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当周围的人抛出一个你从未听过的观点时,你的第一反应是抬杠,还是接受?如果选择接受,这是否意味着你在“人云亦云”?如果是,那抬杠的人和接受的人,哪一种更接近高认知?今天,我们就来探讨提高认知的五个方法:批判性思维、获取信息的能力、独立学习、认真思考和学以致用。
1.批判性思维:不迷信一切,包括科学
批判性思维是提高认知的前提。它要求我们不迷信任何观点,包括科学成果。科学是有边界的,一百年前的科学成果在今天可能已经过时。比如,早期的麻醉剂在今天可能被视为毒药。因此,我们应该崇尚科学思维,而不是盲目迷信科学本身。批判性思维的核心是质疑,但不是为了抬杠而质疑,而是为了寻找真相。
如何锻炼批判性思维?当你听到一个论点时,第一反应应该是:这个论点的依据是什么?它是通过什么方式得出的结论?接着,尝试寻找反例。比如,有人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你可以质疑:艺术真的高于生活吗?生活中的悲剧是否比艺术作品更让人感动?通过这种左右脑互搏的方式,你能够更全面地看待问题,而不是只相信你愿意相信的东西。

2.获取信息:领会精神,而非抬杠
批判性思维并不意味着为了抬杠而抬杠。真正的认知提升需要获取信息,领会对方的核心观点。比如,“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句话可能有逻辑问题,但它的核心意思是:艺术创作需要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并通过戏剧化的方式呈现。我们要学会从有限的语言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而不是为了质疑而质疑。
语言的边界性决定了它无法完美传达信息。比如,当我说“一碗面”时,你想到的可能是酸菜牛肉面,而我想到的可能是油泼面。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有限的文字去理解对方想表达的核心思想,而不是纠结于表面的逻辑问题。
3.独立学习:好奇心驱动,系统化获取知识
独立学习是提高认知的重要途径。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喜欢看书,原因很简单:书籍能够系统化地传递知识。短视频、文章或对话虽然也能传递信息,但它们的系统性和准确性往往不如书籍。独立学习的前提是好奇心。比如,当你对“艺术源于生活”产生疑问时,你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深入了解艺术创作的原理和方法。
独立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认知提升。比如,你对算命感兴趣,于是开始学习《易经》、六爻、紫薇等知识。这种由好奇心驱动的学习,不仅让你掌握了新知识,还让你对世界有了更深的理解。

4.认真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之后,思考是关键。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只学习不思考会让人迷茫,只思考不学习则会让人陷入危险。思考的过程就是质疑和验证的过程。比如,你读了一本关于苏轼的书,不仅要了解他的生平,还要思考他的作品和思想是否对你有启发。通过反复思考和验证,你才能真正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
5.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知识才有价值
最后一步是学以致用。笛卡尔的方法论告诉我们,面对复杂问题时,可以将其拆解为多个可解决的小问题。比如,提高工作效率是一个大问题,你可以将其拆解为时间管理、任务优先级、工具使用等小问题,逐个解决。通过这种方法,你不仅掌握了知识,还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真正实现了“知行合一”。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有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它才能成为你的认知。很多人听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将知识付诸实践。
这里是思想实验室,关注我,带你探索有趣有料的趣味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