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苏秦说秦王典故简介(战国时苏秦有什么典故)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4-04-26 02:50:19作者:YD166手机阅读>>

国学成语,浓缩历史精华;曲径通幽,遇见不一样的“中国”。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借用苏子的一首《西江月》开篇,讲战国人苏秦逆境中不颓丧,通过发愤读书,从“文艺青年”成长为高级官员、著名外交家的故事。

(上)不远千里求功名,落魄还乡

苏秦(?—前284年),字季子,河南洛阳人,出生于耕织之家,家境小康,早年到齐国求学,和张仪同拜鬼谷子为师。

学成之后,苏秦外出游历,希望获得赏识。他来到秦国,求见秦惠王说:“秦国西有巴山蜀水、汉中之地利,北面有胡貉、代马可用,南有巫山、黔中作屏障,东有崤山、函谷关易守难攻。土地肥美、百姓富足、战车万乘、兵士百万……这正是人们所说的天府之国。大王如果习用车骑,教以兵法,一定可以并吞诸侯,一统天下,成就帝业。希望大王抽点时间听我详细说明。”

面对苏秦抛出的“画饼”,秦惠王没有动心,甚至有些厌烦,因为此时他即位不久,又*了商鞅,对摇唇鼓舌的说客很不“感冒”,于是委婉地回绝说:“我听说,羽毛不丰满的不可以高飞,法令不完备者不可以实行诛罚,德行不厚者不可以使唤百姓,政治教化不修明者不可以烦劳大臣。先生你不远千里来朝堂上郑重地指导我,我非常感谢,不过还是过两天再说吧。”

苏秦不死心说:“我就知道大王不能采用我的建议。从历史上看,神农伐补遂、皇帝擒蚩尤……武王伐纣,齐桓公称霸天下,哪有不战而成的?仅仅坐等就得到利益、扩充地盘,即使是三皇五帝、春秋五霸也不可能。从目前形势看,想要统一天下、让敌国屈服,诸侯臣服,非出兵不可……”

苏秦滔滔不绝,奈何秦王一概不听。据有关人士不完全统计,苏秦先后十次上书惠王,都被弃置一旁。

天长日久,从家中带来的“面试”用的黑貂皮袍破了,“求职经费”百斤黄金(黄铜)花光了,再呆下去就有睡大街饿肚子的危险,苏秦只好垂头丧气地走上了回家的路。

与离家时的朝气蓬勃相比,无奈回家的苏秦那叫一个惨。只见他打着绑腿、穿着草鞋、背着书、挑着行李,形容憔悴、脸色黑黄,外加一脸难掩的羞愧之色。

回到家里,看他这副可笑的尊容,正在织布的妻子织布机都没下,嫂子不给做饭,父母连招呼都没打。

苏秦羞恼和沮丧到了极点,长长叹息一声说:“妻子不把我当丈夫,嫂子不把我当小叔子,父母不把我当儿子,都是秦国的罪过啊。”

当天夜里,等家人都睡下后,苏秦把家里几十箱藏书全都翻了出来,折腾了半天,终于找到了一本姜太公的《阴符》。

苏秦说秦王典故简介,战国时苏秦有什么典故(1)

(中)悬梁刺股,“复读”一年再战江湖

苏秦捧着《阴符》如获至宝,立刻趴在那里读了起来,不懂的地方就反复练习揣摩,深入领会,一遍不行两遍……直到弄通为止。

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夜深了,苏秦仍伏身诵读,有时读着读着昏昏欲睡,就抓起身边的锥子向大腿上猛刺,然后从睡意中惊醒,继续苦读,鲜血流到了脚上、鞋子上,他浑然不觉。

天上云卷云舒,庭前花开花落。转眼一年多过去了,苏秦自觉颇有心得说:“哪有游说君主不能让他拿出金玉锦绣,并以卿相之位给我的道理?我这次所学真的可以游说君主了。”

于是,苏秦在家人的劝说和指责声中,再次踏上了离家的路。

这就是成语悬梁刺股的来历,需要说明的是,该成语由两个历史人物故事组合而成。其中,悬梁的典故出自《汉书》,说东汉人孙敬,非常爱学习,白天黑夜勤读不休。每天读书到深夜,担心自己睡着,就把头发用绳子系好,挂在屋梁上。一打瞌睡,头发一拽,清醒过来后继续苦读。为了行文方便,本文把悬梁刺股合用。

悬梁刺股和囊萤夜读、凿壁偷光讲述的都是历史人物刻苦学习的故事,千百年来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寒门学子发愤读书,自强不息。

苏秦说秦王典故简介,战国时苏秦有什么典故(2)

(下)亲人前倨后恭,苏秦千古一叹

据《战国策》记载,苏秦再次离家后,先来到赵国碰运气。为了有机会见到国君赵肃侯,苏秦特意在宫室旁边的燕乌集阙前流连徘徊,终于有一天被请进了华丽的殿堂中,见到了赵肃侯。

赵肃侯和苏秦抵掌而谈,十分投机,随后封苏秦为武安君,任相国,并赐兵车百辆,锦缎千匹,白璧百双,黄金万镒,让苏秦作为礼物和经费去游说各国诸侯,推行合纵之计谋,共同抗击强大的秦国。

根据《史记》更为详细的记载,苏秦离家后,首站求见周显王,但被他手下的大臣轻视,无奈弃周而去。后来,苏秦游说成功,高车大马途经洛阳,周显王才醒悟苏秦真是人才,立马派人带着厚礼前来巴结,由是观之,周王室式微,不是没有“天理”的。

随后,苏秦跑到秦国游说秦惠王,铩羽而归(见前文)。

离开秦国后,苏秦奔赵,但是赵国国相——赵王的弟弟奉阳君不喜欢苏秦,苏秦只得离开,投奔燕国。

在燕国,苏秦足足等了一年多才见到了燕王燕文侯,受到信任和重用。在燕国的资助下,苏秦二次来到赵国,此时奉阳君已死,苏秦趁机游说赵王,得到赵王支持。

此后,苏秦又相继赶到韩国、魏国、齐国、楚国游说,连战连捷。

在苏秦的穿梭外交下,六国合纵成功,共同结盟抗击秦国,苏秦同时挂六国相印,为合纵长,从此秦国不敢窥测函谷关以外的土地达十五年之久。

另据记载,当初苏秦南下游说楚王途经洛阳,父母听说后,连忙张罗打扫住处,清扫街道,并特地请了鼓乐班子吹吹打打跑出三十里地迎接儿子。妻子则一反常态温柔又温顺,侧目而视,侧耳倾听。他的嫂子则匍匐在地,蛇行向前,不住地跪拜。

苏秦很奇怪地问:“嫂子,为什么您以前那样傲慢,现在又这样谦虚卑下呢?”

苏秦的嫂子也是个老实(俗气)之人说:“因为现在你身份高贵还有很多金钱啊。”

苏秦长叹一声说:“一个人贫穷时,父母都不当儿子看待,富贵之后却连亲戚也害怕。人生世上,对于权势富贵,怎么能够忽视呢?”

苏秦把很多金子珠宝分散给亲朋好友后,离家而去,继续未竟的事业。后被刺*,死在齐国,这是后话。

读后感:

相信读完这故事后,朋友们会有不同的感想。我的看法是:一、一个家庭不能太贫困,没有面包,梦想会饿死的。以苏秦为例,如果不是家里有钱,他很难“出(齐)国留学”,更不可能外出游历。二、一个家庭可以不买彩电、冰箱,但一定要多买些好书,说不定哪天就派上用场。

国学经典欣赏:

(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滕履蹻,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絍,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然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 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战国策·秦策》

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战国策·秦策》

,

栏目热文

苏秦游说六国原文及翻译(苏秦以连横说秦 原文及翻译)

苏秦游说六国原文及翻译(苏秦以连横说秦 原文及翻译)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混战,许多说客都想趁机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们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游说之风从此盛行。其中,有一个大名鼎...

2024-04-26 03:10:23查看全文 >>

苏秦以连横说秦注释(苏秦始将连横说秦原文讲解)

苏秦以连横说秦注释(苏秦始将连横说秦原文讲解)

白话译文苏秦起先主张连横,劝秦惠王说:“大王您的国家,西面有巴、蜀、汉中的富饶,北面有胡貉和代马的物产,南面有巫山、黔中...

2024-04-26 02:47:59查看全文 >>

苏秦说六国原文(苏秦说秦王全文翻译)

苏秦说六国原文(苏秦说秦王全文翻译)

初,洛阳人苏秦说秦王以兼天下之术,秦王不用其言。苏秦乃去,说燕文公曰:“燕之所以不犯冠被甲兵者,以赵之为蔽其南也。且秦之...

2024-04-26 03:15:33查看全文 >>

苏秦合纵原文及翻译(六国论 苏洵原文及翻译)

苏秦合纵原文及翻译(六国论 苏洵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原文【初,洛阳人苏秦说秦王以兼天下之术,秦王不用其言。苏秦乃去,说燕文公曰:“燕之所以不犯寇被甲兵者,以赵之为蔽...

2024-04-26 02:51:13查看全文 >>

史记苏秦传全文翻译(史记苏秦列传原文及对照翻译)

史记苏秦传全文翻译(史记苏秦列传原文及对照翻译)

《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2024-04-26 03:20:07查看全文 >>

徐志摩之死因果(徐志摩的死是注定的)

徐志摩之死因果(徐志摩的死是注定的)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几句令人耳熟能详的诗来自徐志摩的《再别...

2024-04-26 02:53:34查看全文 >>

徐志摩个人特征(有关于徐志摩的简介)

徐志摩个人特征(有关于徐志摩的简介)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曾用过的笔名有南湖、诗哲、...

2024-04-26 03:00:51查看全文 >>

徐志摩个人的特点(徐志摩个人评价)

徐志摩个人的特点(徐志摩个人评价)

黄磊不是徐志摩。但很多人第一次听说他的名字都是因为黄磊。在那样的年纪,俩人的文艺气质几乎是相近的。他们都是文艺青年,在...

2024-04-26 02:50:47查看全文 >>

徐志摩的悲情一生(徐志摩一生至少隐藏多少秘密)

徐志摩的悲情一生(徐志摩一生至少隐藏多少秘密)

本文来源公众号:眼近史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一首缠绵缱绻的诗,不知落在了多少少年...

2024-04-26 03:14:25查看全文 >>

徐志摩简短介绍(徐志摩小知识)

徐志摩简短介绍(徐志摩小知识)

《再别康桥》作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首不可忽视的名作,用清新诗意的语言描绘了康桥的美景,也表达了作者当时的不舍之情。说起...

2024-04-26 03:34:17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