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正常类:
车机电脑:
九万公里左右的时候出现花屏,检修后更换了车机电脑,这点很无奈,按我经验花屏是显存出问题了,换个显存难度不高,但是特斯拉目前没单独维修电脑主板的服务,只能整个全换。
花费了 1.1 万元。
保险支出
现在保费约 4,000 一年,
改装支出
脚垫:
5XX 元,原厂脚垫在地下车库翻砂的情况下非常显脏,更换了丝圈脚垫。
车窗膜:
28X 元,淘宝上购买的最便宜的车窗膜。
车顶镜面膜:
600 元,解决车顶隔热问题,在车顶外侧贴了镜面膜。
电动通风靠垫:
138 元,解决没座椅通风导致的背后发热问题。
使用感受:
从充电 / 能耗 / 驾驶三个方面来阐述。
充电感受:
日常充电:
大多数人以为的充电:使用到接近没电 - 四处找能用的充电站 - 充满;在接近没电的时候遇到突发行程会狼狈不堪找地方充电再出发。
实际上的充电:设置好充电上限为 90%,每晚停车插上充电头完事。
长途充电:
大多数人以为的充电:开到高速服务区,祈祷充电桩是好的,插上充电上厕所,然后在车上傻等充满。
实际上的充电:并不依赖高速服务区的第三方充电桩,一口气开到另一个城市的超充,充电 & 吃饭。
国内长途/大假自驾游充电:
大多数人以为的充电:提前做攻略,下载各种充电 APP,找沿途的充电站,到了充电站人山人海,排队苦不堪言,战战兢兢生怕出什么意外。
实际上的充电:车机上设置终点,不用攻略、不用思考,按车机规划充电路线开就是;车机会告诉你下一个超充在哪里,需要充多久、充电站是否繁忙之类;在每个超充也无需等充满,够开往下一个超充即可出发。
能耗:
这个点我原本写了一大堆,从不同季节不同路况不同车速来讲,后来想想没必要,简单一句话即可:用能跑多快就跑多快的驾驶风格开了四年 / 15 万公里,总平均能耗 141 kWh。这个能耗用钱来衡量就是 9 分钱每公里,如果你能安装带峰谷电价的智能电表,那就是 5 分钱每公里。
驾驶感受:
从城市驾驶、长途驾驶、不同季节驾驶三个方面来说:
城市驾驶:
驾驶操作层面,和油车做个比较:
上车动作:
Model 3:1. 拉开车门上车(车辆感应手机接近自动解锁);2. 踩住刹车挂 D 档;3. 松开刹车踏板;4. 踩加速踏板(自动解除手刹)。
油车:1. 掏出钥匙解锁车门;2. 拉开车门上车;3. 收好钥匙;4. 点火;5. 关闭发动机启停;6. 踩住刹车挂 D 档;7. 松开手刹车;8. 松开刹车踏板;9. 踩加速踏板。
红灯停车动作:
Model 3:1. 松开加速踏板直至停下(车辆自动保持刹停状态),然后全身放松在群里吹两句牛。
油车:松开加速踏板,踩刹车踏板直至停下,然后右脚一直踩着刹车踏板,或把档位拨至 P 档,松开刹车踏板。
绿灯开车动作:
Model 3:踩加速踏板(自动解除手刹)。
油车:松开刹车,踩加速踏板或踩刹车,挂 D 档,松刹车,踩加速踏板。
停车动作:
Model 3:解开安全带,打开车门下车(驾驶座侧开门则自动切换 P 档并拉起手刹)。
油车:挂入 P 档,拉起手刹,熄火,解开安全带,打开车门下车,锁车。
结论:痛苦源自比较,城市驾驶时,相比特斯拉,油车操作相当繁琐,尤其是在市中心居住,比如从我家到欢乐谷,距离 9.4 公里要经过 34 个红绿灯,开哪个车轻松一目了然。
驾驶安全层面:
特斯拉各种安全配置均为标配(几年前看过另一款号称全球最安全的车,主动安全配置仅在顶配才有,不知道这两年是否标配),碰撞预警、车道偏离预警在我的日常驾驶中经常触发提醒,给人十足安全感。
长途驾驶:
说一个违反大多数人认知的结论:特斯拉是为长途而生的车,非常非常适合跑长途。
接下来从补能和驾驶两个方面来阐述论据:
在网上常见的油电争论中,好像有个共识,电车适合市内短途,长途油车更方便。我订车的时候也没想过会跑比重庆更远的距离(成都到重庆三百公里),使用中很快发现电动车远比任何燃油车更适合跑长途。(提示:仅限于特斯拉高性能及长续航版本)
很多人说:电动车能跑 700 才能买、能跑 1,000 立刻买云云…这四年中,有很多朋友和客户坐过这个车,他们最常问的问题是,这个车能跑多远?实际上,单纯说续航里程这个数字没有意义,必须代入用车场景!以我国庆开 1,200 公里去甘肃武威蚂蚁森林 323 号林看梭梭树这个场景为例:
十月一号早上三点半成都出发,三个多小时候后七点到达广元超充,充电的时候人并不是傻等,而是吃在大众点评上选好的当地特色早餐去了。吃完饭八点出发,一口气行驶 440 公里到甘肃天水的超充,这时候时间已经过 12 点半,充电的时候吃天水特色菜去了。饭后(实际使用中并不需要等到充满电,而是够到下一站即可)出发开 310 公里到达兰州,差不多又该住酒店或吃晚饭了。
代入用车场景后,你会发现,在超级充电站充电虽然需要 30—50 分钟,但这个时间人在吃饭,时间并未浪费。燃油车加满油确实只要五分钟,但你加满油后也得找个饭馆停着吃饭。所以电动车续航增加到 700—1000 公里能一口气开七八个小时意义实在不大,因为人总得停下来吃饭。这里肯定有人会说:开油车可以不吃饭接着走或者在车上吃面包!不好意思,饿着肚子开车或惨兮兮车上啃面包不是我的人生,不管是出差还是旅游,到饭点了肯定得是吃当地美食啊…
再从驾驶方面说说。依然用蚂蚁森林看梭梭树这个场景,单程约 1,200 公里,在辅助驾驶加持下,只用扶方向盘看一下路,大脑完全不用思考,听着音乐聊着天看着戈壁风景没什么体力消耗轻轻松松就开到了。
不同季节下的驾驶感受:
夏季:
首两年未贴膜,只开上下班还好,太阳直射下车顶玻璃温度确实挺高,不过空调开大一点就好了,不觉得热或是晒。
车辆停露天车内温度会升挺高,不过也没什么影响,可开温度保持或是在上车前五分钟 APP 远程开一下空调就好了。
这两年工作性质变化外出较多,加上成都这两年夏天频繁 47 气温,贴了车窗黑膜和车顶镜面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