 169】痄腮变证 邪陷心肝证→壮热不退,头痛项强,昏迷惊厥→清热解毒,息风开窍→清瘟败毒饮、凉营清气汤。 毒窜睾腹证→睾丸肿痛或少腹疼痛→龙胆泻肝汤。

【考点 170】顿咳是小儿时期感受时行邪毒引起的肺系时行疾病,临床以阵发性痉挛咳嗽,咳 后有特殊的鸡鸣样吸气性吼声为特征。 邪犯肺卫证(初咳期)→日轻夜重,痰稀白、量不多,或痰稠不易咯出,咳声不畅→三拗汤。 痰火阻肺证(痉咳期)→一般痉咳 3 周后,可伴有目睛红赤,两胁作痛,舌系带溃疡→桑白皮 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考点 171】肠虫证→面部白斑,白睛蓝斑,唇内粟米状白点,夜寐齘齿→使君子散。 蛔厥证→肢冷汗出,恶心呕吐,常吐蛔虫→乌梅丸。 虫瘕证→病情持续不缓解者,见腹硬、压痛明显,肠鸣,无矢气→驱蛔承气汤。

【考点 172】紫癜风热伤络证→起病较急,全身皮肤紫癜散发,尤以下肢及臀部居多,呈对称 性分布→疏风散邪,清热凉血→连翘败毒散。 血热妄行证→起病较急,皮肤出现瘀点瘀斑,色鲜红→犀角地黄汤。

【考点 173】夏季热暑伤肺胃证→气温越高,体温越高,皮肤灼热→王氏清暑益气汤。 上盛下虚证→身热不退,朝盛暮衰,精神萎靡或虚烦不安→温下清上汤。

【未来目标】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陪伴和支持,空闲时间写作这条路坚持✊走下去吧。服务大家,提升自己!尽力一日一更。耽搁说明有事,自己毕竟也在备考中医执业的路上,尽力陪伴你们每一天。再次谢谢大家的守护和陪伴,感谢有你们!天气炎热,保护好自己喔~尽量室内活动喔.给个关注支持一下吧.

好了,文章到此就要结束了喔,感谢你花费宝贵的时间陪伴和阅读。拜拜了您嘞~

看完后希望你能花1秒点个赞和关注哟~你小小的点赞与关注永远是我持续写作的动力,谢谢你喔.

我们一起加油吧。♥️

每日一则医学小知识:

【中医诊断】“痄腮:是一侧或两侧腮部以耳垂为中心肿起,边缘不清,局部灼热疼痛的症状。为外感温毒之邪。”

1:制定复习规划表喔,把要考的科目放在书桌显眼的地方。时间充裕制作一年/半年计划,马上要考试的,就不要刷新题了,巩固知识点,看做错的题,不建议搞题海战术。做一题,联想相关知识点最佳。

2:看做过的试卷,历年真题,体会出的意图:侧重点。

3:背考点,做习题,把握命题规律

祝愿:今年考执业、助理的朋友们、旗开得胜,拿证!)

祝愿大家一次性考过,拿证!拿证!拿证!

往期精彩内容:

中医执业/助理‬知识‬摘要‬(上)

中医‬执业‬/助理‬知识‬摘要‬(下‬)

不管世界如何变化,希望你能始终坚持一颗纯粹的心,请相信,你永远都是最棒的。

下面是自我介绍时间

一‬个学医‬路上‬的‬小哥‬,初出茅庐的90后小中医,学医6年,从业3年。针灸推拿专业。闲暇时间喜欢读中医与历史古籍。每日坚持整理医学视频、知识摘要。写点闲文,以文会友。

栏目热文

得了丝状疣的后果(得了丝状疣可怕吗)

得了丝状疣的后果(得了丝状疣可怕吗)

由于孕期抵抗力差,准妈妈们大多会有乳房部位患有丝状疣的情况,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采取母乳喂养宝宝,这样妈妈和宝宝的身体都...

2022-11-20 07:34:10查看全文 >>

得了丝状疣会有生命危险吗(出现丝状疣是癌变吗)

得了丝状疣会有生命危险吗(出现丝状疣是癌变吗)

  丝状疣的严重性有哪些呢?因为丝状疣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因此不管是健康的人群还是已经患上了丝状疣的患者们,都需要了解清楚...

2022-11-20 07:35:12查看全文 >>

丝状疣不治自己会好吗(丝状疣不治会一直长吗)

丝状疣不治自己会好吗(丝状疣不治会一直长吗)

来源:浙大一院35岁的张先生(化名)是个抖音爱好者,闲来没事就喜欢刷短视频有一天他刷到一个视频说:脖子上凸起的小肉丁,叫...

2022-11-20 07:00:32查看全文 >>

丝状疣不治会癌变吗(丝状疣不治的后果是什么)

丝状疣不治会癌变吗(丝状疣不治的后果是什么)

老婆脖子上有一些小揪揪,像一个小肉钉一样长在皮肤表面,听说是HPV病毒感染导致的,这种情况会传染吗?据描述,你老婆长的是...

2022-11-20 07:16:09查看全文 >>

丝状疣会自己消退吗(丝状疣是老公出轨了吗)

丝状疣会自己消退吗(丝状疣是老公出轨了吗)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最近,绵绵的细雨给春天增添了几分浪漫,一些爱美的姑娘却遇到了烦心事:脖子上长出了小肉疙瘩,...

2022-11-20 07:02:03查看全文 >>

轻微丝状疣会自己消退吗(丝状疣不处理能自行消退吗)

轻微丝状疣会自己消退吗(丝状疣不处理能自行消退吗)

大家有没有发现,脖子上的这一些小颗粒是什么?该怎么办?金坛来给大家说说脖子上的小颗粒,无外乎是鸡皮疙瘩、痘痘、软纤维瘤、...

2022-11-20 07:22:37查看全文 >>

丝状疣一般会恶变吗(丝状疣一般会长很多吗)

丝状疣一般会恶变吗(丝状疣一般会长很多吗)

我们有时候可以在脖子上看到像小米粒一样的肉疙瘩,没有明显痛感,这是什么呢?这其实是一种疣,临床上我们称它为“丝状疣”。...

2022-11-20 06:55:58查看全文 >>

丝状疣会自己掉的吗(丝状疣多久自己会掉)

丝状疣会自己掉的吗(丝状疣多久自己会掉)

大家在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家里的长辈们脖子上常有很多小肉疙瘩,密密麻麻的很难看,大多数人不疼不痒,一直到长了满满的一脖子...

2022-11-20 07:23:35查看全文 >>

少量丝状疣要紧吗(轻微丝状疣会自愈吗)

少量丝状疣要紧吗(轻微丝状疣会自愈吗)

皮肤属于人体最大的一个器官,同时也是抵御来病菌进入的第一道防守线,但是这道防线也并不是无坚不摧,不管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

2022-11-20 07:14:06查看全文 >>

丝状疣会自行消退嘛(丝状疣能自行消除吗)

丝状疣会自行消退嘛(丝状疣能自行消除吗)

女子脖子上长了好多小肉疙瘩,确诊感染病毒33岁的小珍经常熬夜加班,饮食不规律,导致睡眠质量差,身体免疫力越来越低。最近,...

2022-11-20 07:05:00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