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曾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北京动物园引进过一对安第斯神鹰,其中一只时至今日还依旧健在。据报道,伦敦的一家动物园中的安第斯神鹰,在工作人员的细心照料下居然活到了七十三岁的“高寿”。由此可见,安第斯神鹰作为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绝非是浪得虚名。而这与它独特的生活习性是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的呢?
安第斯神鹰主要栖息于安第斯山脉附近,经过研究观察发现,安第斯神鹰虽然有着一副十分具有威胁性的外观,可实际上它的主要食物来源是大型动物腐烂的尸体,而喜欢栖息盘旋于较高的海拔上,这样也是为了可以更容易发现食物来源。如果实在没有发现合适的食物时,它们也会选择主动出击捕猎一些小型食草动物。不过由于不经常捕猎它们往往只能通过蛮力来*死猎物。
比较出乎意料的是,安第斯神鹰是鸟类中为数不多的遵循“一夫一妻”制度的动物。它们的求偶方式也十分特别,每当发情期时,雄性个体的颈部便会由红色转变为黄色,并打开翅膀用跳舞的方式来吸引雌性完成繁衍,而在这一生中它们也会成为彼此唯一的伴侣,相互轮流孵化幼崽。独特的生活和繁衍习性在一定程度成为了它们长寿的原因之一。
飞行172公里却不用振翅一次的奇迹,安第斯神鹰究竟是怎样做到呢?这样远距离的飞行会对它的身体造成负担吗?实际上,安第斯神鹰为什么可以进行如此长距离的飞行,也困扰着许多科研人员。要知道这么大体格的禽类,仅仅是起飞就要花费很大的力气了,更不要说还要进行如此远距离的飞行。为了解开安第斯神鹰可以长距离飞行的秘密,来自英国的科研团队对它们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发现神鹰飞行往往仅需要在起飞时进行振翅,而在飞行过程中翅膀就会持续保持滑行的姿态。
为了更加直观的进行科研观察,科学家们在部分神鹰的身上加装了飞行轨迹记录仪,最终得出结论:安第斯神鹰在飞行时会经常遇到热气流,而根据热气流向上浮动的原理,只需调整羽毛向上弯曲的角度,合理利用热气流带来的上升力就可以做到不需要花费额外的力气振翅,只需要保持滑翔姿态,调整好方向便可进行长距离的飞行。而且为了可以达到更远的飞行距离,在起飞前的数小时安第斯神鹰便会加速消耗体内的食物,以此来减轻飞行时的重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