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如此,英属印度除了曾出兵占领过藏南部分地区外,并没有实际控制“麦克马洪线”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因为1938年《艾奇逊条约集》重新出版不到1年,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英国根本没有余力在考虑西藏问题。二战结束后,英国实力大减被迫退出南亚次大陆,而新生的印度却继承了大英帝国的野心。由于藏南地区重要的战略地位,印度在上世纪50年代初,趁着新中国朝鲜战争的时候,不断向北蚕食,最终吞并了整个藏南地区。
印度人还继续为“分水岭原则”伪造借口,声称分水岭要按照分隔河流的流量计算,完全无视自然规律,首先像是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这样中印共有的河流如何准确计算流量。而且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河流流量大多受季节影响大,夏季冰川融水流量增大,冬季相反流量减小,如何考虑流量的季节变动。此外,一条河除了干流外还有众多支流,支流的分水岭可以不止一座山脊又该如何区分。事实上,“麦克马洪线”就是英国人按照自身领土野心勾画的边境线,根本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可言。中印传统边界线上千年来一直遵照喜马拉雅山南麓,以青藏高原和阿萨姆平原为自然分界,无论从地理角度还是人文角度都更为科学合理。
,