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独钓寒江雪
编辑:独钓寒江雪
前言:中国地大物博,江河湖泊纵横交汇,孕育了一代代的生命。在这个大国的疆土上,有一座高耸的山岭穿过,与淮河一起,把这硕大的版图分出了南北。早在多年前,便有:洛鲤伊鲂,贵于牛羊之说,那为何到了南方,鲤鱼就不能使用了?随着人类经济体系的高速发展,南北差异化也在逐步的缩小、融汇、交织。
但是在钓鱼上,南方和北方始终保持着截然不同垂钓喜好,北方到了冬天,千里冰封,让钓鱼佬只能封竿,在冰上凿开个洞,冒着严寒来冰钓;而南方冬季钓鱼则比北方丰富很多,不仅可以用传统钓来钓草洞,还能在岸边玩台钓。
你不会以为万里飘雪的寒冬就能阻止北方钓鱼佬台钓的脚步么?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北方的大棚钓鱼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虽然钓费高昂,但是仍然有很多高收入的钓鱼佬会乐此不疲。

鲤鱼培面
于是,在各类大棚中,鲤鱼便名副其实的坐上了第一把交椅,不仅能钓,而且能吃,大部分的大棚,在回完鱼之后,都会送你两条,让你带回家品尝。
南方人为何不喜食鲤鱼鲤鱼是底栖鱼,习性有点像猪圈里的猪,爱拱河床水底的淤泥,所以我们钓鱼的时候,鲤鱼一进窝子,就知道了,它拱的厉害。
在又腥又臭的淤泥堆里吞来吐去的虑食里面残存的食物,久而久之,肉里面就弥漫着浓郁的土腥味。

不仅如此,南方由于气温高,鲤鱼生长快,也是鲤鱼肉质差的关键一点。而北方会相对好很多,一来是气温低,生长缓慢;二来是泥沙多,很多水域都是砂石底,长出来的鲤鱼土腥味没有南方的鲤鱼大,但是也不小。
最重要的一点是地域差导致鱼的习性不同,北方的鲤鱼要越冬,所以体内的脂肪含量高,长得身宽体胖,脂肪肥厚,肉质紧凑。
而南方的鲤鱼生活在气候、温度都很适宜的环境中,不需要过多的脂肪来抵御寒冷,肉质变得松垮柴棉,失去了鲤鱼的肥美、鲜嫩的口感之后,只保留了鲤鱼的土腥味,所以吃鲤鱼的人自然就很少了。

最后,鲤鱼的刺特别多,一不小心鱼刺就能卡到喉咙。并且南方更喜欢汤水,拿鲤鱼用来煲汤的话,土腥味更大,压都压不住。即使是到了北方,鲤鱼的做法多数都是拿味道压它的土腥味的,比如红烧大鲤鱼、糖醋大鲤鱼。
鲤鱼是“发物”,别逗了不懂的人,说说也就算了,当下很多医生也开始跟风“发物”这一说辞了。
那么什么是“发物”呢?
中医讲“忌口”,我上火了,不能吃羊肉、狗肉,羊肉是温性,狗肉热性的,吃完了心里更热儿;我对海鲜过敏,一吃海鲜,浑身出疙瘩,奇痒无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