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小昆虫
一些个体较小的昆虫(多为跳虫),如红跳虫、黑扁、黑角和绿园跳虫等,对食用菌具有普遍的为害。在食用菌的菌丝体生长期,该类昆虫会咬食菌丝,破坏种子。而且,跳虫还可能成为传染源,携带病毒细菌,传播疾病。
小昆虫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使用清水诱导*死。当有清水时,跳虫会跳入清水中,但由于跳虫不会游泳,所以会在水中缺氧死去。因此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把盛放清水的小盆放到疫区周围,跳虫会大批跳入盆中。2)养料发酵。培养食用菌的培养料,在进行二次发酵时会产生较高的温度,此温度下的跳虫不能存活,故可以借此来*死食用菌养料中的昆虫。3)化学药物治理法。培养食用菌时,用于防治跳虫的化学药物通常有敌敌畏、敌百虫、辛硫酸等,要按照一定比例稀释这些化学药剂,并结合使用生石灰,可以达到*死跳虫的目的,而又能保护食用菌。

2.3 蚂蚁类
在蚂蚁中,对食用菌有严重为害的主要是白蚁,像家白蚁、黑黄胸散白蚁等。这些白蚁可能会毁坏树皮,树皮遭到毁坏后,段木就不再产出菇耳;可能会钻进段木的木质部,木质部被蛀空后会影响食用菌菌丝的发育,导致食用菌产量下降,甚至会没有收成,进而会带来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蚂蚁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利用诱导物品诱*。可以利用白蚁的生活习性,选择白蚁经常出没的位置及其集群周围,放上松木箱或者挖坑,在其中放上吸引白蚁的饵料,通常是使用松树、杉木的碎屑或者是蔗渣、玉米芯等,在这些饵料中放入一定量的药物,如灭蚁灵、敌敌畏等,当聚集的白蚁吃了这些饵料之后,就可以利用有毒的诱导饵料将它们一网打尽。2)找蚁巢,从源头消灭。依照白蚁活动过程中显示出来的迹象(如排泄物、路线标记物等),寻找白蚁的巢穴并将其毁掉,继而消灭白蚁,保护食用菌。3)化学药物防治法。在使用化学药物时,要注意所选取的化学药物的种类和使用的剂量,不要对食用菌造成伤害。

2.4 甲壳虫类
部分甲壳虫会对食用菌的生长造成影响,包括凹黄蕈甲、独角仙等,主要影响木耳、香菇等食用菌生长。它们会破坏这类食用菌段木上的子实体或者菌丝体,食用木耳上面的耳片,从而出现流耳现象。
甲壳虫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食用菌种植场地的合理选择和及时清理。甲虫喜欢阴暗、潮湿,害怕阳光,所以可以充分利用该特点,选择有阳光照射的山坡作为食用菌的种植场所。同时,应该按时打扫种植菌类的场地,保持干净、整洁,并且及时喷洒化学药物,*死过冬的成体甲虫。2)人工*虫。当木耳的甲虫灾害不是很严重的时候,可以用人工方法消灭害虫,即当采集木耳的时候,翻动木耳,在此过程中一旦发现害虫,包括成虫和幼虫,要及时消灭。3)药物防治。在木耳的种植过程中,当春天的木耳收获之后,在整个木耳场及其周围喷洒化学药物,经常使用的化学药剂包括速灭*丁、乐果、鱼藤精等。

当前,对于食用菌种植栽培中出现的常见害虫问题,使用的防治方法概括来说包括农业治理、化学治理、生物治理和物理治理。1)农业治理。选择产量高的,抵抗病虫害能力强的食用菌菌种;使用肥沃的、优良的食用菌培育场地;借助培养料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高温,消灭害虫。2)化学治理。针对不同种类的害虫,使用相应的化学药剂,并合理配置化学药剂的浓度,常用的化学药剂喷洒方法包括喷雾法、毒饵诱*、拌料法等。3)生物治理。一方面,可以利用害虫自身所具有的某些特性;另一方面,应该充分发挥害虫天敌的作用。4)物理防治。可以采用灯光、清水、高温等方法诱*消灭害虫;也可以使用阻隔法,阻止害虫接触食用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